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時候,服務器 負載 很高(執行操做 很慢),不少 緣由 形成 這種 現象(內存不足 就是其中之一);此文 主要 關於 內存的 查看、釋放 相關 知識
node
## 本文 使用 CentOS 7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0.1406 (Core)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979 261 717 6 0 74 -/+ buffers/cache: 186 793 Swap: 2079 0 2079
Mem:物理內存 統計 -/+ buffers/cache:物理內存 緩存 統計 Swap:硬盤 交換分區 統計
total:總內存 used:已使用的內存(包含 shared、buffers、cached) free:未分配的內存 shared:共享內存 buffers:塊設備的讀寫緩衝區 cached:文件系統的cache
used:該數值 爲 物理內存 行數值計算或者(used - buffers - cached) free:該數值 爲 物理內存 行數值計算或者(free + buffers + cached)
暫不作 介紹
緩存
調整/proc/sys/vm/drop_caches來釋放內存(/proc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咱們能夠經過對它的讀寫操做作爲與kernel實體間進行通訊的一種手段;能夠經過修改/proc中的文件,來對當前kernel的行爲作出調整)
服務器
某些 狀況下,咱們 必須中止系統,此時 能夠 運行 sync 命令以確保文件系統的完整性;sync 命令將全部未寫的系統緩衝區寫到磁盤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遲的塊 I/O 和讀寫映射文件ide
## 通常刷兩次 # sync && sync
## /proc/sys/vm/drop_caches 默認值 爲 0 #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