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2.0時代
這篇文章算是梳理這個邏輯,即爲何我在前期止損賣了最後的一點京東並全力押注亞馬遜。
查看原圖
至今世界第一個電商恰好滿20週歲。咱們基本上能夠在這個時候判斷:電商1.0時代已經結束,電商2.0時代來臨。什麼是電商2.0時代?那就是互聯網綜合科技公司。亞馬遜已經給電商作了從新定義。中國或者世界其餘地區的電商,只有轉型成爲綜合科技公司,才能帶給股東最大的回報。
筆者將亞馬遜收入中很是獨特的兩個板塊抽出來作一個另類一點的統計,如上圖所示,改公司僅有15%的收入來自雲服務和會員訂閱費,而這部分偏偏貢獻了亞馬遜淨利潤超過一半。
若是京東繼續從事零售業,也不能逆轉百年來的商業規律。美國最佳的幾家零售企業的財務表現說明,不管規模作到多大,利潤率永遠是零售業最爲掙扎的痛。
查看原圖
在這以後發生的故事是正在被記載入教科書的。亞馬遜創新的商業模式是這樣:我收取你99美圓的會員訂閱費,給你提供高速的遞送服務,給你只有會員才能專享的商品,給你免費看電影、電視劇、聽音樂。給你Echo,讓你享有語音購物、叫外賣、叫出租車、啓動汽車、查詢帳戶等一應俱全的服務。
發展到這一步,亞馬遜已經再也不是零售從業者,也是娛樂服務商。這個模式具備多大的用戶粘性,吸引用戶留存在生態圈的power有多大,每一年50%的會員增加率能夠說明問題。一兩個月前,沃爾瑪開啓了它的收取會員費模式。京東也悄然啓動收取會員費模式。問題是,除了零售沃爾瑪和京東還能提供什麼?或許從一開始沃爾瑪和京東的會員推廣就面臨失敗的風險。這一點咱們等待驗證。
所謂娛樂服務的體量有多大?亞馬遜給會員提供了3000萬首免費歌曲,幾百萬出電視劇和電影,亞馬遜製做的電影得到金球獎並免費給會員觀看,而且這些歌曲和電影電視劇的數量在不斷的版權購買中增加。或許哪天亞馬遜能夠給會員提供免費觀看遊戲電競直播(亞馬遜收購了美國最大電競直播公司Twitch)。
是的,亞馬遜從新定義了電商,在於它從事的再也不只限於零售,而是包攬了全方位的娛樂服務,甚至還在逐漸觸達O2O,透過人工智能服務用戶。這個商業模式幾乎是無敵的,預計至今年末,亞馬遜的會員數目將達到8000萬,而一旦那些新用戶加入了會員,他們在亞馬遜購物的消費支出是非會員的三倍。最近,亞馬遜把娛樂服務單獨訂價9美圓,但願用戶付費訂閱該服務,至關於公司進入了賣內容的新市場。這種狀況造成了「生態圈自我強化」,不只加強了內生性增加,也極大地削弱了零售業競爭對手,甚至會波及Netflix、Spotify、Apple Music。
筆者一直很是欣賞劉強東,認爲他是中國版的貝索斯式人物。可是,電商進化到了這個地步,京東是否還能創建一箇中國版的無敵商業模式?這個疑問已經產生了,而且短時間看是有了答案。
對於阿里巴巴來講,它自己是廣告媒體,同時也是中國電商的最大力量。阿里能不能作會員制,能不能把收購來的優酷做爲服務提供給用戶,能不能提供阿里音樂給用戶?這些東西不就是馬雲但願打造的生態圈嗎?今年筆者買了三家視頻的年費,優酷騰訊愛奇藝。阿里是有能力效仿亞馬遜的。我從上市買進到一路觀察,阿里它仍然是一間積極努力的公司,在阿里雲方面銳意進取,收入已經作到全球前十名;在螞蟻金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極可能阿里會在中國和美國分別創造出兩間市值超過2000億美圓的公司。那麼,咱們對於某些創新的停滯暫且理解,並基於對雲和金融的憧憬而持有阿里股份。
~-~
關於履約成本:
查看原圖
即便對於發展了20年的亞馬遜來講,物流成本仍然是公司頭疼的第一大事。該項成本連續兩年佔總收入12%左右,並以每一年25%左右的速度增加。這一數據是基於亞馬遜已經部署了35000個倉儲機器人並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倉儲管理系統的狀況下產生,足以體現電商爲了用戶體驗所花費的鉅額成本。在此以後,亞馬遜買了大量的貨車、收購了航空服務公司、租用了幾十架波音飛機、申請了跨太平洋航運業執照,儼然一副要殺入物流行業的氣勢。非也,亞馬遜只是在努力從專業物流公司拿回來一點刀片通常的毛利。
反觀阿里,菜鳥骨幹網正在建設,後續咱們期待看到成本效益。至於京東,儘管和亞馬遜同樣努力嘗試無人機送貨,但直到上月才宣佈大量部署機器人。京東的提效之路還太長。
履約成本終歸是電商利潤的殺手,一定會長期壓制電商股的業績,尤爲京東,這個判斷的靠譜率仍是很高的。
~-~
總結:不明覺厲,全球電商的發展史已經翻過一頁,電商有了新的標杆,惟有綜合科技公司方能取勝市場。即便咱們對於阿里京東的業務增速仍然感到欣慰,咱們也應儘早看到電商的發展和帶給股東的回報將是不匹配的。阿里京東做爲國家最出色的兩家電商,在美股的表現一直不振。是時候周瑜和諸葛亮從新出發了,再度創新模式創業吧。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