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只是輔助 - 交互篇

在作產品的不少時候,咱們發現沒法單純地用文字來描述咱們須要的需求,而且對於相同的問題,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理解。所以,做爲一份專業的需求文檔,不少時候咱們必須附上交互的原型。在一些公司有專職的交互設計師承擔此工做,可是在更多的時候,必須由產品經理或相關人員進行繪製。前端

在以前的產品經歷中,我主要用來製做產品原型的工具備Axure,Processon,Photoshop。其實還有不少很優秀的交互原型製做工具,但工具只是輔助,不該該迷信於單一的工具,只有適合你本身以及對於當前工做來講性價比最高的工具纔是最合適的。網絡

而且,有再好的工具,你也必須對產品的交互可以有很強的理解力,知道本身要什麼樣的東西,才能作得出來,這就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前端工程師

永遠記住,工具只是輔助。工具

Axure

口耳相傳的交互神器,只要談及交互的書籍,大概都會提到Axure。Axure可以利用自帶的或自定義的組件,十分方便地製做交互緣由,而且可以經過邏輯跳轉等製做出完整度十分高的低保真原型。學習

若是要說缺點的話,就是一個幾乎全部十分強大的工具都會遇到的問題,那就是前期的學習成本比較高,要掌握它的大部分技巧仍是挺花時間的。我相信我在過去工做所用到Axure的功能其實不到1%,所以最近也在經過一些網絡課程學習,並在考慮購買一些相關的課程提升本身的Axure水平,使本身可以快速地把本身心中對交互的想法已這樣直觀的形式表達出來。動畫

ProcessOn

一個新型的免費的在線做圖網站(工具),特色是它十分特輕,就算是初學者也能夠「憑感受」迅速地製做交互的原型,而且支持多人在線協做,支持多人同時編輯同一個文件,若是用過Google Drive的朋友應該對這種形式不會感到陌生吧。這對於團隊內特別是小團隊的協做十分地方便。全部的多人在線協做工具都會支持版本控制,ProcessOn也不例外,你能找到幾乎全部的歷史版本。同時,你能經過小組,進行團隊內部的文件共享,很是的方便。網站

一開始使用ProcessOn的時候其實我是把它看成一個流程圖繪製工具來使用的,但這只是它許多功能中的一個,它還能繪製單頁面的UI(包括Web端和移動端),UML圖(你不知道當初我用rose畫UML的時候有多痛苦),用例圖等。
缺點在於這款新興的工具對於組件的自定義上還不夠強大到適應全部的場景,例如它的表格永遠都是等寬單元格的,這在實際應用中並不適用。但願這款工具能越作越好,成爲國產中的表明性做品。設計

Photoshop

PS你們算是有所耳聞,可是用它來作交互設計算是比較小衆的吧,畢竟這個軟件一方面過重了,入門也難,另外一方面每一次使用都要本身繪製組件,十分麻煩。版本控制

我使用PS來製做交互原型的場景比較特殊,就是該需求點是在單前的界面上改動,設計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那我直接用PS修改一下原有的設計圖,花幾分鐘搞定,不是比用上述兩個工具,從頭將結構繪製要簡單的多呢?文檔

Other

UIdesigner:鵝廠交互部門出品,至今未用過,可是看介紹感受對於交互原型設計特別是在移動端十分的強大,同時支持多人協做。能夠嘗試下,看是否可以成爲在設計移動端的利器。

Visio:微軟出品,很老式的工具,可是相信有不少公司仍然在使用它製做交互甚至是界面原型。並未很深度地使用過這個工具,只是當年的軟件工程課老師曾讓咱們用Visio繪製rar軟件的界面。並非十分喜歡這個工具。

Flash:前陣子剛解散中國業務部的Adobe家的,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它並不算一個交互原型工具,提起它是由於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下其餘工具並不能很好地勝任,但它再合適不過了。例若有一次我作的一個需求,裏面須要對一些組件的動畫進行描述,可是怎麼寫都感受不能順利地表達,就算有交互圖的輔助也不行。那個時候,硬着頭皮打開了好幾年沒打開的Flash,用一個晚上把本身想要的動畫效果製做出來,這樣對於前端工程師來講最爲形象。

另一些有所耳聞但未接觸過的工具還有:JustinMind,iPhone Mockup,POP,xScope,Skala Preview,Android Design Preview,Balsamiq Mockups,DevRocket,iOS App Icon Template……


就如開頭提過的,工具只是輔助。

不該該對任何工具太過迷信,可是這也不能成爲本身不去接觸新型的工具的理由,說不定新的比較好用,可以在成本消耗比較小的狀況下幫助本身完成平常的工做呢?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