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lasticsearch收集到的數據,展現在kibana上web
在Logstash配置完成,將數據輸出到elasticsearch中瀏覽器
啓動Kibana,連接elasticsearchapp
在setting頁面elasticsearch
回檢測到Time-fields nameide
Create 按鈕就能夠建立,這裏要注意的是logstash-* 也能夠定義你要匹配的索引。ui
這裏的logstash-* 是在logstash output中的elasticsearch 中的index => "logstash-%{type}-%{+YYYY.MM.dd}"定義的。url
添加完成後,能夠看到數據,可是默認的數據顯示時間很短spa
點擊右上角的Last 15 Minutes 能夠看到不一樣的時間設置,選擇4小時查看更多數據3d
刷新設爲自動刷新orm
建立圖表:
首先保存搜索
隨便選擇一個圖表:
選擇保存好的搜索,通常不建議建立新搜索
保存趨勢圖
繼續建立:
size =0表示全部數據
將圖標統一在一塊兒:
若是圖不夠大,可能數據顯示不出來
*注意:
logstash索引若已存在,在修改後,必須刷新纔會生效
時區問題:logstash,elasticsearch必須時間同步,中國屬於東八區,因此獲取到的時間是減去8小時後的時間,會在Kibana中加回來。建議使用UTC時間存儲
Kibana的時間設置:
setting--Advanced--dateFormat:tz
Browser默認的是瀏覽器的時間,通常能夠不調
搜索數據:
A:簡單的文本搜索,直接輸入文本字符串,支持正則多個選擇用AND
B:要搜索特定字段中的值,則在值前加上字段名
status:200
C:要搜索一個值的範圍,能夠用範圍查詢語法[start TO end]
status:[400 TO 499]
D:要指定更復雜的搜索標準,能夠用布爾操做符 AND ,OR,NOT
E:支持正則
refer:*m.qixiang.com*
Y-Axis:Y軸 通常選擇數量Count
X-Axis:X軸 通常選擇時間戳
split Bars:選擇數據具體的某個字段的聚合統計,繼承上面原有單數據結果
split chart:分割圖,對上面的結果進一步分割,會根據條件分割成多個小圖
kibana tile map:將IP顯示分佈打印在地圖上
默認的地圖無法用,咱們使用高德地圖來顯示
cd kibana/src/ui/public/vislib/visualizations
修改_map.js
//url: 'https://otile{s}-s.mqcdn.com/tiles/1.0.0/map/{z}/{x}/{y}.jpeg', #註銷原來的URL
url: 'http://webst0{s}.is.autonavi.com/appmaptile?lang=zh_cn&style=7&x={x}&y={y}&z={z}',
用新的URL來替換
刪除kibana/optimize/bundles目錄,重啓kibana生效
要點一下+號地圖纔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