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的技巧

  金秋已過,迎來了銀裝素裹的冬季,在冬季能到冰場上穿冰刀奔馳 豪情一番,真是今人激情萬千,你會滑冰嗎?若是你還不會滑冰,那麼就到網上來學習滑冰吧! 安全

  先從速度滑冰學起,要學會速度滑冰,必須掌握速滑運動的三項基本技術,即直道滑行、彎道滑行和起跑技術。爲幫助網民們在沒有冰的日子裏也能從事以滑冰來鍛鍊身體,特向你們推薦速滑運動的陸地練習法,即誘導動做和模仿動做。所謂誘導練習就是以滑冰的分解動做,引誘和導入到陸上練習的滑冰模仿動做。 學習

今天教你們直道誘導動做中的兩個動做:
spa

1.滑冰基本姿式練習。目的是掌握滑冰的基本姿式。方法:兩腳兩腿並擾,兩手在背後互握成蹲屈姿式。(見圖1)大小腿的夾角成110度,上體與地面的夾角爲15度,小腿盡力前弓,頭微擡起,眼視前方5米處。每次下蹲要靜蹲2—3秒。再站起,站起後要挺胸。如此反覆,一組練習五個,最好作3—5組每組練習後,休息一]分鐘,作放鬆走步練習。 3d

  2.蹬冰收腿練習,目的練習蹬冰方向和收腿方法。在蹲屈姿式的基礎上,作左右腳輪流側出和收腿的練習,腳側出時腳內沿擦地,兩腳平行,兩腳尖在一條線上,側出腿向後收到後位,大腿小腿與腳各成90度,接着收回後位腿,至兩腳並擾,換另外一條腿重複上述動做。(見圖2)一組左右腳各作五次,可作3—5組。
orm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二) xml

  第一講的兩個陸地直道誘導練習動做,大家會作了嗎?若是練習中有什麼問題,請向本站提出,主講教師會全面地回答你的疑問。 blog

  第二講向你介紹陸地誘導動做練習三:傾倒練習。 get

1、什麼是傾倒練習: 同步

  傾倒練習就是移動重心的練習,又可稱爲蹬冰練習,也能夠理解爲利用體重的蹬冰練習。 it

2、傾倒動做的練習目的:

  體會身體重心的移動方法;體會利用體重蹬冰的方法要領和全身協調配合動做。

3、傾倒動做的練習方法:

  傾倒動做的練習可概括爲兩句口訣:蹲提傾蹬移,落並還原一。


  練習動做一爲"",以滑冰的蹲踞姿式爲開始,體重放到蹬冰腿上(如右腿),浮腿(左腿)用大腿帶動擡起小腿,腳離開地面。(1)

  練習動做二爲"",身體要保持三點一線(即:腳、膝、頭),先天然向左傾倒(右腿爲蹬冰腿時)到與地面成80度~75度時,直到要跌倒爲止。(見2

  練習動做三爲""""結合,當身體傾倒到有要跌倒的感受時,體重控制在"蹬冰"腿上,當蹬地腿接近蹬直時,浮腿才能落在身體總重心之下而着地。必定不要側跨,不然就造成反支撐,這是最嚴重的錯誤動做。腿蹬地和上體移動要同時完成,這是滑冰中最核心的動做。必定要反覆練習。(見3

  練習動做四爲""""還原一。當蹬地腿接近伸直時浮腿才能落地,要達到使腳落在身體總重心之下。只有浮腿、臀、上體同時移動,浮腿才能落在身體重心之下。浮腿落地後承擔體重,原支撐腳離地面擡起並向後作收腿動做到後位,收到與承擔體重的腿併攏,還原到練習動做一,而後換腿,反覆練習上述動做。(見4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三)

前幾講介紹了陸地練習和怎樣選擇冰刀,現在大地已經結凍,冰場已經澆成,怎麼安排第一次上冰哪?
對初學者來說要作二項練習:

  1、 上冰前要作準備活動:天冷,人體的關節和各肌羣,如不活動開就直接上冰,易發生外傷。陸地準備活動作兩項練習:
  (一)在室內先簡單活動一下身體,接着作2--3個直道誘導練習,每一個動做重複8--10次。每一個練習間站起,作慢跑或輕跳躍。
  (二)穿上冰鞋戴上刀套在室內作以下4個練習:
  1.兩刀正刃站立。
  2.向左和向右移步練習2--3次。
  3.外八字向前走3--5米,重複2--3次。
  4.兩刀正刃站立扶物作蹲屈練習五次,重複3--4
  當你感到身體發熱(不能出汗)時,關節和肌肉活動開了,就能夠上冰了。

   2、上冰時,要認真作以下練習:
  1.第一次上冰的人,最好先在有雪的冰上站一站和作左、右移步練習,體會一下對冰的感覺。
  2.第一次上冰的初學者,最好有人陪伴。如我的活動,必須嚴守下例步驟:(1)兩刀正刃在冰上站立,體會體重放到冰刀上,如何才能保持平衡。(2)向左(右)輕蹬移步練習:如右刀用內刃輕蹬,向左小移步,體會蹬冰移動體重的感受。(3)兩刀成外八字站立,向前走2--3步後兩腳併攏向前滑一小段,並重復練習,體會冰上滑走的感受。(4)單蹬雙滑:一腳冰刀正刃站立,(刀尖向前)另外一腳冰刀向外開約50度角,用內刃""住冰,承擔體重,而後蹬冰,將體重""送到前腳上,當即與滑腳併攏向前滑一下子。反覆練習,體會滑行的感受。當你掌握了上述動做之後,即可學習單腳蹬冰單腳滑行了。
  3.會滑冰的人,每一年第一次上冰,首先要熟悉冰性,找回對冰的感受,並要求本身儘可能以正確的技術滑行,儘快找回正確的滑法,而後再步入正常的滑跑練習。但要注意,上冰第一週滑速不可太高,應在中、慢速中練習,不然,會造成錯誤動做動力定型,不易改正。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四)

初學者直道滑行
  網友們:上一講咱們學習了第一次上冰的練習方法,要想學會滑冰每次上冰都要練練這些內容。今天咱們來學習初學者直道滑行,首先要在陸地上作作直道滑行誘導練習。

直道滑行誘導練習方法:`


(圖 1

1 2 3

  (1) 作好蹲屈滑冰姿式。

  (2?按圖11作單腳後引。

  (3) 按圖12一腳蹬地同時另外一腳向前邁半步,收回蹬地腳成單腳後引。

  (4) 按圖13換腳重複上述動做。

  在作陸地誘導練習以前要簡單的活動一下身體,而後再作誘導練習,每組走5-6步,練習4—5組,每組間站立作輕跳躍,當身體微微發暖後,就能夠上冰練習了。


(圖 2

1 2 3

  開始作直道滑行時,首先要學習和掌握從單蹬單滑立刻接雙腳併攏滑行的練習動做。練習方法:

  (1) 按圖21作蹬冰動做。

  (2) 按圖22作單腳支撐滑進,單腳支撐滑進距離,隨着練時間的加長而加長。

  (3) 按圖23作雙腳支撐滑進。

  要返復練習這個動做,只有當單腳或雙腳支撐滑進時,冰刀是用正刃支撐纔算掌握了這個動做。只有掌握了單蹬單滑立刻接雙腳併攏滑行的練習以後,才能作真正的直道滑行。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五)

速度滑冰直道滑跑
   前五講是初學滑冰時必需掌握的練習動做,它又是掌握直道滑跑的基本功。網友們從此凡是上冰練習時,必定要安排一些時間練習這些基本功。
  怎樣進行速度滑冰直道滑跑的自我學習和練習哪?
  首先要弄懂直道滑跑技術的結構,通俗的講,就是接二連三地作單蹬單滑。從技術結構上看,叫作:四個時期、六個階段、十二個動做。兩腿的協調關係,相差三個動做。


時期 單腿支撐1 雙腿支撐2 單腿支撐3 雙腿支撐4
階段 慣性滑進1 單腿蹬 冰 2 雙腿蹬冰 3 收腿4 擺腿5 下刀6

動 做 左腿 慣性滑進1 單腿蹬 冰 2 雙腿蹬冰 3 收腿4 擺腿5 下刀6

右腿 收腿4 擺腿5 下刀6 慣性滑進1 單腿蹬 冰 2 雙腿蹬冰3

  怎樣練習直道滑跑技術:
  1、在陸地上了解和掌握直道滑跑技術的動做結構順序,就是常說的作直道陸地模仿動做。因陸地模仿動做和冰上直道滑跑動做是同樣的,因此咱們就同冰上練習一塊兒來說。
  1.冰上練習直道滑跑技術:
  (1).從單蹬單滑練習開始
  前次課網友們已經掌握了單蹬單滑接兩腳併攏滑行的動做了,此次課要把兩腳併攏滑行的動做去掉,要接二連三地、兩腳交替作單蹬單滑。上冰前,先在陸地上作這一練習。見圖2-1--10
  (2).單腳蹬冰要向側後推蹬冰,單腳滑行要用正刃滑得長一點。通俗地講,就是大步滑行。100米的距離滑10個單步。好的運動員,蹬一次冰可單腳滑行達100米以上。當你能作到蹬一次冰能夠滑行10米以上時,就能夠正式學習直道滑跑技術了。上冰前,要在陸地作單腳靜支撐練習10~20秒,重複3~4次。見圖2-17-27
  (3)用兩個動做的結合練習法來體會直道滑跑技術:
  a 蹬冰和下刀結合:
  表面上看就是一腳蹬冰另外一腳作下刀動做,但從技術結構上看,這裏有四個動做,蹬冰包含兩個動做:單腳支撐蹬冰、雙腳支撐蹬冰;從下刀動做看,也有兩個動做:一是擺腿,如左(右)腳在單腳支撐蹬冰,右(左)腳同時在擺腿。第二個動做就是下刀,如左(右)蹬冰腿快要蹬直時,右(左)腳同時在作冰刀着冰動做。蹬冰和下刀結合的動做是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術的核心,必定要反覆練習。開始練習時,蹬冰的動做能夠從""冰練起,用推冰的方法過渡到利用體重蹬冰(什麼是體重蹬冰,之後咱們會講到)。上冰前可在陸地上用扶物的方法清楚地體會一下上述四個動做。見圖 2-15-22
  B 平衡滑行和收腿結合:
  平衡滑行,就是用單腳正刃在冰上滑行,與平衡滑行的同時,另外一腿做收腿動做,也就是將蹬冰結束的腿,從側位收到後位。上冰前可在陸地以扶物的方法體會平衡滑行和收腿的感受。見圖 2-1-10
  這兩個結合動做會做了,能夠說你已經掌握了直道滑跑技術了。下次課咱們再深刻地講解直道滑跑技術中每一個動做的詳細內容。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六)

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術講座

網友們:

  前六講咱們將速度滑冰初學者直道滑跑方法已經講完了,從如今起進入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術講座

  直道滑跑技術包括九個細節,即直道滑跑姿式、單腿支撐蹬冰、雙腿支撐蹬冰、收腿、擺腿、冰刀着冰、慣性滑進、擺臂、全身配合。

(一) 直道滑跑姿式

  直道滑跑姿式是上體前傾,支撐腿彎屈,雙手放於背後(長距離多用背臂,短、中距離多用單擺臂或雙擺臂),上體與冰面夾角爲10—15度(短距胛?5度,長距離爲10度),大腿與小腿的夾角爲90—110度(短距離爲90度,長距離爲110度),小腿與冰面的夾角爲50—70度(短距離爲50度,長距離爲70度)。這一特定的姿式是指單腳支撐蹬冰開始前的姿式,在直道滑跑過程當中外型姿式類似,但三個角度是變化的。因此採用這種蹲屈姿式的道理就是爲了減小迎面空氣阻力,增長腿部蹬冰時的有效伸展距離。( 1)



(圖 1

(二)單腿支撐蹬冰

  1. 什麼是單腿支撐蹬冰:從慣性滑進結束起(圖 2),到浮腿冰刀着冰止(圖 3),爲單腿支撐蹬冰。也可稱爲單腿支撐蹬冰階段或單腿支撐蹬冰動做。

  2. 單腿支撐蹬冰的任務:是完成蹬冰動做中最初的蹬冰階段,也是增速的最有效的蹬冰動做。

  3. 單腿支撐蹬冰的技術要點:利用全刀向側蹬冰,使體重穩定的放在支撐腿上,利用體重和腿的伸展完成蹬冰動做。腿的伸展方法是先展髖、壓膝踝、展膝踝、腿尚未徹底伸直時,完成單腿支撐蹬冰動做。


(圖 2)          (圖 3

(三)雙腿支撐蹬冰

  1.什麼是雙腿支撐蹬冰:從浮腿冰刀着冰起(圖 4),到蹬冰腿結束蹬冰冰刀離冰止(圖 5),爲雙腿支撐蹬冰階段。注意,雙腿支撐蹬冰不是兩條腿同時蹬冰,只是蹬冰腿在蹬冰,此時體重要控制在蹬冰腿上,浮腿在冰面上滑動不承擔體重。

  2. 雙腿支撐蹬冰的任務:是完成高速中的加速蹬冰動做,並作到適時、準確的完成交移體重

  3. 雙腿支撐蹬冰的技術要點:在單腿支撐蹬冰的基礎上,快速伸展蹬冰腿,膝踝關節充分伸直,以展踝結束雙腿支撐蹬冰動做。

  最近克來普冰刀的出現使速滑的蹬冰技術產生了變化,克來普冰刀最顯著的特色就是之前刀託爲軸,後刀託的鞋與冰刀能夠脫離,在蹬冰過程當中後刀託的鞋跟離開後,用腳掌完成最後蹬冰動做的過程當中,冰刀在冰面上還是以全刀刃着冰的方式來結束蹬冰動做的。這在過去是速滑冰刀不可實現的夢幻。因爲克來普冰刀有這樣一個特色,就給蹬冰技術帶來了四點變化,新舊冰刀相比,克來普冰刀從一個單步蹬冰的時間比上看,比舊冰刀增長了,因爲蹬冰時間加長,蹬冰的距離天然就要加長,蹬冰距離加長了,蹬冰所產生的累加蹬冰力量天然就增大了,因爲前三點的變化必然產生最有效的變化點,就是每一步的滑速明顯的要高於舊式冰刀。因此穿克來普冰刀滑跑的成績好於舊式冰刀的成績,主要的道理就在這。


(圖 4)             (圖 5

(四)收腿

  1. 什麼是收腿:從蹬冰腳的冰刀離冰起(圖 6),到變爲浮腿的冰刀收到後位止(即腿成爲後拉姿式)(圖 7)爲收腿動做。

  2. 收腿的任務:是放鬆蹬冰後的浮腿,爲擺腿作好準備

  3. 收腿的技術要點:利用蹬冰腿剩餘的肌緊張和冰面的反彈力開始收腿,以屈膝爲主,大小腿成一平面,膝內轉將腿收到後位,與支撐腿靠攏。


(圖 6)    (圖 7

(五)擺腿:

  1. 什麼是擺腿:浮腿冰刀從後位擺向身體總重心移動的方向起(圖8),到浮腿冰刀着冰止(圖 9),爲擺腿。

  2. 擺腿的任務:擺腿有助於加速移動身體總重心,利用擺腿的副作用力增長蹬冰腿的蹬冰力量。

  3. 擺腿的技術要點:擺腿時以大腿帶動小腿,膝蓋領先以加速方法擺向新的滑跑方向。擺腿的節奏必需與蹬冰腿的節奏配合好。



(圖 8)    (圖 9

(六)冰刀着冰:

  1. 什麼是冰刀着冰:從冰刀着冰起(圖 10),到承接體重止(圖 11),爲冰刀着冰。

  2. 冰刀着冰的任務:肯定下一個滑步的滑行方向,準確、適時的承接體重。

  3. 冰刀着冰的技術要點:冰刀着冰的位置與蹬冰的刀靠邊,並超前半刀長着冰,着冰方向與身體總重心新的運動方向相一致,用冰刀的中後部以冰刀的外刃開始接觸冰面,到冰刀轉變爲正刃時體重交給了新的支撐腿。



(圖 10)           (圖 11

(七)慣性滑進:

  1. 什麼是慣性滑進:從承接體重起,到單腿支撐蹬冰開始止,爲慣性滑進。

  2. 慣性滑進的任務:保持和利用前一次蹬冰所產生的速度作延續滑行,給下一次蹬冰作好身體姿式上的準備,並要充分利用這一機會放鬆蹬冰後的浮腿。

  3.慣性滑進的技術要點;爲了有效的作到延續滑行,慣性滑進時要下降滑跑姿式,減小空氣阻力,併爲蹬冰作好身體姿式上的準備。在慣性滑進中要保持支撐腿的冰刀、膝蓋、頭部三點成一線。

(八)擺臂:

  1. 擺臂的種類:有二種即單擺臂,雙擺臂。

  2. 擺臂的目的:擺臂能增長蹬冰力量,提升滑跑頻率,促進了上下肢和身體的協調運動。

  3.擺臂的方法:兩臂爲對稱先後擺動,每支臂要通過三個位向點,即前高點、下垂點、後高點,當左臂爲前高點時,右臂爲後高點,當左臂爲下垂點時,右臂也爲下垂點,當右臂爲前高點時,左臂爲後高點,以此循環擺動。手的擺動方向,後襬時爲側後,前擺時爲新的滑跑方向,前手的高度不超過鼻部,後手不超過肩高。單擺時用右臂,擺動幅度比雙擺臂時大,前擺時能夠超過身體中線。

(九)全身配合:

  全身配合,包括三個配合關係,即兩腿的配合關係,臂與腿的配合關係,全身的配合關係。

  兩腿的配合關係:爲四個時期,六個階段,十二個動做。四個時期:即單腳支撐時期,雙腳支撐時期,單腳支撐時期,雙腳支撐時期。六個階段是慣性滑進階段,單腳支撐蹬冰階段,雙腳支撐蹬冰階段,慣性滑進階段,單腳支撐蹬冰階段,雙腳支撐蹬冰階段。十二個動做爲慣性滑進動做,單腳支撐蹬冰動做,雙腳支撐蹬冰動做,收腿動做,擺腿動做,下刀動做。一條腿六個動做,兩條腿即十二動做,兩條腿的協調關係差三個動做。

  臂與腿的配合關係:當臂擺至前高點時,同側的蹬冰腿即將達到蹬冰的結束點,當臂擺至下垂點時,同側腿位於擺腿的開始點,異側腿正處於單腳支撐蹬冰的開始點。

  全身的配合關係:除要遵守兩腿配合關係和臂與腿的配合關係外,在蹬冰過程當中上體與臀部要保持平動將體重交給新的支撐腿。在支撐滑進過程當中和體重沒有交給新的支撐腿以前,要保持冰刀、膝關節、頭部三點成一線。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七)

停 止 法

  初步掌握了直道滑行技術以後,爲了保證在冰場上的安全,必須使初學者掌握中止法。中止法有六種:
  1.內八字中止法(又稱犁狀中止法):中止時,上體稍前傾,兩腿微屈,兩膝向裏併攏,用兩刀內刃壓冰,此時上體後坐,重心降低,兩刀跟隨着向前滑進逐漸分開,使力點在冰刀的後半部。用力的程度越大,停下來的速度就越快。這種方法多在中高速滑跑中中止時使用。圖 1
  2.刀尖中止法:刀尖中止法的作法是,一腿支撐,一腿成後拉位置,後拉腿的冰刀尖垂直於冰面,使刀尖在冰面上作滑壓動做,就慢慢地停下來了。此種方法在高速滑跑中,實用價值不大。圖 2

 圖 1         圖 2        圖 3
  3.刀跟中止法:一腿支撐滑進,另外一腿伸直位於支撐腿的側前方,冰刀與伸直的小腿成垂直,用刀跟正刃壓劃冰面,同時支撐腿微屈,重心降低,便可停下來。這種中止法適於低速滑行中採用,高速滑行時,使用較少,有時還可能發生意外。圖 3
  4.內外刃中止法:兩腿併攏,兩刀平行向左()轉體 90度,同時後坐,上體前傾,身體向左()傾倒,用右刀內刃、左刀外刃,或左刀外刃、右刀內刃逐漸用力壓切冰面,便可停下來。此種中止法可在高速滑跑中使用。圖4
  5.右腳外刃中止法:這種中止法比較難以掌握,但它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在速滑中,兩支冰刀的內外刃,只有右刀的外刃在正式滑跑中是用不上的。因此用右刀的外刃作中止動做,既發揮了右刀外刃的做用,又延長了其餘三個刃的使用壽命。
  右腳外刃中止法的作法是,在滑行中,身體成直立姿式,用右腳正刃支撐,左腿擡離冰面,天然放鬆位於右腿側旁,此時身體與右腳冰刀,同時快速向右轉動,直體後坐,身體向右側傾倒,帽鍛餿泄窩貢嬀 純賞V瓜呂礎4酥滯V狗ǘ嚶迷諡械退倩 蓯筆褂謾M?5

 圖 4          圖 5
  6.雙腳內刃錯動中止法:兩刀以正刃前滑,一腳擡起與前進方向成45度角用內刃落在滑行腳的側前方踩壓冰面,而後另外一腳以一樣方法迅速向前邁步用內刃踩壓冰,以一樣方法兩腳輪流作兩至三次踩壓冰,便可以中止下來。此種方法多在慢速滑跑中中止時使用。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八)

彎道滑跑爲何比直道快

  
  彎道滑跑與直道滑跑技術不一樣,彎道滑跑時身體向左傾斜,兩腿成交叉步伐,同向右側蹬冰,以這種姿式動做滑跑彎道,所以彎道滑跑技術有它自己的滑跑特色。因爲這些特色決定了彎道滑跑比直道快。

(一) 彎道滑跑的技術特色 :
  1.滑跑彎道時必需處理好三者關係,即身體向左傾斜度,滑跑速度,彎道半徑的三者關係。從下面公式
能夠看出 F慣性離心力與速度 成正比、與彎道半徑R成反比,速度快,離心力大,反蛐 5蓖淶臘刖緞保 胄牧υ虼蟆K 砸 胝 坊 艿潰 匭璨捎檬屎嫌詰筆鋇乃俁羣屯淶臘刖兜幕芮閾弊聳啤U饈峭淶闌艿牡諞桓黽際跆氐恪S捎謖庖惶氐閽詰瘧 吧硤寰託緯閃俗羆訓那閾倍任 咚倩 艽叢熗頌跫 ?/P>

  2. 滑跑彎道時身體向左傾斜,以交叉步伐滑過彎道。向左傾斜時頭、胸、臀、下肢,要保持一條線向左傾。兩腿成交叉步伐,右腿以右腳冰刀內刃向右側蹬冰後,上步與左腿成交叉,左腿用左腳冰刀外刃也向右側蹬冰並在右腿後方成交叉姿式,蹬冰後收回左腿放在新的滑跑方向的切線上,重複上述動做滑跑彎道段落。切線滑跑路線比直線的距離近,因此彎道滑跑速度比直道快。

  3. 彎道滑跑中沒有慣性滑進動做。
  七十年代有人提出彎道滑跑中沒有慣性滑進動做,當時沒有被人們認識到,到了八十年代才被你們公認了。彎道滑跑技術要求滑跑者,是在傾斜狀態下滑跑彎道,這一傾斜的角度,(通常已達55--65度)已經具有了開始蹬冰的條件,因此優秀運動員冰刀落冰後,當即就開始蹬冰。但初學者爲了使冰刀能咬住冰和傾斜度掌握很差,存在慣性滑進動做是正常的。因爲彎道始終處於蹬冰條件下滑跑,沒有減速的慣性滑進動做,因此彎道滑跑速度比直道快。

  4.彎道的平均速度比直道快。
  重多的研究證實彎道的平均速度比直道快,其理由是彎道開始蹬冰時身體的傾斜度比直道大,產生推動前進的有效分力比直道大,因此速度快;彎道中的蹬冰比值,比直道大,蹬冰的時間長,產生的速度要快於直道;傾斜狀態下對冰面的壓力增長體重的1/10,因爲壓力增長在蹬冰腿上,因此彎道的蹬冰力量比直道大,速度天然要快於直道;身體總重心運動的軌跡,在一樣的距離內比直道短。因爲上述四項主要緣由因此彎道的平均速度比直道快。

  5.彎道的擺臂動做與直道不一樣。
  彎道擺臂的目的與直道相同,但兩臂的擺法不一樣,右臂與直道相適,前擺時能夠超過身體中線,後襬時微向體側。左臂大臂貼在上體,小臂作先後擺動。

  6.彎道冰刀着冰是彎道的切線方向。
  要以最短的路線滑過彎道,決定於冰刀的着冰方向。彎道合理的着冰方向是園孤的切線方向,由於切線是靠近園孤的最佳位置。

  7.彎道技術動做結構與直道不一樣。

彎道動做技術結構 表1


時期 單腳支撐 雙腳支撐 單腳支撐 雙腳支撐
階段 單腳支撐蹬冰 雙腳支撐蹬冰 擺 腿 着 冰
動做 左 單腳支撐蹬冰1 雙腳支撐蹬冰2 擺 腿3 着 冰4
右 擺 腿3 着 冰4 單腿支撐蹬冰1 雙腿支撐蹬冰2

  彎道的技術動做結構是由四個時期,四個階段,八個動做所組成,動做協調關係差二個動做,與直道相比每條腿少了兩個動做,即慣性滑進動做和收腿動做。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九)

彎道技術講座之一 --彎道左腿滑跑技術

  從技術上看,直彎道技術不一樣,直道技術可用一條腿六個動做來分析,但彎道兩條腿的動做不一樣,因此必需用兩條腿的八個動做來分析。
  彎道技術包括十一個技術細節,一條腿四個動做,兩條腿八個動做,再加上臂腿配合,全身配合和進出彎道技術,共十一個技術細節所組成。

1. 左腿單腳支撐蹬冰動做
1) 什麼是左腿單腳支撐蹬冰動做(圖1--1-2
  從右腿離冰起,到右腿以擺動動做着冰止,爲左腿單胖С諾瘧 鰲?BR>2) 左腿單腳支撐蹬冰的任務是什麼
  完成單腳支撐蹬冰動做,與浮腿配合同時完成擺腿動做。
3) 左腿單腳支撐蹬冰的技術要點
  身體成一直線向左傾斜,以左刀外刃支撐,並在彎道的切線方向上完成左腿單腳支撐蹬冰動做。左腿的蹬冰動做要與右腿的擺腿相配合,右腿在左腿的前方擺越與左腿造成剪切動做。

2. 左腿雙腳支撐蹬冰動做(圖 1--2-3
1) 什麼是左腿雙腳支撐蹬冰動做
  從右腿以冰刀內刃着冰起,到左腿蹬冰結束止,這一階段爲左腿雙腳支撐蹬冰動做。
2) 左腿雙腳支撐蹬冰的任務
  用左腳冰刀的外刃,以加速的方法完成左腳蹬冰最後階段的蹬冰動做。另外一個任務是適時的承交體重。因爲克萊普冰刀的出現使彎道雙腳支撐蹬冰時間的比值大大的超過舊式冰刀蹬冰的比值。
3) 左腿雙腳支撐蹬冰的技術要點
  雙腳支撐蹬冰時,身體重量控制在蹬冰腿上,只有蹬冰腿蹬直後,體重才能交給新的支撐腿。蹬冰方法用左刀外刃,以加速的方法在右腿的後方成交叉姿式,向右側蹬冰,直至伸直左腿提起足跟完成左腿雙腳支撐蹬冰動做。

3. 左腿擺腿動做
1) 什麼是左腿擺腿動做(圖--1-3-4
  從左腿離冰起,到左腿冰刀着冰止爲左腿擺腿動做。
2) 左腿擺腿的任務
  左腿擺腿的任務是與右腳的單腳支撐蹬冰相配合,同時開始同時結束。左腿擺腿的副作用力,增長了右腿的蹬冰力量。
3) 左腿擺腿的技術要點
  左腳蹬冰結束後,利用冰面的反彈力拉回左腿,擺向新的滑跑方向的切線上,以冰刀的中後部着冰。

4. 左腿着冰動做(圖--1-4
1) 什麼是左腳着冰動做
  從左腳冰刀之外刃着冰起,到左腳冰刀之外刃支撐承接體重止,爲左腳着冰動做。
2) 左腳着冰動做的任務
  左腳着冰動做的任務是選擇左腳最佳的着冰點和配合右腿完成雙腿支撐蹬冰動做。
3) 左腿着冰動做的技術要點
  着冰的方向是在新的運動方向上,着冰時要前送左腿用冰刀的外刃以冰刀的中後部着冰。開始着冰時只是冰刀浮在冰面上,不承擔體重,只有當蹬冰腿即將蹬冰結束時,體重才交給着冰腿。


(
1)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十)

彎道技術講座之一 --彎道右腿滑跑技術

  彎道滑跑技術中兩腿的動做是不同的,因此要學習彎道滑跑技術兩腿的動做必需分開學習。彎道滑跑技術中右腿的動做一樣也有四個動做,同時講解一下彎道的全身配合、進出彎道技術及擺臂動做。

1. 右腿單腳支撐蹬冰動做
1) 什麼是右腿單腳支撐蹬冰動做
  從右腿冰刀之內刃承接體重起,到左腿以擺動的方法用冰刀的外刃着冰止爲右腿單腳支撐蹬冰動做。(圖 1--1-3
2)右腿單腳支撐蹬冰的任務,
  右腿單腳支撐蹬冰的任務是完成蹬冰動做中最有效的蹬冰階段並配合左腿完成擺腿動做。
3)右腿單腳支撐蹬冰的技術要點
  右腿冰刀之內刃支撐,身體保持三點一線向左傾,以蹬冰的展腿順序向右側蹬冰,當左擺腿與右腿膝部並擾時,要加速伸展蹬冰腿,只有當左擺腿之外刃着冰前,完成右腿單腳支撐蹬冰任務。

2.右腿雙腳支撐蹬冰動做
1) 什麼是右腿雙腳支撐蹬冰動做(圖 1--3-5
  從左刀外刃着冰起,到右腿蹬冰結束止,爲右腿雙腳支撐蹬冰動做。
2) 右腿雙腳支撐蹬冰的任務
  任務有兩個,一是完成右腿最後階段的蹬冰任務,二是適時準確的作好交移體重。
3) 右腿雙腳支撐蹬冰的技術要點
  右腿之內刃向右側蹬冰,蹬冰時要注意右腿的膝蓋要控制在胸下,只有當右腿蹬冰結束的同時,體重才能交給新的支撐腿。

3。右腿的擺腿動做
1)什麼是右腿的擺腿動做
  從右腳離冰起,右腿通過與左腿成前交義,到右腿之內刃着冰止,爲右腿擺腿動做。(圖 1--6-9
2)右腿擺腿的任務
  擺腿的任務有兩條,其一是配合左腿完成左腿單腿支撐蹬冰動做。其二是用右腿擺腿動做的副作用力給左腿增長蹬冰力量。
3)右腿擺腿的技術要點
  因爲彎道沒有收腿動做,因此彎道右腿擺腿的開始點是從右腿離冰起,立刻開始作擺腿動做,方法是屈髖提腿用膝使外展的腿作內收和前跨動做,使右刀刀根貼近左刀尖,作交義跨越擺向新的滑跑方向,即新的切線方向。

4.右腿着冰動做
1)什麼是右腿着冰動做
  從右腿冰刀之內刃着冰起,到右腿冰刀內刃支撐承接體重止,爲右腿着冰動做。(圖 1--9-10
2)右腿着冰的任務
  右腿着冰的任務有二條,其一是選擇最佳的下刀方向,從而決定了新的運動方向,其二是配合左腿有效的完成雙腿支撐蹬冰動做。
3)右腿着冰的技術要點
  着冰方法是刀尖擡起,用冰刀的中後部之內刃着冰。着冰方向是新的運動方向,即切線方向。


( 圖1

5.彎道全身配合動做
1)兩腿的協調關係
  彎道兩腿的協調關係爲四個時期,四個階段,八個動做,協調關係差兩個動做。(見彎道技術結構 表1
彎道動做技術結構 表1


時期 單腳支撐 雙腳支撐 單腳支撐 雙腳支撐
階段 單腳支撐蹬冰 雙腳支撐蹬冰 擺 腿 着 冰
動做 左 單腳支撐蹬冰 雙腳支撐蹬冰 擺 腿 着 冰
右 擺 腿 着 冰 單腿支撐蹬冰1 雙腿支撐蹬冰2

2)上體與腿的配合關係
  在彎道滑跑中上體要平動,在單腿支撐蹬冰階段,上體與下肢成三點一線,在雙腿支撐蹬冰階段中,上體與蹬冰腿的冰刀造成必定的夾角,但體重要放在蹬冰腿上,當蹬冰結束時上體與新的支撐腿冰刀方向造成三點一線。

6.擺臂動做
  彎道的擺臂的目的與直道基本相同即增長蹬冰力、提升滑跑頻率、有助於上下肢協調。
擺臂的方法與直道不一樣,擺右臂時前擺,擺向新的運動方向,既擺向新的切線方向,向後擺時是側後。擺左臂時大臂不動屈小臂勾向左胸前,後襬時大臂貼軀幹,伸直小臂,手的高度不超過肩,左臂只起協調做用。

7.進出彎道技術
  進好彎道是滑好彎道的關鍵,出好彎道是利用彎道速度的關鍵。
1) 進彎道
  進彎道的目的是改變運動方向。
  入彎道的方法,右腳以正刃從直道滑入彎道,當右腳蹬冰後保持身體的傾斜度,收回的左腳儘可能貼近彎道用冰刀外刃着冰,既完成了進彎道的技術動做。(這種入彎道的方法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方法)
2)出彎道
  出彎道的任務,合理的利用滑出彎道的速度慣性,順勢甩出彎道。
  出彎道的方法,用右腳滑出彎道,此時頭肩右移,上體緊壓右腿,左擺腿時不要急,當右腿滑出彎道後,左腿冰刀以微偏外刃的方法着冰,
  接着左腳冰刀轉成正刃,既開始直道滑行。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十一)

起 跑 技 術

   起跑是滑跑的開始,它的任務是要求運動員在最短的時間內擺脫靜止狀態,從而得到本項目的最佳速度。
起跑種類,根據距離的不一樣分爲兩種,一種叫短距離起跑法,另外一種叫長距離起跑法。
  起跑技術由四部分構成,既預備姿式、起動、疾跑、銜接。

  1.預備姿式:有兩種,一種是側面起跑法的預備姿式,另外一種是正面起跑法的預備姿式。側面起跑法經常使用的有三種,一種是兩刀平行式的起跑法(圖 1--1),既兩刀平行用內刃壓冰,前刀貼切起跑線,兩刀與起跑線成20-30度,重心放在兩刀之間,兩腿蹲屈,膝內壓,前臂下垂,後臂側後平舉,眼視前方8-10米處。另外一種是丁字步起跑法,方法基本上同第一種,不一樣點是前刀與起跑線成90度,用正刃着冰。第三種是點冰式起跑法,作法是兩刀平行與肩同寬,無力腳在前,有力腳在後,用內刃壓冰與起跑線成10-15度,而後前刀刀跟擡起用冰刀尖內刃緊貼起跑線後用力壓冰,兩腿蹲屈,體重的23,放在前腳上,前臂天然下垂,後臂側後平舉,眼視前方8-10處。

   正面起跑法,有二種,一種叫外八字起跑法,兩冰刀刀尖緊貼起跑線,兩刀的夾角爲50-70度,有力腳的臂要放在側後。餘下的預備動做與其它預備姿式相同。

  正面蛙式起跑法,又稱蹲踞式起跑法。蛙式起跑法的預備姿式是兩刀與起跑線的距離爲70釐米左右,兩刀成外八字,兩刀根相距5-10釐米,兩手以大姆指與食指分開成虎口狀,兩臂比肩稍寬的距離放到緊貼起跑線後,當聽到預備口令時,兩刀用內刃蹬壓冰,雙肩探出起跑線,23的體重放到兩手上。既完成了蛙式的預備姿式。

  2.起動
  起動爲起跑的第一步(圖 1--2-4),起動的好壞決定起跑的好壞,因此起動是起跑的關鍵。要特別注意,側面起跑法第一步是先出無力腳,正面起跑法是先出有力腳,第一步的主要技術要點是冰刀盡力外轉,用內刃踏切冰形成身體最佳的傾斜度。

   3.疾跑
  疾跑技術是起跑技術的重點,疾跑技術完成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起跑能不能以最經濟的體力、最短的距離、最少的時間,得到項目的最佳速度。疾跑的方法有三種,切跑式疾跑法,滑跑式疾跑法,扭滑式疾跑法。所謂切跑法就是以冰刀內刃,兩刀成外八字踏切跑的方法。優勢是起速快,缺點是體力消耗大,疾跑與銜接間很差掌握。滑跑法褪且哉5幕 芏 鰨 岣呋 芷德世賜瓿杉才莧撾竦姆椒āEせ ㄊ侵蓋信芊ㄓ牖 芊ㄏ嘟岷系姆椒āT誄ぞ嗬氡熱 卸嚶沒 芊ǎ 嘆嗬氡熱卸嚶們信芊e團せ ā?BR>  疾跑段的距離以短爲佳,通常爲30-40米,疾跑段分三個小階段,既起速段(圖 1--5-7)、加速段、最大速階段。


1 2 3 4 5 6 7
( 圖 1

   4.銜接
  銜接技術的目的有三點,一是把疾跑段的速度以不減速的方法轉移到正常滑跑中去。二是疾跑後的小憩,正常滑跑前的準備。三是完成身體姿式的轉移。
  所謂銜接技術就是疾跑後採用二---三個單步,利用慣性速度把疾跑中已得到的最大速度轉移到正常滑跑中去的動做,就是銜接技術。

   4、衝刺
  衝刺是全程的最後一段爲提升成績所採用的合理動做。衝刺技術利用的好壞在兩人成績至關的時候,起着決定名次的做用。
  衝刺技術的利用決定於衝刺距離的選定,衝刺距離的選定由三個條件決定,既比賽項目距離的長短,訓練水平的高低,競賽當時體能的好壞。
  當今衝刺技術有新的發展,衝刺技術分爲二小段,一是衝刺滑跑段(圖1),二是最後一步的箭步衝刺動做。因此採用箭步作最後一步是由於速滑到達終點是以冰刀觸及終點線爲準,箭步的動做比正常滑步要早到達終點,同時雙臂、上體與前弓腿,用力前送,爭取以更大的弓箭步衝向終點。


( 圖 2

滑冰的技巧知識,學滑冰(十二)

我國速滑技術的發展與變化概況

  縱觀我國速滑技術的發展與變化,能夠分爲四個階段,即天然傳入階段,有組織的引進階段,自我發展階,與世界同步發展階段。

  天然傳入階段:建國前爲我國速滑技術天然傳入階段,有典型地域表明性的城市有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外國的一些水兵和使館人員在冰場上滑冰,引發了中國人的學習興趣,當時只能是一些有產階級的子弟才能購買起昂貴的冰鞋用具,其目的只是一種時上和消遣;在日本侵佔時期,東北在日本的中小學裏有滑冰課,很多的日、韓青年每到冬季都到冰場去滑冰,有時還組織一些競賽性的活動;在哈爾濱那時有很多白俄從蘇聯流入和遷居哈爾濱,很多白俄都會滑冰,對老哈爾濱人影響較大。天然傳入階段的技術流派有二種,一種是以長春爲表明的(長春是僞滿的國都)日僞技術,既一刀三變刃,在一個單步中外刃滑1/3,正刃滑1/3,內刃滑1/3,左右搖擺較大。另外一種是以哈爾濱爲表明的白俄技術,通常稱做大步技術 ,即用力蹬冰加長正刃滑行時間,做爲技術的核心要求。


  有組織的引進階段:從50年代到60年代是我國速度滑冰有組織的引進階段。建國初期我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體育運動,那時中蘇關係十分友好,國家體委決定以一面倒的方式向蘇聯學習,派出留學生、請蘇聯專家和優秀運動員來我國表演和講學,蘇聯滑冰專家的著做,如索克洛夫的滑冰專著和別列金速滑講義在國出版。從1953年起,我國有冰地區開始創立滑冰學校和滑冰體工隊,今後滑冰運動在我國有冰地區雨後春筍般的發展起來了。從1953年起有了我國第一批全國滑冰紀錄。1957年我國首次參加世界速滑比賽。

  在有組織引進階段以前我國沒有本身的速滑理論,在50年代的中後期我國纔有了引進的理論,當時把速滑技術結構稱爲四個時期、八個階段、十六個動做、兩腿協調關係差5個動做(見表1)。這種理論當時在世界上也是先進的,因爲咱們接受了先進的速滑理論,因此我國在60年代就在世界冰壇上顯露出速滑強國的雄姿。

速滑技術動做結構圖表 1

時期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階段 開始收腿 收腿結束 下刀 變換支點 自由滑進 開始蹬冰 最大用力 結束蹬冰
動做 左腿 開始收腿 收腿結束 下刀 變換支點 自由滑進 開始蹬冰 最大用力 結束蹬冰
右腿 自由滑進 開始蹬冰 最大用力 結束蹬冰 開始收腿 收腿結束 下刀 變換支點

  自我發展階段:從60年代到80年代是我國速滑運動的自我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國在速滑運動中採起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方式,我國速滑界的專家、教授們相繼大量發行出版了速滑理論書藉、教材等,將他們多年訓練造成的體系,速滑技術造成我國獨有的風格;低姿式、大幅度、高頻率、充沛的體力、頑強的意志。今後我國速滑運動在世界冰壇上相繼出現了幾回高峯期,得到世界冠軍,打破世界紀錄,如羅致煥、王金玉、趙宏昌、王淑媛等人。

  這一時期速滑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通稱爲四個時期、六個階級、十二個動做、協調關係差三個動做。(見速滑技術動做結構圖表2)尤爲在彎道技術的發展上尤其突出,彎道滑跑中幾乎沒有慣性滑進動做,造成四個時期、四個階段、八個動做的結構關係(見圖表3

速滑技術動做結構 圖表2


時期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階段 慣性滑進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收腿 擺腿 下刀
動做 左腿 慣性滑進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收腿 擺腿 下刀
右腿 收腿 擺腿 下刀 慣性滑進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速滑彎道技術動做結構 圖表3
時期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階段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擺腿 下刀
動做 左腿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擺腿 下刀
右腿 擺腿 下刀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與世界同步發展階段;從80年代到90年代未期是我國速滑運動與世界同步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我國速滑運動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很頻繁,世界上很多速滑強國來我國作友好訪問和比賽,如:挪威、俄國、日本、烏克蘭、韓國等。國外的一些速滑理論、書刊,如:美國霍拉姆編著的速滑全書以及日本、挪威、原蘇聯的一些基礎理論和訓練理論在中國大量出版,加上我國一些專家、教授,結合我國國情編著的多種速滑專著,爲我國速滑基礎理論、訓練理論、科研體系構建了與世界同步又有我國自身特色的速滑運動結構體系。從80年代起我國速滑在技術上、訓練上與世界強國沒有本質上的差異,有的只是採用的途徑和方法上的不一樣。在冰場上滑起來各國運動員間看不出有什麼差異,幾乎都是一種技術模式。這一時期我國運動員葉喬波、王秀玉、劉洪波等人,曾在世界大賽中獲取世界冠軍和前幾名的好成績,這就再一次證實了進入80年代以後我國速滑運動進入了與世界同步發展的階段。

  這一時期速滑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尤爲是克來普冰刀出現後,在技術結構上,技術細節上都產生了變化,在優秀運動員中直彎道技術趨向一致,既四個時期、四個階段、八個動做。一個沒有慣性滑進(或者說幾乎沒有慣性滑進)的時代來臨了。可是對通常人來說直道技術結構中仍是存在慣性滑。(見直彎道技術動做結構圖表 4

速滑直彎道技術動做結構 圖表4

時期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單腿支撐 雙腿支撐
階段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擺腿 下刀
動做 左腿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擺腿 下刀
右腿 擺腿 下刀 單腿蹬冰 雙腿蹬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