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都說「世上最難就業季」,並非工做難找,而是自滿的大學生愈來愈多。

如下文章來源於劉潤 ,做者劉潤web

吳曉波頻道採訪我:編程

2019年,大學應屆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相比1999年88萬的畢業生人數,20年時間增長了848%。微信

 

今年被稱爲「史上最難就業季」,找工做很是困難。網絡

爲何如今大學生畢業,工做愈來愈難找了?app

這固然有經濟形勢的關係。學習

但這背後,其實有更大的邏輯。今天咱們來聊一聊。人工智能

先分享一組數據。spa

我出生於1976年。1976年,像我這樣的孩子,中國共出生了2049萬多。零頭省了。我就在那個零頭裏面。設計

而後,這些孩子們一塊兒讀小學、中學、大學。一步一步。3d

每一步,都有人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而不是繼續求學。

那麼最後,等到1998年咱們大學畢業時,還有多少人呢?

101萬人。

其中本科生57萬,專科生44萬。另外的1900萬多人,都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101萬,之於2049萬。1998年,大學生佔適齡人口的比率:4.9%。

1998年,很特別。

這一年,是中國第一屆要自費讀大學,本身找工做的大學生。之前國家包學費、包分配。

你能夠對應之前的「老三屆」,稱1998年爲「新一屆」。哎呀,暴露年齡了。

那麼今年呢?

今年,2019年的834萬大學生,大多出生於1997年。

1997年,中國出生了多少人口?

1445萬人。

834萬,之於1445萬。2019年,大學生佔適齡人口的比率:57.7%。

從10人中有1個大學生,變爲2人中就有1個。

那麼,這些年中國總人口的增長呢?

1998年,中國總人口數12.4億;2019年,中國總人口數13.9億,增長了12%。

總人口增長了12%,但大學生增長了725.7%。

大學生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人口增長的速度。

因此,說一句扎心的話:

你要明白:不是工做難找了,而是覺得本身能夠找到工做的人,愈來愈多了。

那怎麼辦?

那麼,咱們就不去找工做了嗎?

不少不少年前,兩個南京大學的學生來看我。一個數學系大3、一個法語系大三。我分享了一些觀點給他們。

今天也一樣分享給你。

 

第一份工做

找工做愈來愈難。

那麼,第一份工做須要找像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曾經的微軟、四大、聯合利華)這樣的公司嗎?

對一個優秀的人來講,不見得。

這不是由於我曾經已經在這樣的公司,因此這麼說。

咱們暫且把這類公司叫作「巨頭公司」。

讓我來分析一下一畢業就進入這樣公司的優缺點。

優勢:

巨頭公司一般都有這樣的共性:

a) 待遇好;

b) 制度嚴謹、規範;

c)人際關係相對簡單;

d)工做環境優越;

e)同事們都很優秀。

對於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進入一家巨頭公司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很好的選擇。

在這裏工做兩年,你能夠很快學會一些大公司的思惟方式(專業、敬業、規範、合做、激情)。

你的待遇也會很快給你溫馨的生活,給你相對於其餘同齡人的優越感。

你的經驗值會不斷提高,會逐漸明白一家巨頭公司的運做方式、規則、限制、盈利模式、成長曆程、發展方向、優秀人才標準等等一些對你我的成熟很是有用的東西。

你會從別的優秀的人身上學會不少東西、而且由於別人的優秀,而不斷鞭策本身,往更高的目標奮進。

缺點:

巨頭公司的優勢正好也是它的缺點。

這裏的待遇好,會讓你漸漸地以爲,我就應該值這個價錢。

但是做爲一個螺絲釘的你一旦不幸離開了這家公司,你會發現,以你的能力根本沒有辦法找到一樣薪水的工做。

 

你會愈來愈錯誤地高估本身。

這裏因爲是一家已經成功的公司,你會認爲業務就應該是這樣運轉的,嚴謹規範的商務運做、繁複積極的部門合做。

你會認爲一些小公司的失敗就是由於他們的社會道德感不夠。

無比複雜、險惡的商業社會因而會在你眼裏變得簡單起來。

人際關係的簡單也會使你變得愈來愈天真,不懂得與道德不良的人互利共存。

工做環境的優越,會使你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很難回到沒有免費純淨水的辦公室工做,你認爲這一切的便利都理所固然。

同事們都很優秀,會讓你錯誤地估計這個社會的執行能力,當你出去以後,你會深惡痛絕不少人不上勁、不賣力、不聰明。

當你發現這是一個廣泛現象的時候,你會很難接受。

最終,你會愈來愈懶,愈來愈膽小,不再能走出去,優秀的人也只能在公司內部尋求職位上的縱向發展。

你會一生待在這家巨頭公司嗎?

若是會的話,一畢業就進入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固然,也要這家公司願意你一生待在這裏。

若是你認爲你不能一生待在這裏,那當你離開的時候,後果是可怕的。

因此,不要太在意你第一份工做的環境、薪水等等條件。

關注一下發揮的空間,關注一下具體作的事情是否是能更好地鍛鍊一我的的綜合能力。

甚至主動去挑選一家不成熟的公司。

那麼,你在這樣的一家公司鍛鍊兩年所能學到的東西,將會讓你受益終生。

你會了解到真實的中國商業社會是怎樣的複雜、真實的人際關係是怎樣的勾心鬥角、真實的業務目標是怎樣的殘酷無情。

而後若是這個時候你有機會進入「巨頭公司」,你會比不少人有資歷、競爭力,進去以後,你也會比不少人走得更遠。

當有一天你必須離開的時候,你學到的是你之前失敗的補充,你會更有信心尋求新的機會。

不要太在意剛畢業前幾年的薪水。

到你35歲之後,你會以爲當年的那點薪水少的可笑。

若是你爲了這點可笑的薪水而放棄了更爲重要的東西,那是很是惋惜的。

因此,第一份工做,不必定要進入一家「巨頭公司」。

固然,每一個人都有本身的價值觀,僅供參考。

誰給你實踐機會

當來拜訪個人這兩位大學生談到實習經歷時,我很同情他們。

他們說,他們把大公司的電話一個一個打過去,問有沒有假期實習的機會,結果都是冷冰冰的回答:沒有。

不等說完就掛了電話。幾乎每一個都是如此。

誰在給你實踐機會?

有一個大公司的實習背景當然好,若是沒有怎麼辦?

本身給本身創造實踐機會。

這位師弟想進一家四大(諮詢公司)。不知道怎樣能把本身和別人區分開來。

我給了以下建議。

找一個如今熱門的話題,好比,特朗普要在墨西哥邊境建牆。

你就去設計一套調查表,很專業的那種。題目與題目之間要互相關聯、防止隨意填寫。

而後,招上一批同窗,到大街小巷做調查,要覆蓋合適人羣,達到可信採樣率,好比1000人。

回來以後,你就開始作一系列的分析:

好比「大學生、工人、下崗工人等不一樣職業對這一問題的見解差別」;

「在校學生、工做3年以內、3-10年、10年以上的人對這問題的見解差別」;

「成年(18歲以上)男性、女性對這一問題的見解差別」;

「發現:36-40歲人羣的見解不同凡響」;

「分析:爲何大學生和不是大學生的同齡人見解差別巨大」等等一系列的專題。

由於你的數據是可信的、分析是科學的,因此不少人會相信結論是可靠的。

把這篇調查發表在本身的微信公衆號上,或者投稿給主流媒體,必定會引來關注。

這個實踐,無疑會對你進四大這樣的諮詢公司有莫大的幫助,由於他們作的也就是基於調查數聽說話。

好比我一直在說的,給民工小學講課。

首先你要有能力找到民工小學,別人還要願意讓你去講。

講出效果來,這個活動變成一個學校級別的活動,你就成立一個「愛心社」,擴大作公益事業的範圍。

你的能力會愈來愈強,社會關係也會愈來愈廣,視野愈來愈開闊,想法也愈來愈多。

本身給本身創造機會,這樣的機會還不少。

關鍵是,跳出固定的模式,化被動爲「主動」。

「主動」這是一個無比神奇的詞。

你只要真正的領會了其中真諦,你會以爲機會無限!

 

出國讀書,學校排名

有不少人問,那出國讀書,會不會好點?海外學校排名很重要嗎?

這是兩個很簡單、而且相關的問題。

如今不少人都會很清楚,不少出國讀書的人只是去買文憑。

那一張「海歸」的文憑,能有多大用?

出國的人太多了。

在國內都混很差的人,出國多半混很差。

回來以後,缺了幾年國內經驗,就更混很差了。

可是,若是你出國讀的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那又不同了。

由於,去的人都是精英,回來仍是精英,你必定能有好的發展。

出不出國,你是否是名牌大學,都不算什麼,你永遠要從上往下數一數,你排名第幾。

我上南京大學的時候,個人系60我的,如今這個系160我的。

我上大學的時候,全校老師學生勤雜加起來不到1萬人,如今一個年級就快1萬人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那61-160的人,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就不能算是南京大學的。

或者換種說法,如今的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

請面對這個現實,不要認爲,「大學生」這個頭銜還有多少光環。

你永遠都應該從上往下數。

無論在多少年前、無論在多少年後,中國的前1000名(打個比方,固然不是指成績)永遠都會有好工做。

大學生擴招,從原來的幾十萬到如今的幾百萬,可是前1000名永遠不用擔憂,由於開口是在下面,不是在上面。

出國讀書不錯,考上一個好大學不錯,可是如今出國讀書、好大學的標準都下降了,你也不能再用下降了的標準來要求本身了。

數一數本身和全國第一(不是指成績)有多大差距?

而後,以這個差距爲標準吧!

向這個目標努力,不要認爲就業形勢差了(就業形勢歷來未曾差過!),而是大學的標準下降了,或者認爲用人單位的要求提升了。

若是說中國每一年有1000個崗位(實際上這個數量每一年在增長),那麼這個標準歷來沒有提升過,只是認爲本身達標的人愈來愈多了。

哪些行業最有「錢景」?

有同窗問,那如今,哪些行業最有前景呢?

在社會高速發展時,尤爲須要科技人才,而社會平穩發展時,相對會比較須要文科、藝術類人才。

長期來看,科技永遠是社會發展的底層推進力。

這個社會必定會鼓勵哪些願意去啃真正硬技術的人。

因此,往硬科技的行業發展必定會愈來愈好,好比人工智能、醫藥、基因、編程等等。

所謂的熱門行業可能只是暫時的,可是科技行業的趨勢是長期的。

去北上廣深,仍是新一線?

還有同窗問,畢業生應該選擇在哪些城市工做呢?

去北上廣深,仍是新一線,或者回老家?

選擇一個城市很重要,它就如同一個容器,決定着你將來能走多遠。

高考填志願時,咱們有一次選擇城市的機會,畢業後,咱們會有第二次選擇城市的機會。

整體而言,大部分人只能降維選擇,升維選擇的機會很小。

好比杭州高校畢業生,回三四線老家很容易,但去上海北京相對就很難。

個人建議是,若是你有事業心,畢業後儘可能去超一線城市,儘可能去升維選擇,但至少也要保底,儘可能留在本身讀書的城市。

若是是追求相對的性價比,能夠選擇新一線城市,但在還沒有考慮全面時,儘可能不要一頭扎進三四線城市。

每一個城市都具備網絡效應,大城市經濟發展吸引人才,人才帶動配套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又會吸引人才,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小城市相對閉塞,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較少,周圍缺乏優秀的同齡人、聚會、論壇等等,慢慢地會讓一我的進入到慵懶甚至頹廢的通道。

最後的話

每一年都在說「世上最難就業季」,其實從本質上來看,並非工做難找了,而是覺得本身能找到好工做的人愈來愈多了。

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可是咱們必須面對。

如今的大學已經從「精英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

並非上了好大學,就必定能找到好工做。

不要認爲,「大學生」這個頭銜還有多少光環。

大學畢業只是一個開始。一個新的開始。

你能夠選擇,作奮進的勇者,仍是作自滿的大學生。

若是你選擇作奮進的勇者,那麼就數一數,本身和全國第一(不是指成績)有多大差距?

而後,以這個差距爲標準,努力吧!

由於,無論在多少年前、無論在多少年後,中國的前1000名(打個比方,固然不是指成績)永遠都會有好工做。

 

若是你想提高你的編程能力,以便更好從事編程類工做的話!

分享(源碼、項目實戰視頻、項目筆記,基礎入門教程)歡迎轉行和學習編程的夥伴,利用更多的資料學習成長比本身琢磨更快哦!點擊入羣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