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職業後半段發展問題

憶:學習

       八年前,當我結束第二份工做,尋求第三份工做的時候,我就有了一個疑惑,IT職場上45歲以上或是50歲以上的人去哪了,我去請教之前的老領導,他告訴我有一些轉行了,有一些他也不清楚,個人老領導也就比我大個6-7歲。這個回答我仍是有一些困惑放在了內心,就開始了第三份、第四份工做。spa

       第三份工做去了一家成長型的大公司,主要是但願經過技術的提高加強得到更大的平臺更高的薪資,同事關係簡單,很開心、純粹,還時不時想着有沒有技術創業的可能性。事件

       等換到第五份工做的時候已是2016-2017年的樣子了,那時友圈和公衆號裏會傳出如下這樣的一些聲音:get

  華爲汰換35歲以上的員工博客

       35歲以上員工怎麼樣纔有競爭力(看過多篇文章認爲沒有一遍講得實在的,大部分都是人脈,學習力,是一個選擇,但實操不強)it

       中興員工裁人墜樓模板

  並且不停的翻炒傳播,包括雨果獎的《北京摺疊》也在那個時候出來(主要講的是階層固化),包括在克強總理在政府工做報告會上有記者提問中國會不會出現羣體性的失業,這些都是一些信號,因此關於IT職業後半段的發展的問題已經在整個行業傳開了,35+失業怎麼辦?!,心裏恐懼焦慮,當時我已是一個部門的領導,本身招人也只會招3-5年工做經驗的,比本身還年長的,我本身是不會招的,因此我確信,如不未雨綢繆,35+以後就艱難了file

 

尋找榜樣:職業發展

       創業十年如一日(堅持):技術

         博客園的dudu
       seafile的潘兄

     爲自已袋鹽的斯坦福陳(這類超小几率的事件,這個年紀已經不作夢了)

       移民&H1B:

               澳洲技術移民
               美國H1B工做簽證

都是身邊的例子,可是因爲前期各自的經歷不同,真的到要轉型的時候,想找一個不錯現實可行的路徑模板,實際上是沒有的!
還得根據自身的狀況量體裁衣。

 

方案制定:

從時間自由、空間自由、財務自由三個維度結合工做的穩定性,進行選擇。

 

電報交流羣 it職業發展 http://t.me/careered

 

 

本文受限於筆者的經歷,有必定的侷限性,歡迎指正交流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