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7學習手冊

CentOS 7與以前版本有較大變更,查閱資料,整理獲得以下手冊(未完~)。

1、安裝

一、使用哪一種方式安裝

  (1)、虛擬機安裝,推薦:VM,功能齊全,強大(Virtual Box也能夠)。
  (2)、物理機安裝:刻錄光盤,或者本身製做U盤啓動盤。
  說明:a、若服務器上安裝,光盤優先,U盤可能引導不起來。
     b、製做U盤啓動盤工具:推薦Universal USB Installer - Download  https://universal-usb-installer.en.softonic.com/

二、安裝時的一些細節

(1)、安裝時圖形界面上有三個選項,從上向下翻譯過來意思以下

Install CentOS 7                          安裝centos 7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CentOS 7       測試安裝文件和安裝centos7
Troubleshooting                           故障修復

(2)、CentOS7 分區方案

/boot  單獨分出,必須爲標準分區,用來存儲於Linux系統啓動相關的程序,建議大小 500M
其它分區爲方便存儲大數據充分利用硬盤資源,設備類型必須爲lvm,文件系統類型爲xfs,可自定義卷組名
 
/             系統根目錄,全部目錄都掛載在此目錄下,建議大小6G以上
/home          存放普通用戶數據,是普通用戶的主目錄,建議根據業務須要分配大小
/var              用來存放Linux系統中常常變化的數據及日誌文件,建議3G以上     
/usr              用來存放Linux系統的內核文件,其相對數量較多,建議6G以上
/usr/local      用來存放Linux應用程序,建議大小6G以上
/tmp             將臨時分區獨立分割,可避免在文件系統被塞滿時影響到系統的穩定性,建議大小2G以上
/swap           實現虛擬內存,建議大小是物理內存的1~2倍

三、安裝後的基本設置

(1)、更新 

yum upgrade 或 yum  update

(2)、安裝必備組件(可選)     

yum -y install wget telnet perl perl-devel  net-tools kernel-devel  

 

(3)、開發工具組 

yum 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 -y

(4)、安裝第三方軟件源   

yum install epel-release.noarch
  其它擴展安裝源:     
rpm -Uvh http://rpms.famillecollet.com/enterprise/remi-release-7.rpm
  而後開啓此第三方安裝源:
cd /etc/yum.repos.d/
vim remi.repo

  將enabled=0更改成enabled=1html

  而後更新源的設置,使之生效
yum clean all
yum update

2、使用--經常使用命令

一、查看硬件信息

# uname -a # 查看內核/操做系統/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做系統版本,是數字1不是字母L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相關參數的linux系統命令 
# cat /proc/partitions  # 查看linux硬盤和分區信息的系統信息命令 
# cat /proc/meminfo   # 查看linux系統內存信息的linux系統命令 
# cat /proc/version   # 查看版本,相似uname -r 
# cat /proc/ioports   # 查看設備io端口 
# cat /proc/interrupts # 查看中斷 
# cat /proc/pci     # 查看pci設備的信息 
# cat /proc/swaps     # 查看全部swap分區的信息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統負載磁盤和分區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 fdisk -l # 查看全部分區 
# swapon -s # 查看全部交換分區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盤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啓動時IDE設備檢測情況網絡 
# lspci -tv # 列出全部PCI設備 
# lsusb -tv # 列出全部USB設備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 hostname # 查看計算機名的linux系統信息命令 

# lsmod # 列出加載的內核模塊 
# env # 查看環境變量資源 
# free -m # 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區使用狀況 
# du -sh # 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內存總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閒內存量 

# ifconfig # 查看全部網絡接口的屬性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牆設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全部監聽端口 
# netstat -antp # 查看全部已經創建的鏈接 
# netstat -s # 查看網絡統計信息進程 
# ps -ef # 查看全部進程 
# top # 實時顯示進程狀態用戶 

# uptime # 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 w # 查看活動用戶 
# id # 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戶登陸日誌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統全部用戶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統全部組 
# crontab -l # 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劃任務服務 
# chkconfig –list # 列出全部系統服務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全部啓動的系統服務程序 
# rpm -qa # 查看全部安裝的軟件包 
View Code

二、註銷、關機與重啓

(1)註銷

#logout   #註銷是登錄的相對操做,登錄系統後,若要離開系統,用戶只要直接下達logout命令便可

(2)關機或重啓:shutdown

  Shutdown命令能夠關閉全部程序,依照用戶的須要,從新啓動或關機。linux

參數說明以下:vim

  當即關機:-h 參數讓系統當即關機。範例以下:centos

#shutdown –h now     ← 要求系統當即關機 

  指定關機時間:time參數可指定關機的時間;或設置多久時間後運行shutdown命令,範例以下:服務器

#shutdown now ← 馬上關機
#shutdown +5 ← 5分鐘後關機
#shutdown 10:30 ← 在10:30時關機

  關機後自動重啓:-r 參數設置關機後從新啓動。範例以下:網絡

#shutdown -r now ← 馬上關閉系統並重啓
#shutdown -r 23:59 ← 指定在23:59時重啓動

(3)重啓:reboot

經常使用的參數以下:less

   -f 參數:不依正常的程序運行關機,直接關閉系統並從新啓動計算機。tcp

   -I 參數:在在從新啓動以前關閉全部網絡接口。ide

  雖然reboot命令有個參數可使用,可是通常只須要單獨運行reboot命令就能夠了工具

三、文件與目錄的操做

(1)ls  用來顯示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和子目錄列表

(2)cd

(3)mkdir

(4)rmdir

(5)cp

(6)rm

(7)more/less

(8)cat

(9)mv

(10)pwd

(11)locate/updatedb/find/which

(12)grep

(13)重定向與管道

若無特殊說明,命令的具體使用參考CentOS 6.x(RHEL 6.x)便可(後同)。

四、光盤鏡像

(1)mount掛載

(2)umount卸載

五、程序前/後臺執行

(1)&、bg、fg

(2)nohup

六、任務調度與定時

(1)crontab
(2)crond

七、打包、壓縮與解壓

(1)tar
(2)zip
(3)bzip2

八、磁盤管理

(1)fdisk
(2)df
(3)du
(4)dd

九、時鐘與日期

(1)date
(2)ntpd、ntpdate
(3)clock、hwclock

十、幫助命令

(1)help
(2)man
(3)info

十一、其餘

(1)別名alias

3、CentOS 7.x新增命令

一、systemctl

   systemctlservicechkconfig命令的結合,具備二者的功能。
 
示例:安裝httpd服務,並進行相關設置。
# yum -y install httpd 
 
#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啓動服務(等同於service httpd start)
 
# systemctl stop httpd.service    #中止服務(等同於service httpd stop)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 重啓服務(等同於service httpd restart)

# systemctl status httpd.service    #查看服務是否運行(等同於service httpd status) 

# systemctl enable httpd.service    #開機自啓動服務(等同於chkconfig httpd on) 

# systemctl disable httpd.service    #開機時禁用服務(等同於chkconfig httpd on) 

# systemctl list-units –type=service  #查看服務是否開機啓動 (等同於chkconfig –list) 
View Code

說明:

  使用systemctl命令,要記住start,stop,restart,status,enable,disable,is-enabled。就能夠很好的使用!

二、防火牆配置

  CentOS 7使用的是Linux Kernel 3.10.0的內核版本,新版的Kernel內核已經有了防火牆netfilter,而且firewalld的使用效能更高,穩定性更好。
  CentOS 7配置firewalld防火牆有兩種方法:

(1)、firewalld:使用xml配置文件的方式配置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方法一

cp /usr/lib/firewalld/services/http.xml /etc/firewalld/services/ 
firewall-cmd –reload

(2)、firewalld:使用命令的方式配置 

Add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Remove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remove-port=80/tcp

Reload

firewall-cmd –reload
其中,方法二的配置方式是間接修改/etc/firewalld/zones/public.xml文件,方案一也須要在public.xml裏面新增,不然http的防火牆規則不會生效,並且兩種配置方式都須要從新載入防火牆。
附防火牆經常使用操做: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查看防火牆狀態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啓動防火牆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關閉防火牆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開機啓動
View Code

(3)設置 iptables service

yum -y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須要安裝iptables組件

若是要修改防火牆配置,如增長防火牆端口3306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增長規則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保存退出後

systemctl restart iptables.service #重啓防火牆使配置生效

systemctl enable iptables.service #設置防火牆開機啓動

最後重啓系統使設置生效便可。

 三、其餘命令

(1)ip addr

  查看ip信息,默認使用 ip addr ,若是想繼續使用ifocnfig命令,須要額外安裝組件net-tools

 

待續~

參考網址:
  http://www.centoscn.com/CentOS/help/2016/0429/7147.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