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Insurance或insuraunce保險

保險 (契約經濟關係)百度百科工具

保險(Insurance或insuraunce) ,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百度

保險 ,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形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爲。方法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爲,是一方贊成補償另外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支付

中文名:保險生活

外文名:insurance或insuraunce文件

類型:保障機制,商業行爲解決方案

做用:資金融通、損失補償等中文

原則:分攤、代位、大數法則等原則管理

性質:契約經濟關係系統

意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基本手段

目錄

1 歷史 2 類型 3 概念 ▪ 保險主體 ▪ 保險客體 ▪ 保險標的 ▪ 保險費率 ▪ 保險利益 ▪ 保險價值 ▪ 保險合同 4 賠償原則 ▪ 損失補償 ▪ 近因原則 ▪ 分攤原則 ▪ 代位原則 5 做用 6 適合人羣 ▪ 家庭結構 ▪ 經濟收入 7 選購 ▪ 投保必知 ▪ 購買渠道 ▪ 文件保管 ▪ 注意事項

歷史

世界保險

人類社會從開始就面臨着天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擾,在與大天然抗爭的過程當中,古代人們就萌生了對付災害事故的保險思想和原始形態的保險方法。公元前2500年先後,古巴比倫王國國王命令僧侶、法官、村長等收取稅款,做爲救濟火災的資金。古埃及的石匠成立了喪葬互助組織,用交付會費的方式解決收殮安葬的資金。古羅馬帝國時代的士兵組織,以集資的形式爲陣亡將士的遺屬提供生活費,逐漸造成保險制度。隨着貿易的發展,大約在公元前1792年,正是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時代,商業繁榮,爲了援助商業及保護商隊的騾馬和貨物損失補償,在漢謨拉比法典中,規定了共同分攤補償損失之條款。

公元前916年,在地中海的羅德島上,國王爲了保證海上貿易的正常進行,制定了羅地安海商法,

保險客服中心繫統解決方案 保險客服中心繫統解決方案 規定某位貨主遭受損失,由包括船主、全部該船貨物的貨主在內的受益人共同分擔,這是海上保險的濫觴。 在公元前260年-前146年間,布匿戰爭期間,古羅馬人爲了解決軍事運輸問題,收取商人24-36%的費用做爲後備基金,以補償船貨損失,這就是海上保險的起源。

公元前133年,在古羅馬成立的各雷基亞(共濟組織),向加入該組織的人收取100阿司,和一瓶敬人的清酒。另外每月收取5阿司,積累起來成爲公積金,用於喪葬的補助費,這是人壽保險的萌芽。

保險 [2]  源於海上借貸。到中世紀,意大利出現了冒險借貸,冒險借貸的利息相似於今天的保險費,但因其高額利息被教會禁止而衰落。1384年,比薩出現世界上第一張保險單,現代保險制度今後誕生。

保險從萌芽時期的互助形式逐漸發展成爲冒險借貸,發展到海上保險合約,發展到海上保險、火災保險、人壽保險和其餘保險,並逐漸發展成爲現代保險。

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後,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通過大規模的殖民掠奪,英國日益發展成爲佔世界貿易和航運業壟斷優點的大英帝國,爲英國商人開展世界性的海上保險業務提供了條件。保險經紀人制度也隨之產生。十七世紀中葉,愛德華·勞埃德在泰晤士河畔開設了"勞合咖啡館",成爲人們交換航運信息,購買保險及交談商業新聞的場所。隨後在咖啡館開辦保險業務。1696年勞合咖啡館遷至倫敦金融中心,成爲勞合社的前身。

現行火災保險制度起源於英國。1666年9月2日,倫敦發生巨大火災(參見倫敦大火),全城被燒燬一半以上,損失約1200萬英鎊,20萬人無家可歸。因爲此次大火的教訓,保險思想逐漸深刻人心。1667年,牙科醫生尼古拉·巴蓬在倫敦開辦我的保險,經營房屋火災保險,出現了第一家專營房屋火災保險的商行,火災保險公司逐漸增多,1861年-1911年間,英國登記在冊的火災保險公司達到567家。1909年,英國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對火災保險進行制約和監督,促進了火災保險業務的正常發展。

英國在1688年創建的「寡婦年金制」和「孤寡保險會」等保險組織,令人壽保險企業化。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