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運營核心的方法論就三個:拉新,促活和留存。拉新能夠做爲渠道推廣單獨討論,而促活和留存則相輔相成。產品專一的市場領域不一樣,活躍用戶數天差地別。一款小衆的垂直領域產品和泛社交類產品,單純看活躍用戶數,你很難界定它們好壞。算法
好的數據指標,都應該是比例或比率。 咱們設定一個新指標,活躍率:某一時間段內活躍用戶在總用戶量的佔比。 按照時間維度引伸,有日活躍率DAU,周活躍率WAU,月活躍率等MAU。性能
例:月活躍,本月活躍用戶在截止月末的總註冊用戶中佔比。
通常而言:活躍用戶數,看的是產品的市場體量。活躍率,看的是產品的健康度。 spa
實際得認可,不一樣產品,用戶需求(高頻或低頻)不一樣,活躍率也有差別。用戶運營更多的職責是監控活躍率的變化,而且提高它。3d
用戶包含各類類型,反應了不一樣羣體的特徵和想法。在使用整個產品的週期中,咱們應定義更全面的指標:blog
如今咱們發現,不管是活躍用戶仍是不活躍用戶的維度,都一會兒豐富了起來。生命週期
通俗的理解一下用戶活躍的變化get
回到一開始那款產品的數據,咱們將分解後的新指標統計出來。(定義忠誠用戶一個月內有15天活躍;流失用戶爲兩個月沒打開過)產品
用戶活躍能夠簡化爲一個最簡單的公式:新增用戶的數量要大於流失用戶的增長量。能夠想成一個水池,運營會一直往裏灌水,可是水池也會漏水,若是漏水速度太大,那麼水池就幹了。一款產品可能由於市場競爭、拉新乏力致使新增用戶數降低,也可能由於產品改動,運營策略失誤形成後續流失用戶變多。io
將數據製做圖表:電商
活躍類指標有一個顯著特色須要明白,它們都是後見性的指標,也就是事情發生後咱們才能觀察到。好比咱們發現某一段時間流失數據(假定兩個月沒打開APP爲流失)上升,往前倒推兩個月,發現當時恰好展開一次活動,那麼咱們有理由相信活動形成了一批用戶卸載,惋惜運營此時已經無能無力。先見性預防比後見性觀察對運營更重要。根據不一樣的用戶活躍狀態,依據產品的特性能採起不少運營手段。這是精準化運營的第一步。接下來則是劃分用戶層次等,進行更精準的運營,不過那是另外的話題了。
用戶運營路漫漫修遠兮,用我偶然得之的一句話作結尾吧。別低頭,活躍會掉,別流淚,報表會笑。
活躍度模型
活躍度能夠根據用戶來訪、互動狀況、核心功能使用頻率等綜合肯定
其它參考:
用戶模型
平時工做中應用和接觸到的模型主要有以下:
小結
MAU標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