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成長日記——有意思的編程題(一)

//日本某地發生了一件謀殺案,警察經過排查肯定殺人兇手必爲4個嫌疑犯的一個。如下爲4個嫌疑犯的供詞。
//A說:不是我。
//B說:是C。
//C說:是D。
//D說:C在胡說
//已知3我的說了真話,1我的說的是假話。
//如今請根據這些信息,寫一個程序來肯定到底誰是兇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0;
	int killer=0;
	for(i=0;i<4;i++)
	{
		killer=65+i;
		if((killer!='A' )+(killer=='C')+(killer=='D')+(killer!='D')==3)
		{
			printf("Killer is %c\n",killer);
			break; 
		}
		
	}
	if((killer!='A' )+(killer=='C')+(killer=='D')+(killer!='D')!=3)
	{
	  printf("Killer not found!\n");
	}
	return 0;
}

其實剛開始拿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是無從下手的,雖然本身能夠作推算,可是用編程的方法寫出來仍是不是很會,可是仔細分析題目之後,發現用編程

if((killer!='A' )+(killer=='C')+(killer=='D')+(killer!='D')==3)

這個判斷語句就能夠解決問題了,三人之中有一人說了假話,同時也讓我再次認識到+號的另外一種用法。id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