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開發者千千萬,開發者用的開發工具目前主流卻只有2種:eclipse和IDEA,我入行以來一直用的eclipse,聽過IDEA很好很強大,可是也只是處於據說的階段,
基本沒用過,天然沒怎麼體會過。直到今天,我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注意,這不是一篇安利IDEA的文章,而是介紹一個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git
緣起程序員
公司的項目都是微服務的,先後端徹底分離(只是代碼分離,可是開發人員目前不分離),我負責其中2個核心工程,其中一個是剛接手的,就是它讓我遇到了一個問題。
通常我開發的時候都是先在本地將先後端調試經過後再提交代碼到git上,可是這個工程不知道爲何經過jetty:run 啓動後老是不能正常訪問,經過postman也不行,一直返回503後端
山重水複疑無路eclipse
這個問題,我到網上查了很久,不少人都說是後端服務問題,服務沒起來,我也這樣懷疑過,可是從console打印的log來看是正常的,把整個console從底往上翻都沒有發現報錯的堆棧信息,可是把代碼發到環境上就是ok的,看來仍是本地的問題,但沒有報錯,一時半會兒也查不出來問題在哪兒。微服務
沒辦法,只能把後端代碼寫好後,肉眼調試看看有沒有問題,沒發現問題的話就把代碼發到測試環境上,而後用postman或本地的前段代碼訪問測試環境的接口。 工具
這樣作的缺點很明顯,就是若是有問題的話,要從新提交代碼而後從新發布環境,比較麻煩,只能臨時這麼幹,不是長久之計。post
柳暗花明又一村開發工具
記得第一次提交這個工程的代碼的時候,eclipse特有的.project等文件都是以前沒有加入到ignore列表的。測試
基於這個,我猜測原來的開發人員會不會用的是IDEA?他以前是怎麼調試的?難道沒報錯嗎?爲了尋找答案,我把下載了好久可是沒怎麼用過的IDEA翻了出來,導入工程並啓動該工程。發現報錯了!!!它報錯了!!!太好了,報錯了,終於找到503的問題點了。spa
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根據報錯,很顯然是配置文件中少了一個配置項目,致使報錯,使本地服務沒有徹底啓動,所以報503錯誤。因而我翻了下環境上的配置,copy到本地,再啓動,而後訪問,正常響應,問題解決。
完美!!!
打破砂鍋問到底
沒道理啊!按說eclipse啓動錯誤應該會有堆棧信息的,爲何我再console裏面看不到呢?
度娘一把,最後得出結論堆棧被其餘的信息沖掉了,由於eclipse默認狀況下console顯示的日誌行數有限制。
要解決問題只需把這個限制取消就好了。
因而乎,我把它取消掉而後把那個配置再刪掉,從新啓動eclipse,在長長的日誌裏面我發現了堆棧信息。
沒錯,就是它,那個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的它。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堆棧」卻在燈火闌珊處!!!
收官從這個問題來看,IDEA確實比eclipse更懂程序員,IDEA把報錯直接報在了啓動結束的位置,而eclipse卻在報錯以後又執行了好久而且打印了不少log信息,在必定程度上影響了我排查問題。固然,並非說IDEA就必定比eclipse好,我也用了不少年的eclipse了,挺好的。整體上,各有千秋吧。以上是個人我的觀點,eclipse鐵桿粉們,求放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