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景深三要素

光圈不是隻有負責控制光線進入相機時的強弱,它還掌握着另一個重要的關鍵「景深」。所謂的景深,指的就是拍攝主體先後的清晰程度。景深越淺,背景就會越模糊,而主體就會被突顯出來。景深越深,則背景與主體都會變的清晰。html

  控制景深大小的因素有三個:web

  光圈:spa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例如光圈F4 的景深會比F8淺。大光圈可以讓背景模糊化,更加將模特兒突顯出來。較小的光圈會使得景深較深,凌亂的背景會對模特兒形成沒必要要的干擾。orm

光圈與景深的關係以及控制景深大小的3個因素 三聯教程

  左圖採用F4光圈拍攝,右圖採用F8光圈拍攝htm

  焦距:教程

  焦距越長的鏡頭,所造成的景深也會越淺。此外,就算是相同的光圈值,鏡頭焦距越長,所造成的景深將會越淺。一樣使用F2.8的光圈,而且讓拍攝主體大小相同時,焦距較長的鏡頭會讓景深顯得更淺,背景看起來會更加模糊。ci

  左圖採用27-70mm鏡頭拍攝 右圖採用80-200mm鏡頭拍攝get

  鏡頭與被攝物之間的距離:it

  鏡頭離被攝物越近,景深也會越淺。拍照時越靠近被攝體,被攝體的景深就會越淺。利用相同焦距拍攝,當拍攝者更接近被攝物時,拍攝主體的背景也會更加模糊。form

  移動機位 即便使用相同的焦段 也有不一樣的效果

  此外,在被攝物前方的景深,咱們稱爲前景深。而被攝物後方的景深,則稱爲後景深。一般前景深會比後景深來的淺,前景深的範圍大約是對焦點前 1∕3部分,後景深的範圍則爲對焦點後的2∕3部分左右。因此當拍攝有縱深感的相片時,對焦點應該要選擇較前方的位置。如此一來,才能連帶讓對焦點後方的景物也顯得清晰。

  以畫面中第二棵樹爲對焦主體,因爲前景深比後景深來的淺,因此畫面中第一棵樹模糊的程度比第3、四棵樹還要來的嚴重。但咱們也能夠利用前景深較淺的原理,讓觀看者的視覺集中在成爲對焦主體的第二棵樹。

  景深的控制每每左右了一張相片的視覺效果,一般咱們拍人像會使用大光圈,以淺景深的方式來突顯出人物的神韻。而拍攝風景則使用小光圈,用較深的景深來表現出畫面總體的清晰感。

  左圖大光圈所形成的淺景深可以讓拍攝主體顯得更爲醒目,適合用來拍攝人像。右圖小光圈可以讓畫面的先後景深清晰範圍增長,適合拍攝風景照。

  單反相機有所謂的景深預觀鈕。當按下景深預觀鈕的時候,從觀景窗內就能夠看到鏡頭光圈暫時收縮,可以觀察到正式拍攝時所設定的光圈值可以造成的景深範圍。一旦將景深預觀鈕放開,鏡頭即回覆到本來的最大光圈。 可是景深預觀在鏡頭設定爲最大光圈時沒有效果,只限於鏡頭有縮小光圈時纔有用。 由於日常鏡頭安裝在相機上時都是保持最大光圈,只有在拍攝中與按下景深預觀鈕時纔會隨着設定而縮小。

  例如鏡頭的最大光圈爲F2.8時,儘管咱們將光圈設定爲F8,可是這時鏡頭的光圈仍然維持在F2.8,必需要等到拍攝時,光圈纔會縮小爲F8。咱們能夠藉由景深預觀來判斷光圈大小的設定是否適宜,作爲正式拍攝時的參考。

 

摘自:http://www.3lian.com/edu/2011/11-01/14355.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