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層PHY 和 網絡層MAC

 

PHY模塊簡介

物理層位於OSI最底層,物理層協議定義電氣信號、線的狀態、時鐘要求、數據編碼和數據傳輸用的鏈接器。 物理層的器件稱爲PHY。編碼

 

 上圖裏的灰色方框圖裏的就是PHY芯片內部模塊圖。 MAC器件經過MII接口來與PHY進行數據交換。 從圖中能夠看到向外發送數據和從外部接收數據時PHY所要作的一些工做。 能夠簡單理解成:spa

  • 向外部發送數據時, MAC經過MII向PHY傳送數據, 這些數據經過編碼等處理, 最後再轉成模擬信號發送出去。
  • 從外部接收數據時,模擬信號先轉成數字信號,再通過解碼獲得數據, 通過MII送到MAC。

 

PHY與MAC的通迅接口

PHY與MAC的經過MII(Media Independ Interface)來通迅, 其工做內容包括:orm

  • 數據接口, 有RX/TX兩條獨立的通道。
  • 管理接口, 由時鐘信號和數據信號組成, 能夠用來控制和監視PHY的工做。

在MII的基礎上, 後來又有了:blog

  1. RMII(Reduced Media Independant Interface), 簡化了MII, 比MII用的信號線更少。
  2. GMII(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即先兆的MII接口
  3. RGMII (Reduced 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PHY與RJ45的鏈接

PHY上有大量模擬器件, MAC是全數字器件, 如今的IC技術已經能夠將PHY和MAC集成在單芯片內。接口

在外部, PHY外部鏈接RJ45接口, 一般在PHY和RJ45之間放置一個1:1的隔離變壓器(Transformer)做爲絕緣模塊, 有幾個考慮:同步

    1.  芯片工做時產生的信號傳送到很遠的地方會有較大的直流份量損失
    2. 若是PHY和RJ45直連, 電磁感應和靜電很容易形成芯片損壞
    3. 電網環境不一樣形成鏈接兩端的0V電平不一致, 致使很大的電流會從電勢高的設備流向電勢低的設備。

 以太網MAC功能和基本原理

做爲以太網設備的一部分,MAC是數據鏈路層的一個子層。 MAC負責執行帶衝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協議, 即CSMA/CD協議。 它完成如下功能:it

  • 把數據封裝成幀, 包括對幀進行界定, 實現幀同步, 對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進行處理, 在與PHY發生傳輸錯誤時對幀進行處理。
  • 對PHY的控制。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