如何讓本身的生活有品質感?

這個問題,不特指程序員!關乎每一個人! 程序員

問:如何才能讓本身的生活有品質感呢? 設計

專欄做家@MISS南答: 微博

我剛從日本回來。日本很乾淨,哪怕是有些地方看得出來建造了好久,桌椅擺設都陳舊,但仍是很乾淨。也就是從這份乾淨開始,在日本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生活的質感。 程序

1、乾淨 專欄

乾淨有多重要,你得在乾淨的地方呆習慣了才知道。咱們常看到不少豪宅裏乾乾淨淨這不稀奇,這基本上是金錢的力量。我所羨慕的乾淨是簡單甚至簡陋的地方,打掃得窗明几淨。這會給你一種置身乾淨的豪宅裏徹底不一樣的力量。我以爲這種力量叫作「平靜」。 生活

爲何在簡陋卻乾淨的地方能感覺到平靜,而在豪華乾淨的地方感覺不到平靜。這是由於幾乎全部的生活的質感每每是和金錢沒有關係的。在一個簡陋卻乾淨的地方,你能腦補主人平時的悉心照料,這個處女座的主人(或者不是處女座也能夠)在陽光燦爛的下午打掃,擦拭。閉上眼睛,感覺一下主人打掃時候的那一份平靜的心,這平靜就會天然而然來到你心中。 時間

有科學報道說,人類的90%的壓力來自金錢,10%來自身體情況。有壓力的生活質感不強。想要增長生活的質感,就必須減小金錢帶來的壓力。和簡陋但乾淨的地方類同的有乾燥柔軟的布料,簡單的款式,少蕾絲、鉚釘、拉鍊、釦子,上好的麪粉袋子同樣能夠舒舒服服地套在身上。 思考

有不少人花不少錢,去一些打「佛」字招牌的酒店,在簡約傢俱的乾淨房間裏他們沒了壓力沒了性慾只爲體會一把清淨。他們不知道,這種清淨就叫生活的質感。 設計師

2、美學 習慣

懂得欣賞乾淨了之後,生活的質感便從美學上體現。也許你要問我,上好的麪粉袋子有美感嗎?這個問題問出來,原本就違背美學。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本身的哲學,同時也有本身的美學。想要好好地研究美學,就得首先尊重別人的美學。總歸有人欣賞上好的麪粉袋子同樣的衣服,不少設計師會設計一大排這樣的衣服,掛在一塊兒就像那句名言:神馬都是浮雲。

除了不尊重他人審美的美學不是真美學,要錢的美學也不是真美學。你說大牌包包好美,勿開心,要包包。此刻你要的不是美,你要的只是錢。由於沒有錢是不會有包包的,包包是錢的好朋友,不是美的好朋友。

想要有生活的質感,就要懂得發掘身邊不要錢的美。好比:一個路過的帥哥(美女)。又好比:一幢古老的建築。又好比:參天的老樹。又好比:忽然對你賣萌的小流浪貓。還好比:別人的友善,讚歎一下他們美麗的心靈。

你想過有質感的生活,你得會發現美,而不老是發現醜。發現醜是一件挺容易的事,上微博逛一圈,每一個稍微有點名的人下面都有人罵傻逼。發現醜是一種簡單粗暴的發泄,可以暫時緩解壓力。可是發現美才能讓你長時間活得舒坦。

值得確定的是,每一個人都會同時發現醜也發現美,罵完明星之後放下手機,哇天空好藍,美好的一天開始了。在這種狀況下,調節比如例是關鍵,不要扒皮爆料罵人作馬甲折騰到天黑了,擡頭一看月亮提示你是個月光族,科學家這個時候在你耳邊用趙忠祥的聲音說:人類90%的壓力來自金錢。

3、思考

平時你都思考些什麼呢?思考房貸,思考新款車,思考買包包,思考隔壁鄰居是否是在炫富啊,思考同事的工資是否是比你多啊。若是你思考的問題都和錢有關係,那麼你的生活沒有質感。

要記得,越有質感的生活和錢越不要緊,簡陋的乾淨,不要錢的美,和純粹的思考。

嚴格來講純粹的思考是一種奢侈。你得沒有了房貸的煩惱,買車的煩惱,該買的新包包都買了,鄰居謹慎當心拎個塑料袋都擋住logo,同事明顯沒你過得好的時候你纔有心情思考人文歷史藝術神馬的不是嗎?誰那麼裝逼不柴米油鹽不和老闆搞腦子,不和婆婆丈母孃鬥氣,斯皮爾伯格是啥星座的,男演員跳小天鵝會不會勒得蛋疼這種問題,生活中真有這樣的人得是個二傻子吧。

還真有這樣的人,他們不是二傻子,他們就是那些生活有質感的人。

不少人最大的問題是庸俗化本身的人生同時庸俗化別人的。你以爲別人都很優秀,你本身自己也就是個優秀的人。你看誰都傻逼,呵呵,最大的傻逼在鏡子裏。女人聽到別人離婚就說哎呦女人被拋棄了,說明她心裏特別怕被拋棄,沒有男人她活很差,她是一個緊抱男人大腿死不撒手的人,因此她才以爲全部的分手都是一種拋棄。男人聽到別人離婚說哎呦女人被拋棄了,這說明這個男人特別但願靠一己之力得以行走天下,由於實在沒有別的啥可炫耀的,本身把本身供奉在生殖神壇上給本身燒香。

這種簡單清晰的道理,多思考一下你就都知道啦。知道了之後你再思考房貸問題,買車問題,買包包問題,鄰居炫富問題,同事工資問題也許你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不知道哪個哲人說:有意義的生活是要浪費在沒意義的事情上。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以上這些,我稱之爲生活的質感。那是我願意用一輩子去追求的事。由於我知道,若是想活得高興點,可生活沒有質感,賺再多錢也沒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