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也許會感到奇怪,按照一般的經驗來講,爲了用戶體驗應該作瀏覽器兼容,以便讓不一樣的瀏覽器用戶都能有好的體驗,從而增長網站的流量,可是我認爲作瀏覽器兼容屬於一樣的工做重複着作,意義不大,只要支持市場份額最大的就行了。瀏覽器
這裏找到了一份網站通信流量監測機構 StatCounter 5月份全球瀏覽器的市場份額數據,結果顯示,Chrome 以 58.09% 的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遠遠領先於第二名。性能
有一句話叫作真理每每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可是對於互聯網產品來講,狀況可能偏偏相反,用戶數量越多,說明產品可能越好,商業效用也每每越大。你們都是免費產品,谷歌瀏覽器能被如此多的用戶青睞,獨佔鰲頭,說明其確實好用。優化
但對於老闆來講,他們只看到了還有那麼多人用其它的瀏覽器,因此要求工程師們要作瀏覽器兼容,以便讓那些用戶訪問咱們的網站也有一樣好的體驗,這種想法對不對呢,依我看不必定那麼站得住腳。網站
不知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在訪問一些政府辦公網,或學校的事務網站時,原本你用的其餘瀏覽器,可是它給你的提示是對不起,只能用ie訪問,其實能夠借鑑這種作法,只支持主流瀏覽器,給出這樣的提示:爲了更好的體驗請移步某某瀏覽器。這樣作有什麼好處呢?設計
首先,從用戶角度來講,他們的設備通常都不會只安裝一個瀏覽器,就算用戶偏心某一瀏覽器,對於現代設備來講,多安裝一個瀏覽器根本不是事,但是作瀏覽器兼容卻要耗費工程師們的大量精力。3d
其次,從公司來講,作瀏覽器兼容,須要聘用會相關技術的工程師,這種技術既然被須要,那就要有工資成本,無形中也就增長了公司的運營成本,而這對於增長用戶來講有幫助嗎?若是一個網站自己作的好,用戶動動手指換一個瀏覽器去訪問,用戶根本不會在意,若是網站自己作的很差,作再多的兼容也不過都是表面功夫。blog
第三,對於工程師們來講,不用考慮兼容問題,能騰出更多的精力用於網站的建設,嘗試更多炫酷的效果,優化網站交互體驗,加強網站性能,這纔是從根本上提高了用戶體驗,從而增長網站流量。事務
第四,只支持主流瀏覽器能夠迫使瀏覽器標準趨於統一。瀏覽器兼容,原本就是相同的工做重複着作,只是由於標準不一,若是標準統一,這對於整個開發行業來講也是件好事。開發
一個網站優不優秀,兼容問題其實不重要,咱們須要作有態度的網站,要給用戶傳達一種信息,不是我網站很差,是你瀏覽器不行,想有更好的體驗,請按照個人要求,換用更優秀的瀏覽器,主要的是換個瀏覽器對於用戶來講也不費什麼精力,在這個過程當中,網站又能傳達出本身的態度。產品
拿兩我的到飯店吃飯來舉個例子,一個點牛肉,一個點青菜,老闆說,爲了更好的體驗,大廚要把青菜也作出牛肉的味道。因而廚師各類調料,精心設計出了牛肉味的青菜,顧客吃了很滿意,對老闆說大家的青菜真好吃,有牛肉的味道,我下次還來吃。老闆也很高興,他對廚師說,你作的青菜很好吃,有牛肉味,顧客很喜歡。廚師也很開心,由於他又會了門新技術,但爲何不直接讓顧客吃牛肉呢?也許在餐飲界,牛肉更貴,青菜便宜,能夠節省成本,但在互聯網,倒是直接吃牛肉更節省啊,用戶花費的精力無非就是從一張吃青菜的桌子換到了一張吃牛肉的桌子,而對於餐廳和廚師來講卻節省了大量的精力。
到哪張桌子吃飯無非也是個習慣問題,網站提示用戶使用一張新的桌子,給固有的習慣建議了一個新的選擇,用戶在這過程當中也發現了新的事物,更新了認知,用戶也會感謝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