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內存泄露的緣由、分析、解決

1、Java內存回收機制 
不論哪一種語言的內存分配方式,都須要返回所分配內存的真實地址,也就是返回一個指針到內存塊的首地址。Java中對象是採用new或者反射的方法建立的,這些對象的建立都是在堆(Heap)中分配的,全部對象的回收都是由Java虛擬機經過垃圾回收機制完成的。GC爲了可以正確釋放對象,會監控每一個對象的運行情況,對他們的申請、引用、被引用、賦值等情況進行監控,Java會使用有向圖的方法進行管理內存,實時監控對象是否能夠達到,若是不可到達,則就將其回收,這樣也能夠消除引用循環的問題。在Java語言中,判斷一個內存空間是否符合垃圾收集標準有兩個:一個是給對象賦予了空值null,如下再沒有調用過,另外一個是給對象賦予了新值,這樣從新分配了內存空間。html

2、Java內存泄露引發緣由 
首先,什麼是內存泄露?常常聽人談起內存泄露,但要問什麼是內存泄露,沒幾個說得清楚。內存泄露是指無用對象(再也不使用的對象)持續佔有內存或無用對象的內存得不到及時釋放,從而形成的內存空間的浪費稱爲內存泄露。內存泄露有時不嚴重且不易察覺,這樣開發者就不知道存在內存泄露,但有時也會很嚴重,會提示你Out of memory。
那麼,Java內存泄露根本緣由是什麼呢?長生命週期的對象持有短生命週期對象的引用就極可能發生內存泄露,儘管短生命週期對象已經再也不須要,可是由於長生命週期對象持有它的引用而致使不能被回收,這就是java中內存泄露的發生場景。具體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一、靜態集合類引發內存泄露: 
像HashMap、Vector等的使用最容易出現內存泄露,這些靜態變量的生命週期和應用程序一致,他們所引用的全部的對象Object也不能被釋放,由於他們也將一直被Vector等引用着。 
例: 
Static Vector v = new Vector(10); 
for (int i = 1; i<100; i++) 

Object o = new Object(); 
v.add(o); 
o = null; 
}// 
在這個例子中,循環申請Object 對象,並將所申請的對象放入一個Vector 中,若是僅僅釋放引用自己(o=null),那麼Vector 仍然引用該對象,因此這個對象對GC 來講是不可回收的。所以,若是對象加入到Vector 後,還必須從Vector 中刪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Vector對象設置爲null。java

二、當集合裏面的對象屬性被修改後,再調用remove()方法時不起做用。mysql

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et<Person> set = new HashSet<Person>(); 
Person p1 = new Person("唐僧","pwd1",25); 
Person p2 = new Person("孫悟空","pwd2",26); 
Person p3 = new Person("豬八戒","pwd3",27); 
set.add(p1); 
set.add(p2); 
set.add(p3); 
System.out.println("總共有:"+set.size()+" 個元素!"); //結果:總共有:3 個元素! 
p3.setAge(2); //修改p3的年齡,此時p3元素對應的hashcode值發生改變 程序員

set.remove(p3); //此時remove不掉,形成內存泄漏sql

set.add(p3); //從新添加,竟然添加成功 
System.out.println("總共有:"+set.size()+" 個元素!"); //結果:總共有:4 個元素! 
for (Person person : set) 

System.out.println(person); 

}數據庫

三、監聽器 
在java 編程中,咱們都須要和監聽器打交道,一般一個應用當中會用到不少監聽器,咱們會調用一個控件的諸如addXXXListener()等方法來增長監聽器,但每每在釋放對象的時候卻沒有記住去刪除這些監聽器,從而增長了內存泄漏的機會。編程

四、各類鏈接 
好比數據庫鏈接(dataSourse.getConnection()),網絡鏈接(socket)和io鏈接,除非其顯式的調用了其close()方法將其鏈接關閉,不然是不會自動被GC 回收的。對於Resultset 和Statement 對象能夠不進行顯式回收,但Connection 必定要顯式回收,由於Connection 在任什麼時候候都沒法自動回收,而Connection一旦回收,Resultset 和Statement 對象就會當即爲NULL。可是若是使用鏈接池,狀況就不同了,除了要顯式地關閉鏈接,還必須顯式地關閉Resultset Statement 對象(關閉其中一個,另一個也會關閉),不然就會形成大量的Statement 對象沒法釋放,從而引發內存泄漏。這種狀況下通常都會在try裏面去的鏈接,在finally裏面釋放鏈接。數組

五、內部類和外部模塊等的引用 
內部類的引用是比較容易遺忘的一種,並且一旦沒釋放可能致使一系列的後繼類對象沒有釋放。此外程序員還要當心外部模塊不經意的引用,例如程序員A 負責A 模塊,調用了B 模塊的一個方法如: 
public void registerMsg(Object b); 
這種調用就要很是當心了,傳入了一個對象,極可能模塊B就保持了對該對象的引用,這時候就須要注意模塊B 是否提供相應的操做去除引用。緩存

六、單例模式 
不正確使用單例模式是引發內存泄露的一個常見問題,單例對象在被初始化後將在JVM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存在(以靜態變量的方式),若是單例對象持有外部對象的引用,那麼這個外部對象將不能被jvm正常回收,致使內存泄露,考慮下面的例子: 
class A{ 
public A(){ 
B.getInstance().setA(this); 

.... 

//B類採用單例模式 
class B{ 
private A a; 
private static B instance=new B(); 
public B(){} 
public static B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public void setA(A a){ 
this.a=a; 

//getter... 

顯然B採用singleton模式,它持有一個A對象的引用,而這個A類的對象將不能被回收。想象下若是A是個比較複雜的對象或者集合類型會發生什麼狀況網絡

 

請參閱 http://www.cnblogs.com/jager/p/5683455.html  內存 泄露的分析和解決

 

請參閱 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111/302465.htm

 

內存泄露避免方法:

 

Java代碼 

  1. 內存泄露:  
  2.    是指在程序運行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分配內存空間,那些再也不使用的內存空間應該即時回收它們,從而保證能夠保證系統能夠再次使用這些內存。若是存在無用的內存沒有被收回來,那就是內存泄露。  
  3. 說明: 對於數組的操做,堆和棧的操做須要慎重的考慮是否存在內存泄露(出棧時沒有清理最後一個元素即沒有對最後一個元素置空)  
  4. 垃圾回收機制:  
  5.   a. 跟蹤並監控每一個java對象,當某個對象處於不可達的狀態時,就回收該對象所佔用的內存。  
  6.   b. 清理內存分配、回收過程當中產生的內存碎片。  
  7.  
  8. 避免內存泄露的小技巧  
  9. a. 儘可能使用直接量,對於Byte、Short、Integer、Long、Float、Double、Bolean、Character程序不該該使用new 方式建立對象,而採用直接量建立它們。  
  10. b. 使用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進行字符串鏈接  
  11.    Sting和StringBuilder以及StringBuffer等均可以表明字符串,其中String字符串表明的是不可變的字符串,後二者表示可變的字符串。  
  12.    若是使用多個String對象進行字符串鏈接運算,在運行時可能產生大量臨時字符串,這些字符串會保存在內存中從而致使程序性能降低。  
  13.   
  14. c. 儘可能少使用靜態變量  
  15. 類的靜態變量的生命週期和類同步的。在類不被卸載的狀況下,類對應類對象會常駐內存,知道程序運行結束。  
  16. 以下代碼就會存在內存泄露問題:  
  17. class  Person  
  18. {  
  19.     static Object obj = new Object();  
  20. }  
  21. d.避免在常常調用的方法、循環中建立Java對象。  
  22. e. 緩存常用的對象  
  23.    若是有些對象須要常常被用到,能夠考慮把這些對象用緩存池保存起來,下次用的時候直接從池中拿。典型的就是數據鏈接池。  
  24.    若是系統中還有一些經常使用的基礎信息,能夠考慮用緩存,實現緩存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25.    (1) 使用HashMap進行緩存。  
  26.    (2) 直接使用某些開源的緩存項目。  
  27.    說明:緩存設計自己就是一直以犧牲系統空間來換取運行時間的技術。     
  28. f. 考慮使用SoftReference  
  29.    當程序須要建立長度很大的數組時,能夠考慮使用SoftReferene來包裝數組元素,而不是直接讓將數組元素來引用對象。此時SoftReference是個很好的選擇:當內存足夠時,它的功能等同於普通引用;當內存不足時,它會犧牲本身,釋放軟引用所引用的對象。  
  30. 注意:因爲軟引用引用對象的不肯定性(軟引用所獲取的對象可能爲null),因此程序取出SoftReference所引用的Java以後,應該顯式判斷該對象是否爲null; 當該對象爲null時,應該重建該對象。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