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前端基本具有的心得

一 web1.0時代的網頁製做

網頁製做是web1.0時代的產物,那個時候的網頁主要是靜態網頁,所謂的靜態網頁就是沒有與用戶進行交互而僅僅供讀者瀏覽的網頁,咱們當時稱爲「牛皮癬」網頁。html

例如一篇QQ日誌、一篇博文等展現性文章。在web1.0時代,用戶能作的惟一事情就是瀏覽這個網站的文字圖片內容,這時用戶也不能像如今在大多數網站均可以評論交流(缺少交互性)。前端

相信可能大多數人都聽過「網頁三劍客 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吧,2010這個組合就是web1.0時代額產物,我在2010年之前仍是在使用三劍客作網頁設計的html5

二 web2.0時代的前端開發

「前端開發」是從「網頁製做」演變而來的。web

從2005年開始,互聯網進入web 2.0時代,由單一的文字和圖片組成的靜態網頁已經不能知足用戶的需求,用戶須要更好的體驗。chrome

在web 2.0時代,網頁有靜態網頁和動態網頁。小程序

所謂動態網頁,就是用戶不只僅能夠瀏覽網頁,還能夠與服務器進行交互。舉個例子,你登錄新浪微博,要輸入帳號密碼,這個時候就須要服務器對你的帳號和密碼進行驗證經過才行。windows

web2.0時代的網頁不只包含炫麗的動畫、音頻和視頻,還可讓用戶在網頁中進行評論交流、上傳和下載文件等(交互性)。這個時代的網頁,若是是用「網頁三劍客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製做的,那是遠遠不能知足需求。微信小程序

如今網站開發不管是開發難度,仍是開發方式上,都更接近傳統的網站後臺開發,因此如今再也不叫「網頁製做」,而是叫「web前端開發」。瀏覽器

因此,處於web2.0時代的你,若是要學習網站開發技術,就不要再相信所謂的「網頁三劍客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由於這個組合已是上個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並且這個組合開發出來的網站問題也很是多,例如代碼冗餘、網站維護困難(學習到後期,你會知道爲何不用這個組合了服務器

三 Web前端能作什麼?

公司官網(在PC經過瀏覽器來訪問公司網站)移動端網頁(在手機上來瀏覽公司信息、小遊戲等)移動端APP(例如:淘寶、去哪兒旅遊、攜程等)微信小程序(微信最新推出的功能,隨用隨裝,不佔用手機空間)。前端開發所學技術由簡單到難,因此在不少網站上你會看到「七天入門前端」的視頻博客等等,也就是說一星期就學會了HTML+CSS。最基本的頁面你就能夠書寫了。

四 前端開發都有哪些內容

咱們知道,用所謂的網頁三劍客已經不能知足需求了,那前端開發究竟要學習什麼技術呢?網頁最主要由3部分組成:結構、表現和行爲。網頁如今新的標準是W3C,目前模式是HTML、CSS和JavaScript。

(1)HTML是什麼?

HTML,全稱「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簡單來講,網頁就是用HTML語言製做的。HTML是一門描述性語言,是一門很是容易入門的語言。

(2)CSS

CSS,全稱「(層疊樣式表)」。之後咱們在別的地方看到「層疊樣式表」、「CSS樣式」,指的就是CSS。

(3)JavaScript

JavaScript是一門腳本語言。

HTML、CSS和JavaScript的區別 咱們都知道前端技術最核心的是HTML、CSS和JavaScript這三種。可是這三者到底是幹嗎的呢?

「HTML是網頁的結構,CSS是網頁的外觀,而JavaScript是頁面的行爲

若是咱們把前端開發的過程比喻成「建房子」,作一個網頁就像蓋一棟房子

一、先把房子結構建好(HTML)

二、建好房子以後給房子裝修(CSS),例如往窗戶安上窗簾、往地板鋪上漂亮的瓷磚

三、最後呢,裝修完了以後,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咱們要開燈(JavaScript),這樣才能看得見裏面。

五 Web前端開發環境

市面上有不少的HTML編輯器能夠選擇,常見的Hbuild、Sublime Text、Dreamweare均可以用來開發HTML。 固然PyCharm也支持HTML開發。

一、瀏覽器

瀏覽器在本地也能打開html文件,瀏覽器就跟解釋器同樣,從上倒下,從左到右

全球共有五大瀏覽器廠商,咱們主要以chrome爲主

ie
chrome
firfox
safri
presto
瀏覽器內核不一樣,瀏覽器渲染引擎不一樣(後期考慮兼容性問題),其餘瀏覽器都是使用這5款瀏覽器內核 


二、瀏覽器歷史:

世界最先瀏覽器,網景瀏覽器(Netscape )
後來它想作操做系統,動了微軟的奶酪,微軟就想弄死他,
微軟作的也特別的絕情,微軟利用windows操做系統的市場佔有率,提供了免費瀏覽器ie,並且windows
操做系統裏還必須有

中國最先瀏覽器ie6,國企內就用ie6,

瀏覽器不一樣,解析的標籤標準不一樣,微軟太霸道,就不改標準,堅持不更新,後來谷歌和火狐搶佔了市場,IE就傻逼了,目前也只有傻逼才用IE。。。

市場愈加地混亂,因而w3c(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成立,用來制定你們的統一標準

須知:學前端一半工做在考慮兼容性,目前html5在兼容性方面解決的比較好
 

三、文件後綴名規範

.htm和.html擴展名的區別

#一、DOS系統(win95或win98)下只能支持長度爲3的後綴名,因此老版本的系統一直在用.htm後綴

#二、但在windows後綴長度能夠大於3位,因此windows下無所謂htm與html,html是爲長文件的格式命名的

#三、若是文件後綴是.htm,毫無疑問,瀏覽器也能夠兼容,但推薦使用.html
 

六 HTML簡介

戶使用瀏覽器打開網頁看到結果的過程就是:瀏覽器將服務端的文本文件(即網頁文件)內容下載到本地,而後打開顯示的過程。

而文本文件的文檔結構只有空格和換行兩種組織方式,如此,文本文件在打開顯示時,顯示的效果將會很是很是很是的單一,

爲了讓顯示的效果不那麼單調,咱們會偏向使用word一類的文本編輯工具來編排文本內容,編排的原理就是:在編輯文件時會選中各部份內容,而後爲內容打上不一樣的標記,好比什麼是標題,什麼是段落,而後存放硬盤裏,等下次打開時,word會識別以前的標記,而後按照預先編排好的結果顯示出來

站在顯示文本內容的角度去看,瀏覽器與word的原理同樣,咱們能夠將瀏覽器當成一個網頁版的只讀word,瀏覽器也必須有一套本身能識別的標記文本的規範,該規範被稱爲HTML,HTML全稱是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指的是用超連接的方法,將各類不一樣空間的文字信息組織在一塊兒的網狀文本
「標記」指的是在編輯文本時用特殊的記號標記一下各部份內容的意義,該記號稱之爲標籤,好比用標籤h1標記標題,用標籤p標籤段落,如此咱們標記一首唐詩就成了以下格式:

<h1>臥石綠</h1>
<p>臥石一支綠</p>
<p>沃枝回芳脾</p>
<p>魚吻臥石水</p>
<p>臥石答春綠</p>
 

七 HTML發展史

 

 

超文本標記語言(初版):在1993年6月做爲互聯網工程工做小組(IETF)工做草案發布(並不是標準),後來陸續由w3c制定標準

 

IETF簡介

  • IETF是英文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縮寫, 翻譯過來就是"互聯網工程任務組"
  • IETF負責定義並管理因特網技術的全部方面。包括用於數據傳輸的IP協議、讓域名與IP地址匹配的域名系統(DNS)、用於發送郵件的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等

W3C簡介

  • W3C是英文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縮寫, 翻譯過來就是W3C理事會或萬維網聯盟, W3C是全球互聯網最具權威的技術標準化組織.
  • W3C於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建立者是萬維網的發明者Tim Berners-Lee
  • W3C負責web方面標準的制定,像HTML、XHTML、CSS、XML的標準就是由W3C來定製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