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裏排行老三,有2個姐姐,1個妹妹。web
父母自小生活在北方大山裏的農村,由於看天吃飯的日子難以維持生活,因而在25歲時到縣城謀生計。面試
到縣城第一年的冬天,我在一個黑暗的出租屋裏降生了。由於生活環境惡劣,出生10幾天後我就得了嚴重的肺炎,好在最後挺了過來。編程
我從小調皮,不愛學習,上課睡覺打牌,放學打檯球泡網吧,成績常年穩定在倒數,在我爸的棍棒教育下也沒什麼轉機。微信
從我15歲以前來看,我是沒有什麼出息的,大機率會終老縣城。我爸也目光長遠,看望子成龍無望,因而早早盤下了一個小店,讓我之後開個雜貨鋪維持生計。網絡
個人人生起色大概是初三那次失敗的中考。編程語言
毫無心外,我考了個很爛的分數,只能上咱們縣城最差的高中。我爸很開心,由於我能上高中了。我媽愁悶不已,由於我大姐當時中考全縣前5,二姐前10,兩我的都去外市上了重點高中。工具
爲何去外市,由於本市教育質量不好,全省排倒數。學習
我媽不甘心我一生只能呆在小縣城,沒有糾結多久就決定讓我復讀。並選了一所全封閉式學校,一個月只能放假一次,平時只能在學校裏呆着。測試
由於與外界斷絕了聯繫,我只能把精力放在學習上。編碼
第二次中考勉強考上了外地一所高中,和我姐同一個市,但不是同一個學校。
雖然我在咱們縣城已經算上等學生了,但和市裏同窗的差距很大。
別人眼中認爲的常識,在我看來是很新奇的事物。
天分不夠,努力來湊。上課聽不懂的知識,我先記下來,晚上再窩在被子裏打手電筒理解消化。
靠着這種笨辦法我勉強跟上了正常進度。隨着環境的熟悉,我又開始了網吧生活,每週會去網吧打遊戲,直到老師發現後通知家長。
因而我媽把我轉到了我姐所在的高中,又是一所全封閉學校。
在這裏我開始不緊不慢的學習,放假也偶爾去網吧通宵。到了高考有點意外,沒到二本線。由於按正常發揮我應該能夠讀個二本大學的。
由於個人兩個姐姐這時候都上了211大學,我媽決定讓我再次復讀,想讓我跟隨我姐的步伐。復讀期間,由於大部分知識都會,因此總體上我是比較鬆散的。第二次高考,分數過了重點線。
填報志願是我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我媽讓我選軟件工程,我爸讓我選電氣工程,由於大姐專業是軟件工程,二姐是電氣工程。我媽的理由是軟件工程專業學費貴,應該能學到東西。我爸的理由是電氣工程學費便宜,好找工做,性價比高。
最後選擇權交給了我。雖然不懂軟件工程是幹什麼的,但我知道能夠每天接觸電腦,所以我絕不猶豫的選擇了軟件工程。就這樣,最終選報了南方的一所211大學。
收到錄取通知後,我姐給了我一個忠告。讓我大學不要玩遊戲,更不要玩一個叫Dota的遊戲。因而在接下來的假期裏我每天玩遊戲,狠狠的過了把遊戲癮。
2009年我上大學了,雖然比別人來的晚了一些,但終究仍是到了。
大一教的第一門編程語言是C++。雖然我很早接觸了電腦,但也僅限於打遊戲,對編程是一片空白。
所以課聽起來很吃力,但周圍聰明的同窗不少,尤爲江浙滬包郵區。別人能垂手可得的理解,而我,冒泡排序愣是糾結了好幾天。
我向我姐尋求經驗,她告訴我:學編程要多上機實踐。
在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天去機房把書上的代碼敲一遍,而後再隨便改改,看看黑框裏到底出現什麼結果。就這樣一段時間後,慢慢入了門。
在這裏,我也想告訴學編程的讀者,遇到困難千萬不要放棄,多堅持一下,也就懂了。我周圍不少同窗就是沒多堅持一下,越落越多,直至興趣消耗殆盡。
大二我開始了逃課,固然個人原則是專業課不逃。
我逃課並非去娛樂,而是去圖書館看書。
看專業書、看文學書、看歷史書、看雜誌,看一切感興趣的東西。
並且我發現上課有時候聽不懂的東西,多看幾本相關書籍後會忽然明白,並且理解會更透徹。
因此我建議同窗們一樣的知識點這本書看不懂,多去圖書館查查資料,你會有意外收穫。
大二暑期實踐課,由於理論基礎紮實,我成了同窗眼中的大腿。
我帶頭負責組內實踐系統的開發。這段時間常常熬夜到晚上三、4點鐘,早上8點起來去上專業課。直至有一天洗頭後忽然發現臉盆裏漂滿了頭髮。
是的,我開始掉髮了。
這是我大學生涯最後悔的事情,雖然那段時間提升了本身的編碼能力,可是付出了本身的頭髮。
這裏我也忠告你們,大學儘可能不要熬夜,按時休息。由於脫髮是不可逆的,請你們愛惜本身的身體。
就這樣在懊惱中到了大三。個人兩個姐姐此時也都考上了985研究生,二姐由電氣專業轉爲了軟件工程。新學期不久我也開始了一段戀愛,但由於感情上的不成熟,4個月後也早早結束。
大三下學期,我媽開始和我提到了考研,但願我繼續跟隨我姐的步伐。
這時候我也更重視專業課,尤爲是考研的幾門課。同時也啓動學英語計劃,天天堅持背2個小時單詞。
在別的同窗睡懶覺,打遊戲時我獨自去教室自習。到大三學期結束時我已經背完了兩本單詞書。
大三暑期實踐,學院組織了一個月的Android培訓,這是我第一次接觸Android。
培訓結束後我得知本身有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資格。
由於不想每天研究一些對之後無用的考研題,因此我毅然放棄了考研,選擇讀本校研究生。
到了大四。我開始實習生活,負責Android開發。從開始一些頁面設計的工做,到慢慢負責一個小功能,再到後面本身獨立負責一個APP的開發。這段經歷讓本身的Android技能有了提升。
大四還有一個重要的改變是我開始健身。
原由是在圖書館看了一本關於健身的期刊。從這裏知道歐美電影裏的肌肉男並非天生的,而是刻意訓練出來的。
因而我開始系統的學習健身知識,並辦了健身卡。
從這之後天天下班後我都會去健身房鍛鍊2個小時。到畢業時候已經有了明顯的肌肉塊,本身的精氣神和體能明顯的獲得了改善。
這裏我也給你們分享一句話:只有腦子裏的知識和本身的健康是別人拿不走的,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研一的基本任務是上課。課程比較輕鬆,有大量的空餘時間。
由於實習的經歷,我意識到計算機學科學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必須得理論實踐相結合。
所以我在校內兼職了一些軟件的開發,一方面爲了提升本身的動手能力,另外一方面給本身賺取一些生活費。
到了研二,由於本身是學術型碩士,主要的任務是發論文。個人導師這時讓我負責一個硬件自動化測試平臺的項目,並讓我以此來找論文點。
這個項目中,我從0開始參與了需求調研、方案設計、編碼、測試、實施、交付等整個流程,把所學的軟件工程知識應用到了實際工程項目中,真正作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這期間我也並行參與了一個APP的開發,這個APP最後得到了中國研究生移動應用大賽的一等獎。這個項目之中,我除了參與Android的編碼,還用Python作了圖片爬蟲,C#作了圖片分類軟件,這些主要是靠自學。
爲何用不一樣的編程語言。由於我認爲語言只是一個工具,不少人糾結語言的好壞,而不關注本身的真實需求,實際上是本末倒置。
每種語言其實都有適用的場景。好比Python適合作爬蟲,C#適合作PC客戶端,Java適合作web。
研二暑假結束後,我開始考慮找工做的事情。
在這以前,一個老師想邀請我到他的創業團隊工做,並承諾給予不低的工資和必定的期權。
想到本身雖然動手能力比通常同窗稍強,但其實仍是沒有通過科學化的管理和大牛的指導,技術水平還不夠。所以婉拒並代表本身更想去大廠學習經驗。
老師也比較開明,確定了個人想法後並對個人簡歷進行了一對一指導。
他要求我把簡歷上的每個字都要弄的一清二楚,爲每一句話,每一個標點符號負責。並幫我逐字斟酌修繕了簡歷,最後還和我模擬面試場景。
15年7月份我參與了阿里巴巴的內推招聘。通過4輪面試後我獲得了螞蟻金服的正式offer, 職位是支付寶Android客戶端開發。
在阿里巴巴「擁抱變化」的這一年,我成了全國幾百名錄取的人之一,咱們學校3我的之一。
9月校招正式拉開帷幕,我也有選擇的參加了幾個公司的面試,最終也都拿到了offer。出於各類利弊權衡,我沒有去阿里巴巴選而擇瞭如今的公司。
我骨折了。
是的,你沒看錯。在學生生涯即將結束的最後一個冬天,我從宿舍牀上摔了下來,左手腕骨折加韌帶斷裂。不久以後,與談了一年的女友正式分手。
這段時間大概是我記事以來最灰暗的人生階段。經歷了肉體傷痛,有過鬱悶,後悔、抱怨、懷疑、挫敗等各類感覺。
好在,我挺了過來,並無一蹶不振。在這期間我用一隻手寫完了3萬字的畢業論文。身體稍微恢復後也繼續堅持去健身房健身。
2016年6月我正式參加工做,負責Android開發。由於有必定基礎,入職不久後我也很快上手了一個項目,負責這個項目新需求的開發以及維護。
工做半年後我開始了本身的思考,隱約覺的本身Android開發遇到了瓶頸。這裏不是指本身Android開發技術有多麼厲害了。而是指隨着對公司和手頭項目瞭解的愈來愈多,我認爲單純作Android開發,沒法瞭解到公司的核心業務。
就算我Android技術再厲害,充其量只是把界面作的更美觀一點、內存更節省點、網絡消耗的更少點,再作5年也只是一個Android熟練工。
這些對我瞭解公司核心業務的幫助有限,天花板太明顯,並且可替代性太強,對自身職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此時我慢慢萌生了轉向後臺開發的想法。
2017年機會出現了。春節剛過,公司一個系統建設急需人手,在權衡「保持安逸」和「大膽嘗試」的利弊後我報了名,走出本身的溫馨區。
新項目參與之初壓力很大,經歷了一段996,最後圓滿完成了任務。幾個月的參與時間雖然不長,但讓我對公司的核心業務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初步涉及到了後臺開發的知識。
2017年下半年,我被調到了公司的海外業務團隊,繼續負責Android開發。
雖然此次沒有轉型成功,但讓我更堅決了向後臺轉型的想法。
在新團隊,我同時負責了幾個APP的開發,經歷了半年的996生活。在年末上線時,我也親赴幾個國家測試安裝,第一次體驗了國外的風土人情。
2018年初,我買房、結婚,到了一個新的人生轉折點。
隨着項目的穩定,我向領導適時提出一直想轉後臺開發的想法。鑑於對我工做的確定,領導贊成在Android開發的同時給我參與後臺開發的機會。
這一年經過本身不斷充電,我逐步轉型成功,成爲了一名後臺開發工程師。按既定計劃改變了本身的職業軌跡。
2019年初,我升級爲了奶爸。這將是我又一個新的人生轉折點。
接下來我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最終會成爲何樣的人?
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個人故事還在繼續...
故事很長,謝謝你能耐心看完,也但願能對你有所啓發。
若是想得到更多,歡迎關注公衆號:七分熟pizza
若是想添加好友交流,關注公衆號後回覆:微信
公衆號裏我會分享更多技術以及職場方面的經驗,你們有什麼問題也能夠直接在公衆號向我提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