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7ELMUC00511831M.htmlhtml
大數據文摘出品算法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一晚上爆紅,學習編程語言也成爲了熱門話題。很多B站上的編程教學視頻被從新翻出來,衆多博主中,一個10後小朋友成功吸引了文摘菌的注意。這個戴着大眼鏡的「小老師」名叫「vita君」,居然是個10後的上海小學生,能夠說是全網最年輕的編程教學博主了。編程
從視頻題目來看,小朋友的主要教學內容是swift編程,現在已經有超過12萬粉絲。swift
看到「vita君」,除了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同時,文摘菌也意識到,隨着AI近幾年的大火,編程做爲AI的核心基礎技能,其教育已經呈現出愈來愈「低齡化」的趨勢,對編程教育「抓早抓小」也成爲許多家長的共識。數組
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雙向要求,編程教育向低齡靠攏編程語言
「少兒編程」在中國的興起是近幾年的事,從2016年到2019年,市場上有關少兒編程教育的企業從34家漲到了340家,短短3年翻了10倍。函數
除了各地如春筍般起來的少兒編程培訓班,互聯網巨頭也在向這個領域探索,去年3月,騰訊遊戲宣佈與Scratch合做,推出基於Scratch的中小學生編程平臺「扣叮」;網易的教育子公司網易有道也在3月宣佈,已推出瞄準信息學奧賽培訓的「有道小圖靈」,以及偏向素質教育的「網易卡搭編程」。學習
「少兒編程」這個新的方向之因此會吸引如此多的關注,主要得益於新智能時代的大爆發和國家的大戰略規劃。大數據
咱們首先來看兩個時間點:編碼
從國家戰略規劃來看,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重點部署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其中第八條要求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主要內容是要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
從產業階段發展來看,爲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築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點,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到2030年,中國要在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整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爲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按照國家的發展規劃,到2030年AI人才將成爲重要的戰略資源,從時間上看,這中間大概有10年左右時間,也就是說,到2030年將來這些可以就業的AI儲備人才,真正能幫助國家「智能戰略」實現的人,目前正處於10歲左右的青少年時期。
所以,中國要在全球AI競賽中勝出,對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編程教育,須要從如今就開始。
什麼纔是最適合AI時代的編程教育?
編程體現的是一種抽象邏輯思惟能力。根據教育認知學的理論,孩子通常會在7歲左右開始造成抽象邏輯思惟,10歲左右是抽象邏輯思惟的最佳造成期,因此學編程的最佳時機是小學。另外,這個階段的孩子課業負擔也不重,邏輯思惟也快,正好能夠很好的掌握這樣一門技能。
打開百度,搜索少兒編程,映入眼簾的就是各類少兒編程培訓班的加盟和報名廣告,少兒編程在市場需求和方式方法上,都存在極大的話題和爭議。
總的來看,目前市面上的少兒編程教育能夠被分紅兩大派系,在「vita君」的視頻下,咱們也能夠很明顯的看出兩類編程教育理念之爭:
一類人羣認爲,編程教育和全部理工科教育同樣,須要夯實基礎,從編程語法和基本邏輯開始,解決的也是相似於排序這樣的數學問題,所以根本不適合小朋友學習。
持這類觀點的家長在「Vita君」視頻下的留言
好比爲了體現編程思惟,從2018年開始,高考數學江蘇卷、天津卷,就開始要求考生經過閱讀僞代碼理解程序邏輯,並根據算法得出結果,這類學習題目偏向於很「嚴肅」的數學問題,羅列大量算法和函數。
相關編程課程也催生了少兒編程市場一大波「硬核」培訓班,小朋友在上手代碼前先要讀完一本超厚代碼書,主要靠「紙」和「筆」學習代碼,每每致使尚未開始實踐,一大半小朋友已經被「勸退」了。
以「vita君」的爸爸爲表明的另外一批教育者則認爲,Coding並不意味着大段大段的代碼,培養的更可能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想清楚了以後再去動手coding,事半而功倍。
另外,過早糾結於編程細節會消磨人的興趣,勸退一批有志於計算機編程的青少年。因此,這類觀點認爲,比起從變量、數組、函數開始學起的傳統套路,用程序解決問題的思想更值得從小培養。
也正是秉承着這樣的教育理念,從3歲開始,「vita君」的爸爸就帶着「vita君」接觸一些益智類遊戲。到了4歲左右,」vita君「開始接觸蘋果推出的swift少兒編程遊戲,「vita君」的爸爸也將「vita君」講解本身如何玩和如何理解的視頻記錄下來放到B站上,但願激勵更多的小朋友瞭解編程思惟。現在「vita君」已經順利通關了swift的遊戲,同時,初入編程世界的「vita君」已經開始鑽研起了密碼學。
遊戲化少兒編程浮出水面
對於青少年來講,提高學習興趣和專一力,實現學用結合是學好一項技能的關鍵。以編程爲例,若是看到的是寫滿代碼的IDE界面,估計不只小朋友,連文摘菌都會望而卻步。
迴歸教育追求的「因材施教」自己,遊戲化學習多是最貼合教育價值的編程教學方式。傳統的編程學習要求學習者精準瞭解並運用編碼的語法格式,遵循嚴謹的知識結構展開。而遊戲化學習則簡化了上手步驟,先拋掉對語法結構的苛求,專一於創意的實現,讓編程像搭積木同樣易操做。
以倡導遊戲化學習的編程平臺騰訊扣叮爲例,扣叮平臺上的很多遊戲做品素材正是來源於騰訊自家的遊戲,這也正是騰訊扣叮在編程教育中的優點所在。
好比扣叮以騰訊經典遊戲QQ飛車做爲載體開發的這款賽車小遊戲,小朋友用10分鐘時間,簡單的20行代碼,就能夠本身創做一輛跑車和人物,控制車輛在跑道上飛馳,反饋路徑短,成就感和趣味性都很高。
這類遊戲化編程教育將編程語言的基礎概念融入遊戲關卡內,學習者經過輸入代碼指令來引導角色過關,能夠說是零門檻入手。對於孩子來講,其切身體驗是在製做一款賽車遊戲,整個過程當中卻又無形的融入了編程知識、邏輯思惟、數學應用、藝術審美、解決問題的思路。隨着孩子興趣的增長,再根據關卡的進展不斷加大難度,而遊戲的過程當中,孩子的編程知識也獲得逐步擴展。
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改變了傳統的語言學習形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喜好。
利用遊戲輔助學習已成全球少兒教育共識
玩兒遊戲真的能學知識嗎?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全球青少年教育領域早有共識。經過遊戲來學編程體現的是一種思惟方式,好比文章開頭提到的vita君的例子,蘋果這款swift遊戲插件,不須要有編程基礎也能夠愉快地玩耍!幾行代碼控制Byte就能夠在3D的世界裏冒險,可以讓小朋友迅速得到成就感和正反饋。
假設主角Byte距離寶石有三個臺階,那麼你須要向前走三步,而後收集寶石,因此代碼以下:
moveForward()
moveForward()
moveForward()
collectGem()
輸入這些命令,Byte就能夠成功獲得寶石,這種「畫面有趣」+「及時反饋」的組合正是遊戲化學習的優點所在。
起步較早的國外編程遊戲
相比於其餘學科,編程學習有着更容易實現遊戲化學習的先天優點,國外在這一方面起步較早。
好比國內不少少兒編程培訓班使用的Scratch,其早在2008年就誕生了,由「終身幼兒園團隊」(Lifelong Kindergarten Group)開發,也是經過搭建代碼「積木塊」來感悟到條件語句、循環語句、判斷這些基礎概念,理解參數和命令的區別。
再好比Hopscotch,中文名叫"跳房子",也是一款兼容IOS和Android的免費APP。孩子們編寫本身控制字符的代碼,使用應用程序代碼塊進行編程設計。這款應用程序基於字符的設計使它有別於其餘應用程序,孩子們也能夠在他們的程序中添加文本。
文摘菌曾對少兒類的編程遊戲作過一個盤點,國外相關產品確實起步早而且種類較多,可是其語言大可能是英語,不多有中文支持作的很好的。
國內的中文產品:騰訊扣叮出位
中國在少兒編程遊戲的開發上起步較晚,一是家長的觀念沒有造成,老是把遊戲看做是「洪水猛獸」,談之色變;二是這種遊戲遠遠沒有傳統競技遊戲帶來的商業利益大,多少帶點公益性質,所以不多有廠商會主動去作。
儘管如此,隨着國家政策的號召,一些跨界廠商開始行動起來。好比騰訊的扣叮,除了開發產品,也揹負了少兒編程賦予一家遊戲公司的社會責任。
因爲前期疫情影響致使全國中小學推遲開學,在線教育走進了更多家長和孩子的視野,青少年編程教育也受到了你們更多的關注,騰訊扣叮在此節點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百節優質課程,讓孩子在家聽課的同時,也能經過遊戲既放鬆身心,又學到知識。
如何給更多中國青少年種下「AI」的種子?
許多國家的人工智能戰略都將「人才培養」放在了核心地位,這在對少兒編程教育的重視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2016年,美國政府爲了少兒編程,不惜投入鉅額資金,要求全國的學校提升和推廣編程學科的質量;
英國在2014年時也將少兒編程加入了必修課程當中,要求全國五歲以上的小學生必須開始接觸少兒編程;
澳洲要求十歲的學生開始進行少兒編程的學習;
日本早就在中小學中普及編程教育科目。
我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早在2017年7月,國務院下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在第六條中強調:「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目前「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和「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這兩條都在穩步推動中,各地人工智能的教材也在走進中學,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也獲得了騰訊等社會企業的響應。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在現今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咱們須要一批AI的青年力量來爲咱們這個國家添磚加瓦,少兒人工智能教育和編程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而如何給更多青少年種下這顆「AI」的種子?傳統「一教一受」的方式恐怕已經與時代不相符合,更須要的是經過趣味化的場景,將編程能力和AI思惟引入更多更低年齡階段的學習者平常中去,顯然,遊戲化的少兒編程教育無疑是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中最有效、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