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區塊鏈十年,世界發生鉅變

image

個人許多朋友都向我提到這篇文章,說這是一篇目前關於區塊鏈十年無用論的極富思想的文章。這篇文章受到了普遍的讚賞和認同(按照Medium上文章的標準來講)。可是,恕我直言,這篇文章缺少遠見,也沒有對實際狀況批判性的理解。這是對做者的一種官方回答。安全

——Kai網絡

做者 Kai 彷佛是一個口齒伶俐、很是聰明的人,但我很是不認同這篇文章的論點和評述。首先從下面吸引人眼球的標題開始。app

image

是嗎?分佈式

他的整個觀點是10年了,區塊鏈尚未落地的案例(有些人認爲是沒有合適的市場)。恕我不能贊同(讓我說得更清楚些,咱們離被主流接納距離很遠,我也不是一個盲目的區塊鏈支持者)。個人確認爲區塊鏈已經取得了一些傑出的里程碑式成果。學習

image

-第一批發明出來的車走過的路-區塊鏈

1

關於標題:區塊鏈十年,世界發生鉅變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須要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對吧?有不少人(包括很是聰明和很是成功的人)渴望看到反對區塊鏈的資料,進而迎合他們的世界觀。可是,這裏仍是有一些問題的。首先,雖然區塊鏈這一律念已有10年曆史了,但第一個大型區塊鏈——比特幣是在9年前創建的。假設這麼多年過去,只有一個龐大又神祕的「區塊鏈」,是在忽略(和不尊重)數百位開發者所付出的努力。開發者們建立(或分叉)出了數十個區塊鏈,數十個!這意味着不一樣的分佈式分類帳協議的服務目的不同:比特幣服務於電子現金, Zcash 服務於私下交易,以太坊服務於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等等。從標題開始,讀者得到的信息就應該是準確的。不存在一個龐大又神祕的區塊鏈。這是一個迷思。測試

在做者的許可下,標題應爲:「9年了,我認識的人中沒有一個發現了區塊鏈的用途」加密

如今我感受好多了,咱們能夠繼續了。計算機網絡

2

錯誤設想

表面看來,區塊鏈正試圖在改革金融體系以使之更安全,更好也更高效。可是更重要的是區塊鏈正爲咱們極度受損的經濟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信任制度(「共識協議」)。花十年就能改變價值數百萬億美圓的行業,這一假設是不能當真的。翻譯

是的,我知道。近二十年來,咱們習慣了更快的範式變化:從桌面到移動的垂直遷移,世界的社交網絡化......咱們什麼都想要快點,甚至如今就想要。

可是區塊鏈並非一個須要花幾年就得以採用的新的技術範式。區塊鏈會從根本上改變咱們關於社會、信任和網絡的思惟方式。它是經過技術出現的,但卻與技術無關。

3

這是一次工業革命,而非範式變化

工業革命對咱們的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而每次工業革命都花費了數十年纔有所重大突破併爲人接受。問題不在於技術自己,而在於人類對變化的抗拒。用電力來打個比方,1600年開始認真研究電的人是威廉•吉爾伯特(William Gilbert ),200年後是本傑明•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愛迪生(Edison)和特斯拉(Tesla)。我確信當時有人責怪他們花費大把時間作無用功,並要求他們證實其研究能立馬改善人們的平常生活。

在任何一個國家,部署電力,將電力應用於家用電器和工業並創建龐大的新經濟體都須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

當汽車剛被髮明出來時,汽車並無馬上取代馬或火車,也沒有當即將城市重塑成咱們現在所知道的樣子。人們花了幾十年纔想到辦法以大衆能接受的價位來規模化地製造汽車,而當時世界正在利用技術大量挖掘石油和加油站,並建設道路和新城市。當第一個硅元素被發現時,計算機也走上了一樣的發展路徑。第一批計算機對世界毫無用處。誰能猜到幾十年後咱們的口袋隨身都要攜帶電腦呢?

咱們如今面臨的是10年來更大規模的同種機遇,並且不多人有機會能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變化:咱們面對的是一場技術革命,這場革命能讓咱們建立新型社會以及新的金融體系、價值交換服務,甚至多是政治體系(「治理」體系)。

在賽博朋克運動( cypher punk movements)和像 Nick Zsabo 和 Vitalik Buterin 這樣的天才的推進下,區塊鏈發展的前十年是不斷研發、不斷試驗犯錯以及作實驗並首次被採用的十年。咱們正處於一個多步驟過程的第一階段。目前只有幾千萬人在積極地接觸那些技術,天天平均有10萬到30萬的新用戶加入。可能只有大約1萬開發師在致力於發展區塊鏈技術。而這與咱們實現目標須要作出的努力沒法相提並論。

image

就像文章做者同樣問區塊鏈,爲何支付行業仍沒有什麼重大變化,計算機資源的分配和使用方式以及銀行間清算或法律體系的運行方式等,都代表在理解咱們處在這場革命史的哪一個位置這個問題上,咱們的角度缺少深度。

4

第一階段:基礎設施層

不要被過多的……應用程序所迷惑,它們在媒體放大的幫助下,妄想將區塊鏈技術運用於各種垂直面和服務當中。噪音會使你以爲咱們已經到達了那裏。

咱們仍處在基礎設施階段和協議產生的初期。咱們處於http, ftp 和smtp的時代,而非Yahoo,Google的時代,更不是Youtube,Payal或Dropbox的時代。這並不意味着它未被嘗試或不該該被嘗試。可是在這個階段,仍有協議被創造出來,並朝着更高的效率改進。

大規模的應用程序還沒準備好「登臺亮相」。可是使人驚訝的是做者沒有說起開發者羣體爲改善可擴展性、速度和耗電量所付出的重要努力。好比沒提到閃電網絡(已經運用於萊特幣並在比特幣測試過),或權益證實協議(與工做量證實相比是一巨大進步)。

的確,比特幣速度慢、價格昂貴並且耗能大。可是讓咱們記住,在互聯網的早期,咱們須要一臺耗電的計算機、非環境友好型撥號調制解調器(浪費了掉上億個美國在線光盤),而且不得不等3分鐘才能連上速率只有24kbps的網絡。

因爲 Casper 的發明,以太坊應該能夠在一年內提供 Visa 級別 tps (每秒的交易)。對於一個只有4年曆史的協議而言,這是一項了不得的成就。

做者並無幫助讀者理解文章,沒有把事件放在其背景之下,而是不斷放大當前的問題,卻隻字不提已想出的解決辦法,然後者纔是文章的重點。

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這十年只是基礎設施期的第一個階段。

市場(包括投資者和企業家)固然會變得比正常狀況下更興奮。可能過於興奮了。可是若是改變價值數百萬億美圓的脆弱的產業和經濟,須要價值數萬億美圓的投機買賣(不幸地混有一些非法交易),那就這樣吧。結果是值得的。

那麼何時是第二階段呢?何時應用程序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會變得更爲重要呢?我認爲應該是從如今開始的5到10年間。屆時咱們會回顧第一階段並捫心自問「他們怎麼能夠這樣使用區塊鏈?」。

5

至今取得的顯著成就

可是讓咱們來進一步看看,十年了區塊鏈是否真正有所用處呢?我確實是看到了一些的。

比特幣:第一款勢不可擋的應用程序

在比特幣出現以前,沒有人曾成功創造過一個能不被黑客入侵的金融協議。銀行曾屢次被黑客入侵,支付系統也被入侵過。而在這十年裏,比特幣從未被侵入,且沒有安全漏洞,沒有51%攻擊。即便比特幣自身有瑕疵,但這是一項了不得的成就,……。這是首個使得比特幣如此重要的特徵。

比特幣是否毫無用處?如今去問問委內瑞拉或津巴布韋的人吧!比特幣已經成爲了當地的一個實際支付體系,由於他們別無選擇。固然,在西方世界的大多數經濟體中,咱們沒有看到比特幣的任何直接用途。可是因爲比特幣,數百萬人民的生活有所好轉。

一個堅如盤石又無人擁有的去中心化計算機網絡管理着數十億價值的數字資產,這讓人無比興奮。我知道這不像能用比特幣給你買咖啡那麼吸引人。可是親們,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了。

一個關於那些非法交易的評論:這是對的。非法交易會發生。當火車首次出現時,有黑客和劫匪。火車不該所以受到批判,而人類應該受到批判。當互聯網剛開始被啓用時,有不少罪犯利用網絡去作各類各樣的壞事(直至今天)。互聯網應該爲此受到批評嗎?

擁有加密貨幣是首個主要用例

是的,用比特幣支付是很痛苦的。即便你生活在日本,有成千上萬個銷售點接受比特幣,使用錢包也很麻煩,還不是零風險,加密貨幣Visa卡也不是穩定的支付方式。咱們還沒發展到「貨幣」階段。咱們必須意識到這點,再把這個階段放入工業革命時間軸中,這就很說得通了。

可是任何有手機的人都能建立或擁有價值儲蓄的能力,這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生。手機上輕敲兩下,你就能夠擁有世界上任何地方有交易價值的物品。擁有比特幣是比特幣的首個用例。

對數字資產(身份、收藏品......)的我的全部權和無審查的控制是一個主要用例。十年來,數百萬消費者在學習用一種叫做比特幣的東西來作這件事。

image

金融科技終於再次引人注目

image

-金融科技應用程序首次在app store位居榜首-

比特幣和區塊鏈出現以前,在應用程序史上,金融科技從未引人注目,甚至Payal和Venmo也是如此;在應用商店史上,從未有一種金融科技軟件佔據應用商店榜首;在創新的數十年中,我媽媽從未問過我關於科技的問題(這自己就是一項成就)。

區塊鏈成功地令人們對貨幣基本原理產生了興趣(不僅是對金錢的貪婪)。他們會談論金錢,也知道經濟是什麼以及經濟是多麼支離破碎。區塊鏈順利使之前從未進行過股票交易的人開始進行數字資產買賣。實際上,加密貨幣是以散戶資金進行交易的最大的資產類型。這是前所未有的。有些人稱之爲投機買賣。我把它叫做教育過程。

在風險基金史上,歷來沒有這麼多創業家願意冒着浪費時間的風險去建立一家金融科技領域的新公司。若是說區塊鏈最初的這十年對什麼有所幫助的話,我首先要指出的是這裏。

咱們花了十年將這麼多的資源和資金彙集在一塊兒,並使事情真正朝前發展。這是一項非凡的成就。由於若是沒有一種非凡的富有創造力的能量來打破人們對變化的本能抵抗 ,那麼革命就不會發生。……咱們的市場也許有泡沫,可是泡沫也不是壞事。

咱們仍然缺少一個穩定的監管體系,使咱們有可能在消除中間人後,仍然處在一個受信任的環境中。可是事故必須先發生。在這樣的監管體系可能出現以前,在吸引監管者注意力以前以及在那些新協議的治理體系好到足夠被信任以前,像DAO攻擊這樣的黑客入侵必須先發生。

接下來:開啓第二階段。

6

有東西壞了,但不要緊

這個做者是一個久經世故的人。他的文章直指不少現實問題,且飽含深入思想。他知道當今的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我認爲比我更瞭解),但使人失望的是他沒多走一步,去發現那些都是要花時間的。這看起來就像是「青春時犯下的錯誤」。

不要像有些人批評電力、汽車或計算機同樣在初期由於區塊鏈明顯的無用性而批評它們。或者說像近期iPhone手機剛出來時有些人作的那樣。咱們須要更好的基礎設施、更多能源友好型挖礦協議和硬件,以及更高效的發電方式和更好的託管解決方案。可是咱們也須要必定時間讓咱們如今的社會來消化並接受這一變化。對於銀行業不發達的國家和脆弱的經濟體來講,這一改變是「形勢所迫」才被接受的。可是不要誤會,它們也終未來到咱們身邊。咱們都知道這一點,卻沒有意識到。

因此,Kai,請耐心一點!

(文章來源:以太坊愛好者       做者: Ouriel Ohayon       翻譯&校對: 李麗 & Elisa)

如下是咱們的社區介紹,歡迎各類合做、交流、學習:)

imag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