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的全稱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絡。其目的是經過在現有的Internet互聯網中增長一層新的網絡架構,從技術上全面解決因爲網絡帶寬小、用戶訪問量大、網點分佈不均等緣由所形成的用戶訪問網站響應速度慢的問題。而國內速必拓等CDN公司則已經開始了研發和推廣。數據庫
CDN加速適用行業衆多,以國內訪問量較高的大型網站是CDN服務的最主要客戶,主要視頻和門戶網站,如新浪、網易、土豆網、騰訊等,雖然網站的訪問巨大,但不管在什麼地方訪問都會感受速度很快。而通常的網站若是服務器在網通,電信用戶訪問很慢,若是服務器在電信,網通用戶訪問又很慢。據統計,採用CDN技術,能優化整個網站頁面的70%~95%的內容訪問量,減輕服務器的壓力,提高了網站的性能和可擴展性。緩存
CDN能夠經過不斷地提升性能,下降成本。改變現有的商業模式。它還能夠繞過不能控制的擁塞源,從位於網絡邊緣的、價格比較低廉的設備來提供業務,從而實現高性能。安全
總而言之CDN使網頁加速、文件下載加速、流媒體加速、提升了相關增值服務。服務器
什麼是ADN網絡
ADN的全稱是Application Deliver Network,即內容交付網絡。ADN產品及服務主要包括應用可見性、負載均衡、應用加速、應用級安全性等幾個模塊。架構
當今,因爲大多數的網絡不會只有單一種流量,其中夾雜着不一樣特性與不一樣優先次序的流量,如何爲重要的應用程式提供最短的反應時間以及下降企業成本,促進了網絡優化技術ADN的出現。負載均衡
ADN支持Internet互聯網文件系統(CIFS)和網絡文件系統(NFS)共存的異構性平臺,可以大幅度簡化文件存儲管理,是高性能、高可用性的智能文件虛擬化系統,幫助用戶節省存儲空間高達80%,提升文件遷移及存儲速度達36倍。可以在現有網絡環境下,提升客戶響應速度3-10倍,恢復80%的服務器資源,下降帶寬消耗75%以上,能夠提供應用級的安全,可以在數據中心實現99.999%的高可用性。性能
CDN與ADN的共同點優化
ADN可實現應用可見性,即經過顯示Web應用和具體交易的類型實現應用層上的監測,將通過80端口傳送的Web/HTTP包進一步分類。而CDN和ADN可同時實現服務器負載均衡(SLB)和健康監測,向用戶提供應用的單一視圖,同時把這些數據傳送給運行這個應用的多臺服務器並監測響應時間。都可實現應用加速,改進響應時間和減小帶寬使用。在應用級安全性上他們都包含Web與應用防火牆、數據丟失預防、數據容災、安全Internet網關、Internet過濾器和惡意軟件預防等內容。網站
CDN和ADN它們都是經過軟硬件設備及網絡優化來實現訪問效果的改善。這兩種技術都屬於雲加速(Cloud Speedup)服務,即經過把硬件平臺虛擬化來實現高可靠性、高擴展性、按需服務的大規模網絡,並能夠針對全網加速。另外CDN和ADN用到了負載均衡技術,須要針對網絡鏈路、節點等進行監測和智能處理故障。
CDN與ADN的不一樣點
在技術實現上CDN主要是經過緩存和網絡架構的優化來實現加速,而ADN主要是經過應用和應用級網絡的優化來實現加速。他們服務的對象不盡相同,CDN較適合大流量的資訊類站點、有大量可緩存的數據的站點等;ADN適合動態數據爲主的站點,好比廣告聯盟、銀行、金融、網絡遊戲、OA、CRM等的加速。ADN除了負載均衡技術,更偏重於應用交付的加速和優化。
十年前,不多有人知道CDN和ADN技術,十年後,CDN和ADN已經成爲網絡應用的重要技術。更重要的是,不少網絡技術服務公司則已經開始了CDN和ADN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相信CDN和CDN技術的普及化應用會帶給人們更快捷、安全、方便的網絡體驗。
CDN服務的一大特色就是使用方便,源網站幾乎不須要作任何改造就可使用CDN服務。CDN的原理是將適合加速的內容分發到CDN節點上,從而使用戶可以就近的獲取所需的內容。而這種分發對於源網站來講就是正常的訪問請求,內容的緩存以及CDN 節點對用戶的訪問響應都是有CDN系統來實現。當涉及到一些數據庫查詢、用戶認證這樣的動態應用時,CDN系統能夠把請求自動轉回源站點來進行處理,所以對源網站沒有改造的要求。若是源網站對網站訪問質量有一些監控的措施的話,大可能是經過模仿用戶的訪問請求來實現的,在採用CDN服務之後應該能夠看到網站的訪問響應速度和質量都會有比較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