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完整鏡像的目的大體有幾個:
一、對非WINDOWS的操做系統或工控系統進行備份,以實現遷移或當操做系統損壞後還原。
二、對裸分區、加密分區或非正規分區進行備份。
三、備份數據時,但願很容易保留原字符集狀態、權限、安全描述等。
四、ISCSI磁盤、SAN磁盤、虛擬機虛擬磁盤與物理硬盤作系統測試、遷移時能夠利用此方法。
五、當源存儲介質處於不穩定狀態時,爲了更名不穩定狀態的進一步蔓延,作完整的備份。這種方式有時候優於COPY,因COPY會屢次讀取某個扇區(好比節點區、主目錄區等),若是這些扇區是不穩定的,或者正好處於磁信息不穩定區,COPY可能會致使硬盤快速損壞。
六、進行數據遷移。當源介質裏的文件量很大,接近總空間,同時文件數目又很是多時。常規的COPY或TAR會花費極多的時間(由於要反覆遞歸文件系統),若是用鏡像,與文件無關,並且是連續讀取,IO速度會快得多。一個簡單的經驗,若是一個WINDOWS分區,大小爲100G,放了幾百萬或上千萬個文件,若是COPY可能一天也完不成,但若是是全分區鏡像,在普通的服務器上可能不到半小時。
七、取證功能。不少計算機取證是須要對原盤進行完整取證的。
八、數據恢復中提供一份COPY以供恢復。不少狀況下,源設備的數據出現故障(數據刪除、數據丟失、文件系統異常、數據庫異常等),但設備還要繼續工做(好比服務還要跑,或者數據是存儲上的一個LUN),沒法直接對設備進行處理,就須要將狀態儘快保存下來,完整鏡像就是作這個的。
九、數據恢復中爲保證數據安全,以鏡像提供冗餘。特別重要的數據,若是須要進行數據恢復時,擔憂在恢復的過程當中源介質物理或邏輯損壞,可能須要作一份完整的鏡像COPY,以確保萬無一失。
十、數據恢復中,若是某些結構包含物理壞扇區,沒法修復。能夠鏡像到另一塊好介質後,再修復那些壞結構。
十一、其餘。
備份方式見:
個人其它文章與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