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擁有當今世界最高智商,從出生就一路開掛,然而,得到數學最高獎的他卻說本身只是個熱愛數學的普通人...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關注了網絡

爆炸吧知識學習

我不是一個天才
測試

我只是個普通人spa

前幾天,超模君看到模友的留言:視頻

那超模君今天就講講這位平易近人的頂級天才吧。blog

1975年,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父母均畢業於香港大學,父親陶象國是一名兒科醫生,母親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當過中學數學教師。ci

從很小的時候,陶哲軒就展示出了「神童」特質。資源

年僅2歲的小哲軒就已經拿着數字積木在教別人如何用積木計算。
get

因而,在3歲半的時候,父母就送他去上小學了。。。數學

不過,去到私立小學的小哲軒發現,全部同窗都比本身大兩歲,只有本身是最矮小、最「幼稚」的那一個,他不懂得如何跟這羣哥哥姐姐們相處。。。

母親見狀,只好將小哲軒送回幼兒園,而後本身親自指導兒子自學小學課程。

而在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裏,小哲軒不只自學完了整個小學數學課程,還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認識到不少天才小朋友。

終於在小哲軒剛滿5歲的時候,在一家公立小學校長「能夠爲陶哲軒提供靈活的教育方案」的承諾下,父母決定將小哲軒送進這間學校就讀。並且,小哲軒是從二年級開始讀起,數學課就直接上五年級的課程。

到7歲時,小學的數學課程已經沒法知足小哲軒了,因而,學校答應讓他天天去附近的一所中學聽數學課。而且,在這個時候,小哲軒已經開始自學微積分了!

父親陶象國說:「這不是咱們逼他看的,是他本身感興趣。」

一年後,小哲軒直接升入高中,跟一羣年齡是他兩倍的同窗一塊兒學習。而現在的小哲軒已經徹底能夠跟這些「大朋友們」玩到一塊兒了。

據他的高中老師回憶,陶哲軒一直是個既聰明又友善的好孩子,而因爲陶哲軒是班裏最小的學生,所以每當全班去遠足旅行時,老師總會揹着這個小朋友走一段路。

而陶哲軒也有調皮的時候。他曾編寫了一道BASIC程序,能夠按使用者的需求而輸出斐波納契數列(又名黃金分割數列)。

不過,在開試這道程序以前,人們必須先輸入一個驗證碼——數學家斐波納契(Fibonacci,1175-1250)的出生年份。這時,陶哲軒就開始淘氣了:

若是輸入正確年份,程序開始運行。

若是輸入的年份過早,屏幕上會跳出:「對不起,他還沒出生呢。」

要是輸入的年份太遲,就會出現:「不,他已經在天堂了」。

在8歲這年,陶澤軒參加了一次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爲滿分)。

在美國,十七八歲的學生中只有1%可以達到750分,而8歲的孩子裏面尚未人超過700分。

從9歲開始,陶哲軒就在距離家裏不遠的弗林德斯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

如此早就接觸到大學課程,還被格羅斯教授高度確定:「陶哲軒徹底有能力在12歲生日前讀完大學課程,打破當時最年輕大學畢業生的記錄。

而他的父母卻認爲,僅僅爲了一個記錄就讓孩子提早升入大學是徹底不必的,他們但願兒子能在科學、哲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戴維·格羅斯

以後的人生,陶哲軒持續開掛:

10歲時,陶哲軒第一次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並得到銅牌,成爲國際奧數競賽史上年紀最小的獎牌得到者。次年繼續參賽,得到銀牌。

在12歲第三次參賽時,終於摘取金牌,而「最年輕的國際奧數金牌得到者」的記錄至今仍然由陶哲軒保持。

14歲,陶哲軒正式進入弗林德斯大學學習,16歲得到榮譽理科學位,17歲取得碩士學位;

從弗林德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陶哲軒在埃爾德什的推薦下去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師從沃爾夫獎得到者埃利亞斯·施泰因(Elias Stein),於21歲得到博士學位。

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爲正教授,成爲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

陶哲軒拿獎也是一路不帶剎車的:

2000年,塞勒姆獎(Salem Prize);

2002年,博謝記念獎(Bocher Prize);

2003年,克雷研究獎(Clay Research Award);

2005年,美國數學會的利瓦伊·L·科南特獎 (Levi L. Conant Prize)、澳大利亞數學會獎 (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Medal)、奧斯特洛斯基獎 (Ostrowski Prize);

2006年,麥克阿瑟基金(MacArthur Foundation)天才獎、拉馬努金獎 (SASTRA Ramanujan Prize) 、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 (Fields Medal),並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作了一小時報告

2007年,被選爲澳大利亞2007年年度風雲人物(Australian of the Year)、得到麥克阿瑟獎 (MacArthur Award);

2008年,昂薩格獎章(Onsager Medal)、美國獎勵科學家的最高獎艾侖·T·沃特曼獎 (Alan T. Waterman Award);

2010年,費薩爾國際獎(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Nemmers數學獎;

2012年,克拉福德獎數學獎;

2013年,約瑟夫·利伯曼獎(Joseph I. Lieberman Award);

2014年,被喻爲「豪華版諾貝爾獎」的科學突破獎;

菲爾茲獎組委會:頒獎詞陶哲軒是一位解決問題的頂尖高手……他的興趣橫跨多個數學領域,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和組合論。

不過,雖然陶哲軒擁有當今世界的最高智商(230),且從出生到如今就自帶光環,一路開掛,但他倒是個平易近人的謙謙君子,他的標誌性笑容一直感染着不少本覺得他是個高冷天才的人。

陶哲軒的妻子這樣說:「我就喜歡他雖然什麼都懂,可是卻對人隨和的樣子。」

陶哲軒父親一直教育兒子,要時刻保持一顆謙遜的心。他說:「即便你已經很是成功,你也要說,‘不,我只是個普通人罷了’。」

在2006年,陶哲軒得知本身與解決龐加萊猜測的佩雷爾曼(傳送門)齊獲「數學諾貝爾」——菲爾茲獎時,曾表示:「佩雷爾曼對龐加萊猜測所做的貢獻是過去10年中最重大的成就。與他同時當選菲爾茲獎得主,我真的很慚愧。」

陶哲軒如今被看做世界上最強大的「數學智囊」,他是世界公認的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解析數論、算術數論等接近10個重要數學研究領域裏的大師級高手。

陶哲軒是各個失敗研究的「救火員」,普林斯頓大學的查爾斯·費弗曼教授就曾說:「若是你有一個解決不了的(數學)問題,那麼出路之一就是先讓陶哲軒對它感興趣。

1978年菲爾茲獎得到者費弗曼

陶哲軒又一種「罕見的能力」,他常常召集世界級的團隊攻克難題,他與人合做,並非利用別人,而是激發每個合做者的才能。

父親陶象國十分確定兒子:「哲軒歷來沒有和別人爭執過,他想的都是怎麼開開心心地和別人合做,而不是互相指責,爭權奪利。

因爲陶哲軒隨和無爭的性格,一流的數學家都喜歡跟陶哲軒合做,而陶哲軒也喜歡跟別人合做。至今,陶哲軒已經發表了一百多篇論文,其中就有三十多篇是與他人合做的。

陶哲軒說:「我喜歡與合做者一塊兒工做。我可以從諧波分析領域出發,涉足其餘的數學領域,都是由於在那個領域找到了一位很是優秀的合做者。」

1985年,72歲的埃爾德什在仔細檢閱10歲的陶哲軒寫的論文。

在2013年,數學家埃爾德什的百年誕辰,陶哲軒在我的社交網絡上貼出了一張其與埃爾德什初次見面的照片,來記念這位數學上的恩師。(埃爾德什曾爲陶哲軒去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寫了推薦書)

而2年後,陶哲軒成功解決困擾人們80多年的「埃爾德什差別問題」,再次引爆全球!

埃爾德什差別問題是埃爾德什在1932年提出的數論問題:在任意只由1和-1組成的無限數列中,能找到項與項間等距的有限子列,使子列各項之和的絕對值大於一個任意大的常數C。

寫在最後

好吧,就信了他是個普通人在2600年的數學史長河裏,也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是科學文明的先驅者,引領數學浪潮,勇攀科技之巔;用字符譜寫最動聽的數學之歌,傳唱於人類的歷史長河上。

《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

數學藝術禮

原價199

團購價139

全部購買《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的朋友,只需再加1元,就可換購價值69元精美數學文創產品公式之美帆布袋1件!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哦。

end

豆瓣經典高分紀錄片

涵蓋數學、物理學、天然、地理等近百部豆瓣高分紀錄片,關注少年數學家,這裏都給你整理好啦!

(關注少年數學家視頻號,留言領資源!)

做者簡介:超模君,數學教育與生活自媒體博主,新晉理工科奶爸。出版過《芥子須彌 · 大科學家的小故事》;《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後續數學文化創意多多,歡迎關注認識!

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點內容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在公衆號中,回覆「轉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