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與美國宇航局NASA週四宣佈,利用谷歌先進的AI計算分析,肯定了距離地球2545光年遠的開普勒90星系中的兩顆新發現的行星——開普勒80g和開普勒90i。該星系含有8顆行星,與地球所處太陽系的數量一致。其中「開普勒90i」是第一顆恆星系統的一部分。
谷歌AI大展身手!攜手NASA發現第二個太陽系 含8顆行星距地球2545光年
谷歌和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利用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進行的研究,經過將數據提供給計算機程序,提供了對宇宙新看法的前景,這些計算機程序能夠經過信息更快、更深刻地轉動,成功展示了機器學習的強大潛能。
NASA表示,經過分析數千個數據點,軟件學會了行星和其餘物體之間的差別,實現了96%的準確性。
這些數據來自於美國宇航局於2009年發射到太空的開普勒望遠鏡,做爲一個行星發現任務的一部分,這個任務預計明年將在太空船燃油耗盡的時候結束。
「開普勒90i」的信號比一般傳統手段就能識別出的行星弱。它是一個比地球大30%的焦土岩石,是第八顆被發現繞着同一顆恆星運行的行星。開普勒90系統比太陽系稍大、更熾熱、質量也更大,但其餘許多方面均相似太陽系。而開普勒90i是該系統中最小的行星,極可能不適合生存。
谷歌AI大展身手!攜手NASA發現第二個太陽系 含8顆行星距地球2545光年
NASA表示,它的地表佈滿岩石,表面溫度約426.7攝氏度。但它也提供了一個關鍵佐證,證實瞭如下理論:相較遠離恆星的行星,靠近恆星的行星通常更小,並且地表岩石更多。它的公轉週期僅14天,而地球的公轉週期是365天。
雙方表示,該軟件的人工「神經網絡」經過對670顆恆星的數據進行梳理,從而發現了行星開普勒90i,以及開普勒80系統中的最小行星——開普勒80g。
研究人員說,天文學家此前從未觀察到包括原有太陽系旁邊的這個「新太陽系」。
NASA開普勒空間望遠鏡項目科學家傑西·多森(Jessie Dotson)說:「隨着神經網絡在開普勒數據成熟中的應用,更重磅的發現也隨時會降臨。」NASA表示,未搜尋的區域極可能存在更多的行星。
谷歌AI大展身手!攜手NASA發現第二個太陽系 含8顆行星距地球2545光年
谷歌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克里斯托弗·夏爾(Christopher Shallue)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學家安德魯·範德伯格(Andrew Vanderburg)表示,他們計劃經過分析開普勒在超過15萬顆其餘恆星上的數據繼續他們的工做。
機器學習的硬件和新技術的進步使得近年來自動化軟件可以處理科學,金融和其餘行業的數據分析成爲可能。
他說,機器學習尚未被應用到開普勒望遠鏡所得到的數據,直到沙爾提出這個想法。
他說:「在業餘時間,我開始使用谷歌搜索尋找具備大型數據集的系外行星,並發現了開普勒任務和龐大的數據集。」 「機器學習真的會在有太多數據的狀況下出現,人們沒法本身去搜索。」
範德堡已經經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金得到了資助,目標是遙遠的地球研究人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