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再進化可以告訴你菜的辣度是多少?

AI 比你更會吃辣,這是真的。華盛頓州立大學近日一項研究發現,跟人類相比,電子舌頭(e-tongue)對食物的辣味感知準確得多,可能會是更有效稱職的「試吃員」。研究團隊以 5 種辣度不一樣的吉士奶酪測試,發現真人試吃員能輕鬆分辨中等濃度的食物辣味,但在低濃度和高濃度區間卻「味覺失靈」。電子舌頭卻沒有這類問題,對全部樣品的分辨準確率達 93%。除了比人類更能吃辣、更精確,電子舌頭還不知疲倦。每一個樣本之間,真人試吃員至少要休息 5 分鐘,讓味蕾緩一下才能保證結果不受影響。電子舌頭沒有這困擾,徹底可接受 996 式瘋狂試吃。前述的電子舌頭實際上是有傳感器的機器手臂裝置。只要將傳感器浸入食物或飲料,就會分析化學成分,辨識出酸甜苦辣和鹹味、鮮味。工具

論文做者之一 Courtney Schlossareck 指出,這測試證實 AI 對辛辣食品的研發製造環節有積極做用,「好比說,電子舌頭可從 20 多個新品樣品中篩選出兩三個方案,再留給真人試吃員品嚐」。若是沒有 AI 加入,這至少須要幾天時間。不僅在實驗室試味,相似技術已用在食品加工了。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4 月提交的報告顯示,自 2015 年以來,有超過 10 家傳統中國食品製造商參與政府支持的「AI 試味」項目,相關食品包括煙燻五花肉、黑米醋、掛麪、黃酒和茶葉。三年間,這些製造商的利潤增長超過 3 億元。測試

出如今生產線的不僅電子舌頭。這些「AI 試味員」配備很多電子和光學傳感器,全方位模仿人的視覺、嗅覺和味覺,功力達  90%。從原料到最終成品,它們負責確保每一個步驟的食品都有一樣外觀色彩、氣味和味道。報告稱,這些機器人提升生產效率,同時促進標準化,有利於將正宗中國傳統美食味道傳到海外。除了親自下場當小白鼠試味,AI 也正成爲這產業的研發人員。今年 2 月,美國調味料公司 McCormick & Company 宣佈與 IBM 人工智能合做開發的調味料即將上架。由 AI 帶來的新口味包括托斯卡尼雞肉、波旁豬裏脊和新奧爾良香腸等。人工智能

據稱,以往每研發新調料配方,都需通過 50~150 次更新,但在 AI 幫助下能少走三分之二的遠路。除了研發新口味,AI 還順便幫 McCormick & Company 預測最新的食物趨勢。好比說,羅勒籽極可能取代奇亞籽成爲下一個「超級食物」。如今 McCormick & Company 正考慮將這套系統推廣到 14 個國家的 20 個實驗室。微軟最近也宣佈與瑞典釀酒廠 Mackmyra Whiskey 和芬蘭科技公司 Fourkind 合做,推出首款 AI 研發口味的威士忌,將在今秋發售。吃什麼、怎麼吃、在哪裏吃,今天 AI 在食品和餐飲業的應用正幫人類塑造舌尖上的歡愉。雖然可能沒法 100% 複製人類味蕾,但對食品業來講,AI 貢獻了新奇的念頭,提供可參考的市場趨勢預測,同時還能擔任可靠的品管,就像一個瘋狂的想象力工具。而將來,這類例子應該會愈來愈多。更多相關AI信息來源:仲博虛擬體驗館 http://pharmacycentral.net/spa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