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TCP/UDP)、應用層、會話層、表示層,後面三層常見的協議有http、ftp、smatp等,根據具體實現來決定協議;瀏覽器
網絡協議:服務商和瀏覽器廠商之間約定的解析方式;網絡
IPV4地址:4組數字表示一個IP地址,一共有32位,範圍爲0~255,共有2^32次方個地址,IPV4的IP通常都是動態IP,會被運營商回收,127.0.0.1永遠指向本機;app
域名:一級域名:.com .cn .edu等,標識性質;二級域名:huawei.com、baidu.com,標識公司;三級域名:news.baidu.co,標識應用;spa
DNS:用於域名和IP的解析;視頻
端口:PC和外界進行信息交互的媒介,端口號:0~65535,可是0~1024部分端口被PC內部佔用,所以application佔用端口要從1025開始;blog
在Java程序中,經過SocketAddress指定ip地址和端口號,用其子類:InetSocketAddress;其中127.0.0.1表明本地地址,該IP在DNS綁定ip
1.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協議,其實是基於前面三層,進行數據傳輸的流;直播
2. UDP協議不創建鏈接,不校驗數據是否到達目的地,不存在發送失敗的可能;域名
3. UDP協議不可靠,由於不創建鏈接,可能會產生數據的丟失;io
4. 在傳輸數據以前,要對數據封包,每個包不超過64K;
5. 傳輸速度快,由於不創建鏈接,發送完客戶端就關閉;適用於視頻和直播等;
1. 基於網絡傳輸的流;
2. 須要創建鏈接,經歷三次握手
3. TCP鏈接可靠,保證數據不會丟失
4. 不封包,不限制數據大小
5. 發送傳輸速度相對慢,適用於可靠性高,速度依賴性不高,例如上傳/下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