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類,是面向繼承關係的。 子類可直接使用父類方法。
函數
接口是面向方法行爲規範統一的。 接口的每一個子類須要作方法的實現。 並且是每一個抽象方法的實現。
spa
單繼承,多接口。
.net
.Net提供了接口,這個不一樣於Class或者Struct的類型定義。接口有些狀況,看似和抽象類同樣,所以有些人認爲在.Net能夠徹底用接口來替換抽象類。其實否則,接口和抽象類各有長處和缺陷,所以每每在應用當中,二者要結合來使用,從而互補長短。 對象
接下來先說說抽象類和接口的區別。 blog
區別一,二者表達的概念不同。抽象類是一類事物的高度聚合,那麼對於繼承抽象類的子類來講,對於抽象類來講,屬於「是」的關係;而接口是定義行爲規範,所以對於實現接口的子類來講,相對於接口來講,是「行爲須要按照接口來完成」。這 些聽起來有些虛,舉個例子。例如,狗是對於全部狗類動物的統稱,京哈是狗,牧羊犬是狗,那麼狗的通常特性,都會在京哈,牧羊犬中找到,那麼狗相對於京哈和 牧羊犬來講,就屬於這類事物的抽象類型;而對於「叫」這個動做來講,狗能夠叫,鳥也能夠叫。很明顯,前者至關於所說的是抽象類,然後者指的就是接口。 繼承
區別二,抽象類在定義類型方法的時候,能夠給出方法的實現部分,也能夠不給出;而對於接口來講,其中所定義的方法都不能給出實現部分。 接口
例如: ci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est get
{ it
public virtual void Test()
{
Debug.WriteLine( "Test" );
}
public abstract void NewTest();
}
public interface ITest
{
void Test();
void NewTest();
}
區別三,繼承類對於二者所涉及方法的實現是不一樣的。繼承類對於抽象類所定義的抽象方法,能夠不用重寫,也就是說,能夠延用抽象類的方法;而對於接口類所定義的方法或者屬性來講,在繼承類中必需要給出相應的方法和屬性實現。
區別四,在抽象類中,新增一個方法的話,繼承類中能夠不用做任何處理;而對於接口來講,則須要修改繼承類,提供新定義的方法。
知道了二者的區別,再來講說,接口相對於抽象類的優點。
好處一,接口不光能夠做用於引用類型,也能夠做用於值類型。而抽象類來講,只能做用於引用類型。
好處二,.Net的類型繼承只能是單繼承的,也就是說一個類型只能繼承一個類型,而能夠繼承多個接口。其實,我對於這一點也比較贊同,多繼承會使繼承樹變的混亂。
好處三,因爲接口只是定義屬性和方法,而與真正實現的類型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接口能夠被多個類型重用。相對於此,抽象類與繼承類的關係更緊密些。
好處四,經過接口,能夠減小類型暴露的屬性和方法,從而便於保護類型對象。當一個實現接口的類型,可能包含其餘方法或者屬性,可是方法返回的時候,能夠返回接口對象,這樣調用端,只能經過接口提供的方法或者屬性,訪問對象的相關元素,這樣能夠有效保護對象的其餘元素。
好處五,減小值類型的拆箱操做。對於Struct定義的值類型數據,當存放集合當中,每當取出來,都須要進行拆箱操做,這時採用Struct+Interface結合的方法,從而下降拆箱操做。
參看以下文章提供的方法。
http://blog.csdn.net/Knight94/archive/2006/10/08/1326326.aspx
相對於抽象類來講,接口有這麼多好處,可是接口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接口所定義的方法和屬性只能相對於繼承它的類型(除非在繼承類中修改接口定義的函數標示),那麼對於多層繼承關係的時候,光用接口就很難實現。由於若是讓每一個類型都去繼承接口而進行實現的話,首先不說編寫代碼比較繁瑣,有時候執行的結果仍是錯誤,尤爲當子類型對象隱式轉換成基類對象進行訪問的時候。
那麼這時候,須要用接口結合虛方法來實現。參看IDisposable在繼承類型中的實現方法。
http://blog.csdn.net/Knight94/archive/2006/10/10/1329214.aspx
其實在繼承中,到底使用接口仍是抽象類。接口是固定的,約定俗成的,所以在繼承類中必須提供接口相應的方法和屬性的實現。而對於抽象類來講,抽象類的定義方法的實現,貫穿整個繼承樹,所以其中方法的實現或者重寫都是不肯定的。所以相對而言,抽象類比接口更靈活一些。
以下給出二者的簡單對比表格。
|
接口 |
抽象類 |
多繼承 |
支持 |
不支持 |
類型限制 |
沒有 |
有,只能是引用類型 |
方法實現 |
繼承類型中必須給出方法實現 |
繼承類中能夠不給出 |
擴展性 |
比較麻煩 |
相對比較靈活 |
多層繼承 |
比較麻煩,須要藉助虛函數 |
比較靈活 |
總的來講,接口和抽象類是.Net爲了更好的實現類型之間繼承關係而提供的語言手段,並且二者有些相輔相成的關係。所以我並不強調用什麼而不用什麼,那麼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把這兩種手段合理的應用到程序當中,這纔是相當重要。
轉自:http://www.cnblogs.com/huashanlin/archive/2006/12/13/59112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