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遵循的原則

 軟件測試是在規定的條件下對程序進行操做,以發現程序錯誤,衡量軟件質量,並對其是否能知足設計要求進行評估的過程。軟件測試的基本原則有助於測試人員進行高質量的測試,儘早儘量多的發現缺陷,並負責跟蹤和分析軟件中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質疑和改進,從而持續改進測試過程。安全

軟件測試的七大原則工具

原則1: 測試顯示缺陷的存在性能

    測試能夠顯示缺陷的存在,但不能證實系統不存在缺陷。測試能夠減小軟件中存在缺陷的可能性,但即便測試沒有發現任何缺陷,也不能證實軟件或系統是徹底正確的,或者說是不存在缺陷的。測試

原則2: 窮盡測試是不可能的spa

       窮盡測試是不可能的,當知足必定的測試出口準則時測試就應當終止。考慮到全部可能輸入值和它們的組合,以及結合全部不一樣的測試前置條件,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咱們沒有可能進行窮盡測試。.net

原則3: 測試的儘早介入設計

        根據統計代表,在軟件開發生命週期早期引入的錯誤佔軟件過程當中出現全部錯誤(包括最終的缺陷)數量的50%~60%。此外,IBM的一份研究結果代表,缺陷存在放大趨勢。如需求階段的一個錯誤可能會致使N個設計錯誤,所以,越是測試後期,爲修復缺陷所付出的代價就會越大。所以,軟件測試人員要儘早地且不斷地進行軟件測試,以提升軟件質量下降軟件開發成本。對象

原則4:缺陷集羣性blog

     Pareto原則代表「80%的錯誤集中在20%的程序模塊中」。實際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一般狀況下,大多數的缺陷只是存在測試對象的極小部分。缺陷並非平均而是集羣分佈的。所以,若是在一個地方發現了不少缺陷,那麼一般在這個模塊中能夠發現更多的缺陷。所以,測試過程當中要充分注意錯誤集羣現象,對發現錯誤較多的程序段或者軟件模塊,應進行反覆的深刻的測試。生命週期

原則5: 殺蟲劑悖論

       論殺蟲劑用得多了,害蟲就有免疫力,殺蟲劑就發揮不了效力。在測試中,一樣的測試用例被一遍一遍反覆使用時,發現缺陷的能力就會愈來愈差。這種現象的主要緣由在於測試人員沒有及時更新測試用例,同時對測試用例及測試對象過於熟悉,造成思惟定勢。

爲克服這種現象,測試用例須要常常的評審和修改,不斷增長新的不一樣的測試用例來測試軟件或系統的不一樣部分,保證測試用例永遠是最新的,即包含着最後一次程序代碼或說明文檔的更新信息。

原則6: 測試活動依賴於測試背景

       對於每一個軟件系統,好比測試策略測試技術、測試工具、測試階段以及測試出口準則等等的選擇,都是不同的。同時,測試活動必須與應用程序的運行環境和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相關聯。所以,沒有兩個系統能夠以徹底相同的方式進行測試。好比,對關注安全的電子商務系統進行測試,與通常的商業軟件測試的重點是不同的,它更多關注的是安全測試和性能測試。

原則7: 不存在缺陷的謬論

       系統的質量特徵不只僅是功能性要求,還包括了不少其它方面的要求好比穩定性、可用性、兼容性等等。假如系統沒法使用,或者系統不能完成客戶的需求和指望,那麼,這個系統的研發是失敗。同時在系統中發現和修改缺陷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轉自:七大原則:https://blog.csdn.net/yao150824/article/details/48094337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