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無心瀏覽到阮一峯的網絡博客(連接),一發不可收拾,從那之後一直追着拜讀其博客,並看到了其在網站上的廣告(暫且稱爲廣告)《如何變得有思想》,果斷買來拜讀,可是一直忙於各類事情,最近才抽出時間用了一週時間讀完該書,感觸頗深,在IT的大海里也遨遊了五年之久,從未意識到思想如此重要,或者換句話說之前只是代碼的搬運工,如今開始從思想的高度去認識程序、認識世界。程序員
這裏我直接取百度百科中對他的介紹。網絡
阮一峯,70後,英文名Frank。他原是上海財經大學世界經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宏觀金融、貨幣政策與美國經濟。於2008年6月得到博士學位。目前在上海一所當地大學(上海金融學院 國際經貿學院)任教。他本人也是一名IT技術人員,主要關注網站製做,而且對免費軟件有着堅決不移的信念。除了寫博客之外,他還有三個網站:微趣、Italo Calvino in China和讀書公園。學習
他從2003年開始在網絡上寫日誌,文章包含的內容很是廣博,涉及讀書、版權制度、經濟學、英語、歷史、IT技術、醫學、電影、音樂和美術、政治學、科學、創業、互聯網等23個大的分類,其中有的分類還包括一些更細的子條目。至2013年9月15日,他一共寫了1580篇文章,收到32694條留言。除了理性地書寫各類龐雜的知識外,他的文章亦充滿了人文關懷,對專制強權更是批判有加,他試圖以我的單薄的力量向社會傳達一種向善的理想。他屢次在文章中提到過,但願經過這些文章來教你們如何作一個獨立思考者。網站
阮一峯自學了網站製做,並在學習期間編寫了一些互聯網小應用,能夠在他的博客中看到。設計
譯做:《軟件隨想錄》、《黑客與畫家》《異常流行幻象與羣衆瘋狂》《下一個大泡泡》調試
說該書的內容以前要先從該書的設計以及封面提及,從亞馬孫中購得該書,打開外包裝,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不太突出的半樹形設計,外加一個不知道怎麼稱呼的與大多數書籍相同的那麼一條帶子,打開帶子唰一下從下面又掉出一本微薄的書《路過天堂》,喜出望外,沒有在其博客中或其餘地方看到有關於此書的介紹,琢磨半天發現兩本書封面拼到一塊剛好是一棵完整的樹,頓時就被這種設計所吸引。這是我見過的最有「思想」的設計,先撿「瘦」的來,因而果斷先拜讀了《路過天堂》。日誌
《路過天堂》中收錄了阮一峯從1994年到2001年所著的部分詩歌(權當是部分)。以其收錄的首篇詩歌《路過天堂》爲書名。先感覺一下:code
路過天堂 個人腳步匆匆忙忙 無數人們辛苦耕做 地裏的麥子青了又黃 而我只是 路過天堂 那裏有云彩飄蕩 美麗的花象鬍子同樣生長 歡樂代替悲傷 叫作天堂 我倚靠在她的身旁 也有過本身的夢想 黃昏的時候上路 我回頭望望 天堂亮起霓虹,讓我有點惆悵 江水浩浩蕩蕩 我剛剛路過天堂 不知道要去向何方 穿行森林,露水沾溼腳掌 我聽見 腐朽的巨木轟然倒地,四周一片空曠 我聽見 一些古老的歌聲,它們十分嘹亮 我回頭望望 若是有人通過 我很想對他說 我剛剛路過天堂
不去說過多的讚美之詞,這本詩集是我讀完的第一本詩集。orm
而後緊跟着讀完了《如何變得有思想》,這本書收錄的是其關於書籍、文章、歷史、人物、電影、電視、社會現象等的思考與感悟。篇篇都能看出做者涉獵之廣,以及思考之深,而且全部觀念都有考據。從中我也認識到了不少以前從未思考的問題,以前看待問題都是浮於表面,沒有考據、沒有推究。blog
給我印象最深入的就是講述黃仁宇及其書籍《黃河青山》,提到《黃河青山》大多數人應該都不知道,可是《萬曆十五年》你們應該都聽過,黃仁宇就是《萬曆十五年》的做者,《黃河青山》是他的回憶錄。講述了一個國民黨軍官變成一個歷史學家過程當中經歷的全部失敗,從阮一峯的介紹當中我也感覺到了這是一本絕對好書,黃仁宇經過將本身的一次次失敗放到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的大背景下,說明了本身的各類失敗大於努力的總和,而這些失敗必須被視爲對歷史的階段性調試,最終將到達一個更深遠的終點。
《如何變得有思想》一書像這樣的精彩的書評等有不少,不在這裏贅述,我也在這裏打個廣告,各位能夠購買自行閱讀,固然也可經過上面的連接在線閱讀。
講了這麼多,只是介紹了阮一峯其人、其書,並無看出跟程序員的自我修養有什麼關係,下面來簡單的談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純屬我的意見,歡迎探討。
從大里說,一個程序員也是社會的一份子與士農工商並無什麼區別,咱們每個程序員也要站到社會的高度以及歷史的高度去看待問題、看待技術,這樣才能領會最前沿的科技,由於科技的發展一定是社會、歷史的發展的體現。
往小了說一個程序員只有提升了本身的思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纔不至於「心中空蕩蕩」,我認爲一個程序員的最好品質是發現問題,而如何發現問題這裏面就牽扯到對已知問題的理解與認識,以及對未知問題的探索慾望、推究能力、認知能力。程序員就是一個解決未知問題的職業,我相信若是一個程序員一直乾的是已經弄過一百遍的東西,他不會感到工做有任何意義。
固然咱們也能夠站到社會的高度去分析爲何中國的頂級程序員與國外的頂級程序員還有差距(我的意見),由於中國當前社會發展示實就是程序員還必須爲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而擔心,咱們不得不將本身的精力主要放在養家餬口,而沒有精力去思考這些額外的東西。可是我以爲隨着中國的發展,程序員也會逐步放寬本身的視野,出現更多人爲了情懷而不是金錢去工做,這樣就能設計出更多更好的產品。
固然,不管是程序員仍是各行各業我以爲首先應當培養的是人文情懷,上高中的時候我是一個嚴重的「理科男」,偏科很是嚴重,那時候只以爲「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從上大學開始,本身的觀念就慢慢開始變化,開始認識到文科對一我的的影響遠遠不是考不上好大學那麼簡單,一我的的人文修養將決定你的人生高度,因此從大學開始普遍涉獵各類書籍,畢業以後更是如此,不是看IT方面的書籍就是人文社科類的。不能說看這些書對個人工做、人生已經發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可是我以爲整我的的思考方式、思惟方式都在一點點的變化着,對不少問題的見解也在一點點改變,甚至對不少技術問題也可以以更高的層次去思考。
好比以前作了一個winform的項目,加載shp文件在地圖控件中顯示,我採用的是讀取所有矢量圖形逐一添加到控件中的方式,當一個shp文件中包含的矢量圖形過多的時候,只見CPU一直居高不下,不一會程序就會出錯,實驗了各類辦法包括Thread.Sleep等不能解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忽然想到我何不先將整個控件隱藏加載完畢再顯示,一試果真得解。咱們常聽工做中有人說要換個思路,其實我以爲這個換個思路就是開闊思惟、提升思想,不少人每每都是一條道走到黑,怎麼也解決不了眼前的問題,我想大概是由於本身對問題的認識沒有那麼深入的緣由。
再好比最近開始寫博客,其實不少問題本身理解了和說出來、寫出來真的是兩回事,要通過大量的總結以及思路清洗方能造成文章讓別人也能看得懂,若是你要寫出一本頗有深度的書或者其餘做品那大概就須要你在思想有更高層次的認識。
程序員如何變得有思想以及如何進行自我修養我以爲不外乎如下幾點:多讀、多思、多寫。讀要採百家之長、普遍涉獵;思要思考的有深度、有廣度;寫既要寫代碼也要寫總結。
本文簡單介紹了阮一峯及其《如何變得有思想》,並說出了本身對「程序員自我修養」的見解,歡迎探討。並在這裏感謝阮一峯其人、其書對個人影響,沒有他的影響我可能也就不會開始寫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