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的:電磁兼容EMC概念,及預防控制手段。面試
電磁兼容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電磁兼容學科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使在同一電磁環境下工做的各類電氣電子設備和元器件都能正常工做,互不干擾,達到兼容狀態。安全
電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符合要求運行,而且並不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沒法忍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網絡
所以,EMC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性能
一方面是指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當中,對所在環境產生的電磁干擾不能超過必定的限值;測試
另外一方面是指器具對所在環境中存在的電磁干擾具備必定程度的抗擾度,即電磁敏感性。優化
因此引伸出兩種概念:spa
EMC結構設計的目的是爲了保證產品在指定的測試規格條件下,正常工做並達到產品的可靠性目標,從而知足對產品EMI和EMS等限制性要求。設計
EMC設計目標是可靠性目標的一部份。3d
①電磁騷擾源:指產生電磁騷擾的元件、器件、設備或天然現象;orm
騷擾是一種電磁能量,干擾是騷擾產生的結果或後果。
② 耦合途徑或稱耦合通道:指把能量從騷擾源耦合到敏感設備上,並使該設備產生響應的媒介;
③ 敏感設備:指對電磁騷擾產生響應的設備。
全部的電磁干擾都是由上述三個因素的組合而產生的。把它們稱爲電磁干擾三要素。
以下圖所示
由電磁騷擾源發出的電磁能量,通過某種耦合通道傳輸到敏感設備,致使敏感設備出現某種形式的響應併產生效果。這一做用過程及其效果,稱爲電磁干擾效應。
電磁兼容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圍繞構成電磁干擾的三要素進行的,即對電磁騷擾源、耦合通道和敏感設備的研究。
EMC結構在機械各個行業都有運用。依據產品的不一樣,其結構變更較大,因此就很難有固定的標準。但整體的設計軌跡仍是有軌跡可尋的,其細節部分有不少對應的標準及文檔資料能夠找到。設計這種有軌跡能夠遵照的特徵,按照總章的流程設計便可。
最經常使用也是最基本的電磁兼容控制技術是接地、布板、屏蔽、濾波。此外平衡技術、低電平技術等也是電磁兼容的重要控制技術。隨着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的出現,電磁兼容控制技術也獲得不斷的發展。
接地是抑制電磁干擾、提升電子設備電磁兼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確的接地既能抑制干擾的影響,又能抑制設備向外輻射干擾;反之錯誤的接地反而會引入嚴重的干擾,甚至使電子設備沒法正常工做。
電子設備中的「地」一般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大地」,另外一種是「系統基準地」。接地就是指在系統的某個選定點與某個電位基準間創建低阻的導電通路。
「接大地」就是以地球的電位做爲基準,並以大地做爲零電位,把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線路選定點等經過接地線、接地極等組成的接地裝置與大地相鏈接。
「系統基準地」是指信號迴路的基準導體(電子設備一般以金屬底座、機殼、屏蔽罩或粗銅線、銅帶做爲基準導體),並設該基準導體電位爲相對零電位,
但不是大地零電位,簡稱爲系統地。
接地的目的有兩個:
一是爲了安全,稱爲保護接地。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大地,這樣能夠避免因事故致使金屬外殼上出現太高對地電壓而危及操做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二是爲電流返回其源提供低阻抗通道,稱爲工做接地。
實際上,各類地線都存在電氣上或是物理上的聯繫,不必定有明確的劃分。在地系統中,有時一個地既承擔保護地,又承當防雷地的做用;或既承擔工做地,又承當保護地的做用。而不一樣功能的地鏈接,針對的電氣對象不一樣,其處理方式的側重點還會有所差別。
1)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是爲了保護設備、裝置、電路及人身的安全,防止雷擊、靜電損壞設備,或在設備故障狀況下,保護人身安全。所以在設備、裝置、電路的底盤及金屬機殼必定要採起保護接地。
保護地保護原理是:經過把帶故障電壓的設備外殼短路到大地或地線端,保護過程當中產生的短路電流使熔絲或空氣開關斷開,從而達到保護設備和人員安全的做用。
2)工做接地
工做地是單板、母板或系統之間信號的等電位參考點或參考平面,它給信號迴流提供了低阻抗通道。
信號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工做接地質量的好壞。因爲受接地材料特性和其餘技術因素的影響,接地導體的鏈接或搭接不管作的如何好,總有必定的阻抗,信號的迴流會在工做地線上產生電壓降,造成地紋波,對信號質量產生影響;信號越弱,信號頻率越高,這種影響就越嚴重。儘管如此,在設計和施工中最大限度地下降工做接地導體的阻抗仍然是很是重要的。
屏蔽有兩個目的,一是限值內部輻射的電磁能量泄漏出該內部區域,二是防止外來的輻射干擾進入某一區域。
實際上,屏蔽體上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各類縫隙、開孔以及進出電纜等各類缺陷,這些缺陷將對屏蔽體的屏蔽效能有急劇的劣化做用。理想屏蔽體在30MHz以上的屏蔽效能已經足夠高,遠遠超過工程實際的須要。真正決定實際屏蔽體的屏蔽效能的因素是各類電氣不連續缺陷,包括:縫隙、開孔、電纜穿透等。屏蔽體上面的縫隙十分常見,特別是目前機櫃、插箱均是採用拼裝方式,其縫隙十分多,若是處理不妥,縫隙將急劇劣化屏蔽體的屏蔽效能。
若是導體從屏蔽體中穿出去,將對屏蔽體的屏蔽效能產生顯著的劣化做用。這種穿透比較典型的是電纜從屏蔽體中穿出。如圖2-6所示。
電纜穿透的做用是將屏蔽體內外經過導線連通,等效於兩個背靠背的天線,對屏蔽體的屏蔽有極大的影響。
爲了不電纜穿透對屏蔽體的影響,能夠從幾個方面採起措施:
1)採用屏蔽電纜時,屏蔽電纜在出屏蔽體時,採用夾線結構,保證電纜屏蔽層與屏蔽體之間可靠接地,提供足夠低的接觸阻抗。
2)採用屏蔽電纜時,用屏蔽鏈接器轉接將信號接出屏蔽體,經過鏈接器保證電纜屏蔽層的可靠接地。
3)採用非屏蔽電纜時,採用濾波鏈接器轉接,保證電纜與屏蔽體之間有足夠低的高頻阻抗。
4)採用非屏蔽電纜時,電纜在屏蔽體的內側(或者外側)要足夠短,使干擾信號不能有效地耦合出去,從而減少了電纜穿透的影響。
5)電源線經過電源濾波器出屏蔽體,保證電源線與屏蔽體之間有足夠低的高頻阻抗。
濾波電路是由電感、電容、電阻、鐵氧體磁珠和共模線圈構成的頻率選擇性網絡。爲了減少電源和信號線纜對外輻射,接口電路和電源電路必須進行濾波設計。
濾波電路的效能取決於濾波電路兩邊的阻抗特性,在低阻抗電路中,簡單的電感濾波電路能夠獲得40dB的衰減,而在高阻抗電路中,幾乎沒有做用;在高阻抗電路中,簡單的電容濾波電路能夠獲得很好的濾波效果,在低阻抗電路中幾乎不起做用。在濾波電路設計中,電容靠近高阻抗電路設計,電感靠近低阻抗電路設計。
電容器的插入損耗隨頻率的增長而增長,直到頻率達到自諧振頻率後,因爲存在導線和電容器電極的電感在電路上與電容串聯,因而插入損耗開始降低。
電源EMI濾波器是一種無源雙向網絡,它一端接電源,另外一端接負載。在所關心的衰減頻帶的較高頻段,可把電源EMI濾波器看做是「阻抗失配網絡」。網絡分析結果代表,濾波器阻抗兩側端口阻抗失配越大,對電磁干擾能量的衰減就越是有效。因爲電源線側的共模阻抗通常比較低,因此濾波器電源側的阻抗通常比較高。爲了獲得較好的濾波效果,對低阻抗的電源側,應配高輸入阻抗的濾波器;對高輸入阻抗的負載側,則應配低輸出阻抗的濾波器。
普通的電源濾波器對於數十兆如下的干擾信號有較好的濾波做用,在較高頻段,因爲電容的電感效應,其濾波性能將會降低。對於頻率較高的干擾狀況,要使用饋通式濾波器。該濾波器因爲其結構特色,具備良好的濾波特性,其有效頻段能夠擴展到GHz,所以在無線產品中使用較多。
濾波器的使用,最重要的問題是接地問題。只有接地良好的濾波器才能發揮其濾波做用,不然是沒有價值的。濾波器使用要注意如下問題:
1)濾波器放置在電源的入口位置;
2)饋通濾波器要放置在機箱(機櫃)的金屬壁上;
3)濾波器直接與機櫃緊密鏈接,濾波器下面不能塗保護漆;
4)濾波器的輸入輸出引線不能並行,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