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終總結----拒絕平庸的一年

前言

原本應該是2016年年底或者2017年年初的時候寫完這篇文章的,最終仍是事與願違,沒有可以按計劃完成這件事情(寫做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git

2016年的最後一天看了一場電影《血戰鋼鋸嶺》。拋開慘烈的,逼真的劇情不說,女主真的很漂亮,是我喜歡的類型。而我也是被男主的撩妹技折服。主人公說的那句:程序員

「若是我不堅持本身的信仰,我不知道活着還有什麼意義!」。github

是啊,明白本身人生方向的人,是多麼的讓人羨慕。小程序

1.對15年計劃的簡單回顧

上半年的一些經歷在《工做兩年小結----勿忘初心不負夢想》中作了記錄。這裏就簡單對2016年一全年作下簡單的回顧吧。後端

  • 2016年讀了幾本JavaScript書籍,間接的拓展了本身的知識深度;微信小程序

  • 2015年底在GitHub上創建的WebComponent倉庫,蒐集了本身平時開發中編寫的插件。目前收穫了132個star;設計模式

  • GitHub上的blog倉庫目前也已經收穫了147個star;微信

對於2015年底對2016年的計劃,基本上完成。缺憾的地方就是想要精讀一遍的《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仍是沒有讀完。架構

2. 2016年下半年工做、生活盤點

2016年11月3號是本身進入一家新公司恰好半年的日子。這半年在新團隊作了一些事情,也成功推進了一些事情的發展,固然有些事情作的也很差,不過瑕不掩瑜,2017年繼續努力奮鬥。框架

工做相關:

  • 首先,做爲團隊的一員我應該作好了本身應該作的事情。

  • 第二,推進了團隊使用rem來適配移動端的項目;

  • 第三,平時開發和學習新知識都花時間寫了文檔,給團隊文化添加了知識底蘊;

  • 第四,使用Nodejs主動爲團隊成員開發了值班數據查詢平臺,爲團隊成員寫值班報告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獲得了老闆和團隊成員的承認;

  • 第五,出了線上BUG被老闆的老闆發郵件通報批評。(問題緣由很簡單,把diff文件上到線上環境了。間接的說明不是能力不夠,只是作事情不夠細心。)

  • 第六,在團隊有新的技術挑戰的時候,能及時的提出本身的解決方案。好比最近火起來的微信小程序,當產品線有業務需求的時候,第一時間爲老闆的決策提供了能夠參考的解決方案;

生活相關:

  • 五、6月份都是處在一個熟悉工做,熟悉環境的過程當中,雖然有不滿意可是能夠接受;

  • 7月份拿到了本身的C2駕照,以後就一直內心癢癢想擁有本身的一輛小車;

  • 9月份把本身心愛的山地車給丟了(曾經騎着它去過西北青海湖,往東去過大海,仍是有感情的,着實心疼了一段時間);

  • 10月份買了本身人生的第一量小汽車(高中在某個汽車雜誌上看到高爾夫後就愛的不行,終於靠本身的努力實現了一個夢想)。

  • 十一、12月份生活上平平淡淡,看上個姑娘,由於經驗不足,追求過程當中有些急躁,這個計劃,卒!??

讀的一些書:

技術類:

  • 《你不知道的 JavaScript (上卷)》

  • 《JavaScript 高級程序設計》

  • 《GitHub入門與實踐》

  • 《JavaScript 啓示錄》

  • 《JavaScript 面向對象精要》

  • 《JavaScript設計模式與開發實踐》

文化故事類:

  • 《清明上河圖密碼1-2》

  • 《餘罪1-8》

  • 《沉默的羔羊1-4》

  • 《晚清最後十八年》

  • 《乖,摸摸頭》

半年的收穫:

3.把工做變成對問題的思考

好的態度會影響一我的的工做和生活。本身也是某次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想到,優秀的程序員不就是應該把平時的工做變成對問題的思考麼!項目進度,業務環境可能都是產生BUG的緣由。一些解決方案可能由於需求的改變,會變得不適合當前的代碼運行環境。找到最合適的方法來解決業務的問題是須要花費時間去思考的。我相信優秀的程序員都會花費時間去找到一個優秀的解決方案,而不是說代碼能運行個人工做就結束了。

我不只想把工做變成對問題的思考,也更想把生活也變成對問題的思考。2015年底的時候,本身在GitHub上建立了一個 blog 的倉庫。這個倉庫的內容都是本身平時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和總結。

如下是2016年本身GitHub活動的時間線:

忽然發現下半年commit的次數明顯減小了!

2016年github提交時間線

4.北京趕上西雅圖的感動

湯惟一直是本身很喜歡的中國女演員之一(固然不是由於《色戒》? ?)。若是說我喜歡的女演員還有誰,《離婚前規則》中的白百合,《大話西遊》中的唐嫣,《北京青年》中的馬蘇。不過湯惟絕對在我心中能夠稱得上一個「最」字。

這個電影最感動個人是秦沛老先生和吳秀波的那些詩詞對話。記得我高中的英文老師說他本身平時喜歡讀古文和唐詩宋詞,說他享受的是咬文嚼字的去解讀古文中那些生澀的文字,去體會詩詞中詩人表達的意境。仍是由於年輕的緣故吧,當年學習它們的時候,那些詩詞描繪的意境,在本身眼中只是空洞的文字,沒有任何的感覺。可是秦沛老先生的一句「去國懷鄉」當時還真的讓本身眼眶有些溼潤。很大一部分緣由都是當時電影所營造的氛圍和發生在兩位老人身上的故事,讓本身身臨其境,觸景生情了吧。

幾十年旅居國外,幾句詩詞表明瞭兩位老人的人生。本身每一年都在堅持寫的「年終總結」怎麼就不是本身的人生呢?

5.人生因未知而有趣

一談「人生」這個詞,逼格不自覺就上升了好幾個檔次。大學時代,寂寞、苦悶一輛破單車去過學校周邊不少地方。畢業後,經濟自由了,有能力買更好的單車去更遠的地方了。

出發前會有各類擔憂,最慘的是每次都會問本身「此次不會回不來吧?」??。可是心裏癢癢的仍是想出發。騎出第一個100km是困難的。可是當本身真的騎出了第一個100km後,剩下的就只是對目的地的遙望和堅持。騎行的人是爲了看沿途的風景麼,反正我不是,讓我天天感到自豪的是按照預約計劃到達了目的地,是打敗路途中的孤獨無助和聲嘶力竭。

28歲是一個尷尬的年紀,是一個本身應該知道本身作什麼的年級,而不是別人安排本身作什麼就作什麼的年紀。是一個應該有勇氣去嘗試陌生事情的年紀,而不是在未知面前不知所措。

「心學」大師王陽明的金句「知行合一」這個詞在中學時代就知道了,可是那個時候並不能真正的理解它的意思,也沒有深究過。可是在閱讀《晚清最後十八年》這本書,經過東鄉平八郎打敗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和黑海艦隊的故事,纔對這個詞有了深入的理解。放在現代來講,就是「理想」和「夢想」區別,就是知道怎麼作能夠達到什麼目標,而本身也堅持去這麼作,而且把事情作完了。

騎出第一個100km是困難的,人生不就是由於充滿各類未知纔會變得更有趣麼!

6.「走本身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當前團隊面臨着一些問題,好比說:技術棧陳舊。雖說這不是主要問題,但對一個優秀團隊來講與時俱進的嘗試和引入業界優秀技術方案是一項基本素質。技術架構落後,在舊的框架和開發模式下新功能添加都是在舊的業務邏輯上進行堆疊,形成代碼愈來愈臃腫,維護和閱讀愈來愈困難。更讓人沒法接受的是,項目自己有不少問題,卻沒有人做爲。

下半年在團隊推進了一些事情,好比基於Nodejs的先後端開發模式,將公共樣式使用SASS封裝成CSS組件庫。雖然在推進前已經有文檔和實際項目產出,可是面對的阻力仍是很是大。剛開始覺的是你們技術水平、視野、關注點有差別的問題。那麼就寫寫文檔給你們分享下,等你們慢慢的都接受了再去作。

後來發現這樣作事情效率很是低,一件事情可能一兩個月根本啓動不起來。也發現我根本沒有義務在作一件事情以前,要把周圍的人都教會,我要作的是說明爲何要這麼作,作了以後對項目有什麼提高,而後主動學習應該是其它人的事情。

「靠熱情去感染身邊的人」這句話自己就是不靠譜的。由於你們都會有本身的想法,在工做上的追求不同,有本身的事情要忙。我也很想作一個「好好程序員」,與世無爭的作好該作的事情就算了,爭什麼爭,讓別人看到本身不爽,面對別人的質疑,本身的心也挺累的。

若是能把事情作好爲何要壓抑本身呢?若是事情自己對團隊發展是好的,適時的強勢,那又有什麼關係呢?若是不去爭取,可能永遠帶不來「改變」。社會就是這樣,不存在誰搶了誰的工做,「適者生存」。不少問題若是僅僅停留在討論,那麼什麼也作不成。只有真的實踐了纔會知道到底適合不適合。

以結果爲導向,走本身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7.未知的2017年

2017年對本身的職業生涯會是比較重要的一年。不少事情要去作,要去推進,也要去學習,更要去承擔更大的壓力和責任。前段時間看到Facebook文化牆上的一句話:「Done is better than perect.」(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想一想仍是挺有道理的。

既然不甘墮落要作一個有技術追求的人,那就戰鬥吧。這個世界不缺少有勇氣的人,不少人都會想作各類驚天動地的事業。而最缺少的,是耐心和堅持。2017年讓本身擁有耐心和堅持把能作的事情作好。

尾聲:

在2017年,工做中希望本身實事求是,堅持本身的初心,把應該作的事情作完。生活中繼續爲尋找心愛姑娘努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