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商家坑!叫苦連連!!!

  隨着科技的發展,筆記本電腦成爲人們工做學習的首選!每一年七八月份都是學生購機的火爆期!可是,不少朋友對行情不瞭解,選購思路不清晰,在買本子的時候就可能吃了啞吧虧,買了一個不合適的本子,甚至是上當受騙!市場很複雜,購機需謹慎!下面小飛給您提供一個選購的思路。

您能夠參考下面的流程:性能

 

前期準備————>知識儲備————>開始選購學習

前期準備測試

一. 定預算:優化

  準備花多少錢,這須要根據家庭收入以及本身的須要,來肯定選購範圍!spa

二. 定用途.net

  解決了錢的問題 ,接下來就是考慮你買本子用來幹什麼?若是你只是用來查個資料,看看電影等平常學習娛樂,那就買個普通的電腦,能夠再外觀上優先考慮。若是你是從事建築行業等須要大量繪圖,那就考慮一下 CPU好點的。若是你喜歡打大型遊戲 ,這就對顯卡,CPU有較高要求了。因此,購買前必定明確你的需求,避免買一臺不適合本身的本子!設計

三. 權衡與妥協3d

  我是學計算機的,因此對本子有各類需求。也會在各類需求之間尋找一個平衡!下面是我養成的小習慣,適合電腦選購。blog

咱們無非就是追求本子如下這些屬性:接口

  1.高性能:好比配備i7處理器配,高性能顯卡GTX1080,散熱性能良好,再配上固態硬盤和大點的內存那就完美了 !

  2.高顏值:本子外觀炫酷,顏色高大上,全金屬機身!

  3.易攜帶:本子輕薄,尺寸正好適合本身!

  很難有一款本子同時知足以上特色。因此我會優先考慮本子的性能 ,優先知足本身的需求,其次在考慮本子的外觀,以及易攜帶的特性。根據需求取捨後,相信你對本身買一臺什麼樣的電腦已經內心有數了。

      到這購買筆記本的前期準備工做就已經基本結束!

 

知識儲備

  1.關於筆記本CPU

  中央處理器(如下簡稱CPU)是一臺電腦的核心,而目前筆記本市場主流是Intel(英特爾)的CPU。而Intel的CPU型號命名還算比較有規律,這裏咱們以常見酷睿i系列命名說明,如圖:

 以上圖爲例,藍色部分是處理器系列的型號(i7[高端]、i5[中端]、i3[低端]這些你們都不陌生),主要看綠色的部分:

  1. 四位數的頭一個數字是6指的是代際,也就是英特爾第6代處理器。目前市面上是四、五、6三代處理器並存,老於4代的處理器如今比較少見,通常也不推薦。

  2. 四位數字後三位920是它的SKU值,用來區分不一樣性能的CPU型號。通常狀況下,數字越大,性能相對越高。

  3. 數字後面緊跟着的字母H,表明的是處理器的功耗/性能類別,相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僅出如今5代之前)、H(高性能35W/45W)。須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只意味着更大的耗電量,同時也表示CPU的發熱量越大。進而對筆記本的散熱系統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筆記本(好比遊戲本),不多有輕薄、長續航的。

  4. 最後一個產品線後綴,有Q(四核處理器)、K(開放超頻)兩種狀況,而雙核、不可超頻的處理器沒有這個後綴,也是最多見的。

  AMD的處理器和英特爾處理器相比較而言,英特爾的處理器性能確實較好,只是價格相對較高,建議仍是選英特爾的處理器,我的對AMD的處理器不是很看好!感受AMD一直在模仿英特爾,這只是我的觀點!!!

  這裏推薦測試CPU性能的軟件給你們:它就是PC—Mark。它跑出來的分數很大程度上表明一個處理器的性能水平,評分越高表明CPU性能越強。

 

2.關於顯卡

  和英特爾類似,筆記本上的獨立顯卡大部分來自NVIDIA(英偉達)和AMD。不過相比之下NVIDIA顯卡的命名就簡單得多。如下圖爲例

  如圖所示,GTX960M,9表明代數,最新爲10,例如GTX1060。後面兩位數表明的是等級,通常是從10到90,數字越大性能越強,相應也越耗電。後綴M表示針對筆記本優化(性能低於桌面版,因此功耗和發熱也更低)。今年NVIDIA還增長了MX後綴的顯卡,能夠理解爲小改款,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高。和CPU相似,顯卡性能越高,功耗、發熱量也水漲船高。除了型號以外,筆記本的顯存也是一個關注和銷售的熱點。

  另外,很多筆記本沒有配獨立顯卡,而是直接採用集成在CPU上的核心顯卡(核顯),核顯的特色就是省電。整體說,筆記本上的核顯,可以知足大部分平常的須要,調低特效的話也能玩玩網遊。可是要暢快玩遊戲的話仍是有些勉強了。不過相應的,因爲核顯很是省電,因此沒有獨顯的筆記本續航通常會稍長,且更容易作得輕薄,可根據使用需求抉擇是否選購獨顯機型。選不選獨顯也是因人而異,參考本身使用需求和環境而定。

  在這裏,再給你們推薦一款測試顯卡性能的軟件:3D—Mark,一樣它跑出來的分數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瞭這款顯卡的性能,分數越高顯卡性能越好!

3.關於內存

至於內存,只須要關注3個參數便可:內存的容量、內存的代數、內存的頻率。目前筆記本中常見的,通常是DDR3 1600(第三代DDR內存,頻率1600MHz),DDR4 2133和DDR4 2400。前者更加廣泛,然後者則是將來發展的趨勢。

  目前筆記本內存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常規的內存插槽,第二種就是固化在主板上的內存顆粒。主要區別在於前者能夠升級,後者沒法升級。前者還須要留意內存的插槽個數,部分低配機型可能只有一個內存插槽或者存在主板固化加上內存插槽的組合方式,具體能夠聯繫官方售後查詢確認。

4.關於硬盤

  關於筆記本硬盤咱們通常關注容量和硬盤類型便可。容量比較容易理解,目前主流都是500G、1T、2T等。這裏有個小常識就是廠家爲了換算方便1T=1000G,可是計算機中識別是1T=1024G因此正常狀況下,一個1T的硬盤在計算機下識別爲931G左右。

關於磁盤類型主要有機械硬盤,混合硬盤及固態硬盤,至於常見組合主要有如下三種:

注意閃存:

 1. 純機械硬盤(通常是500G或者更多)

 2. 雙硬盤(固態+機械)

 3. 純固態硬盤(常見128G、256G和512G)

 

 

 

 

 

 

 

 

 

 

 

 

 

 

 

 

 

 

注意固態硬盤接口:

  以往機械硬盤最多會使用標準SATA接口,而SSD的速度十分驚人,廠商會使用各類接口以知足SSD。目前主流固態硬盤接口爲標準SATA3.0、mSATA和M.2接口,這些接口能夠充分知足SSD高速傳輸需求,而SATA2.0接口對固態硬盤性能影響很大。

注意固態硬盤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在SSD中的做用就跟電腦中的CPU差很少,主要是面向協調以及掌控整個SSD系統而設計的。主控芯片的技術含量很高,能玩轉的廠家並很少。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選主控芯片等於選品牌。

注意閃存

市面上的SSD的NAND閃存顆粒分爲SLC,MLC,TLC三種。

  簡單來講,SLC是速度最大,壽命最長,因此固然也就是最貴的;MLC則是SLC速度的折中,壽命的十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價格(大約),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種,適中的各類屬性十分合適普通消費者。
  TLC在剛剛推出的時候被人詬病爲短壽、廉價、低端,不過隨着科技的進步,尤爲是近幾年,在三星力推TLC技術以後,TLC的速度問題和壽命問題已經獲得了很大改善,正由於如此,愈來愈多的廠商加入了TLC顆粒SSD的生產行列中。所以選擇TLC也是沒有問題的哦~

5.關於電腦屏幕

  屏幕是咱們和筆記本之間交互最多見的部件卻也是恰恰最容易被忽略的。常見的12.五、13.3這樣的小尺寸更方便攜帶,而15.六、17.3這樣的大尺寸能夠帶來更好的影音娛樂體驗在這點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主要是使用環境決定。筆記本屏幕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是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則屏幕顯示精度越好。上圖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屏幕分辨率,除非預算有限,不然推薦你們至少選擇1080p的筆記本。分辨率越大,顯示的內容就越多。下圖爲不一樣分辨率顯示的內容類比:

  固然,屏幕分辨率毫不是越高越好。分辨率越高,就意味着CPU和顯卡須要承擔更大的運算量。而且目前市面經常使用軟件並未徹底適配4K的分辨率,若是選擇必定要測試好本身經常使用的軟件兼容狀況,避免使用不適的狀況出現就尷尬了。

  最後則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屏幕的色域和可視角度。色域指的是屏幕所能表現的色彩的集合,色域越廣,則屏幕越鮮豔,色彩表現力越強。可視角度則是屏幕能被清晰觀看到的角度的範圍。這兩個指標其實對屏幕的觀感影響很是大,可是通常用戶在缺乏對比的狀況下是很難察覺的,兩個指標是容易被忽視的。

  購買筆記本時對屏幕的選擇看起來並非很麻煩,但細細考慮起來真的有許多地方須要仔細琢磨。總的來講,在筆記本屏幕各項參數的重要性上的前後順序是:

尺寸>分辨率>面板材質>觸控>表面工藝>屏幕比例另外屏佔比在綜合考慮以上各類因素後再進行取捨,通常來講,咱們推薦優先選擇高屏佔比的產品。其實筆記本選購裏面的學問太多太多,因此提煉出這些重點,這都是選購筆記本的時候會着重考慮的點。有了這些知識儲備,加上對本身需求和預算的瞭解就能夠:

 

開始選購 

開始選購時應該注意:

  1.儘可能去正規商城,實體店去買。固然也可已在網購,推薦在京東、蘇寧等商城上購買!(此處不是在作廣告,京東不給我報酬的!!!)

  2.去實體商城買電腦時導購的話儘可能不聽,堅持本身的想法!

  3.選本子品牌時必定優先考慮大品牌,售後服務好的牌子!

  4.注意觀察本子是否原裝,不要被不法商家矇騙!

  5.不能貪圖小便宜哦!發票等該要還得要!

到這裏相信你已經具有獨立購機的能力了大笑

參考文章: - CSDN博客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