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行天下之思惟決定高度篇——大學再努力,培訓機構作兄弟

「學編程可吃香了,去北上廣拿個13K隨隨便便」,「我據說那些學長在大三經過實習就能把大學的學費掙出來」,「軟件專業工做太好找了,出去後大公司搶着要,工資也是全部行業最高的」……打住吧,這些話是我開學來的時候別人跟我說的,怪當時的我太單純,一無所知的我不知道哪來的底氣,內心本身感嘆「原來個人專業這麼牛逼啊」,真是信大家的鬼了。(後來才知道本身當時有多傻,竟然被洗腦了)
匹馬行天下之思惟決定高度篇——大學再努力,培訓機構作兄弟
2017年9月,我拿着某某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在老爸的陪同下從青海坐火車橫跨甘肅省、陝西省來到河南省,長這麼大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跨這麼多省,第一次坐18個小時的火車,第一次看到(鄭州)火車站能有這麼大,能有這麼多人,對於像我這種從小縣城走出來的年輕人,能感覺這麼多第一次,都感受人生到達了巔峯。(別笑話我,那時真是這麼想的,實事求是)
好事多磨啊,從青海到鄭州坐了十六個小時,遇上從鄭州到南陽的火車晚點(第一次據說有晚點這個詞),我和我爸真傻,晚點六個小時,我倆在火車站傻等六個小時(真的傻,第一次坐火車,沒經驗,到南陽的道路千萬條,我倆選了最不應選的),後來火車來了,又坐了六個小時到了南陽,下火車,打車,詢問,再到某某學院(差很少折騰了30個小時,其實如今我不論是回家仍是回學校,18小時足矣)。
匹馬行天下之思惟決定高度篇——大學再努力,培訓機構作兄弟
打開通知書,寫的是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稀裏糊塗的就分宿舍,分班,軍訓。軍訓結束後,開課了,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週的高數課,一位瘦高個的老師拿着課本,一口標準的南陽話(應該是),對於我這個從青海剛來的,感受跟出國了同樣,靠,話還能夠這樣說,牛逼,個人高數廢了,他帶了我一年,我自學了一年,牛逼(這個送給我,我沒掛過科)。
匹馬行天下之思惟決定高度篇——大學再努力,培訓機構作兄弟
回到主題,重點在於我學的是軟件工程專業,連電腦都沒咋接觸過的我對這個專業真的的一臉懵,你也別問我當初爲何選這個專業(分數過低,沒得選,來這都是僥倖,真的),惟一知道的是我從此確定要跟電腦打交道,來以前買了一臺電腦帶回來了,也算有自知之明吧哈哈。開始學習吧,大一一年我學了C語言,C++,數據結構,MySQL數據庫,Linux(實話實說,沒咋學懂,暫且說學了吧,由於學校開專業課了),之間怎樣學的我不想說了,感興趣的朋友能夠看我以前寫過的一篇博客叫《 在你迷茫時不如學好一門語言(送給大一的學弟學妹)》明白了一個道理,高中的標準是「態度決定高度」,大學的標準提升了,是「思惟決定高度」,這是我大二,也就是如今才明白的道理,在大學,想要成功,光有態度是不夠的,比你努力的人太多了,學校圖書館裏歷來不缺努力學習的人。
個人標題很像標題黨,其實不是的,這句話來自於培訓機構在咱們學院作宣傳時說的話,可不是我本身編的,我可編不出來。先聊聊我所認識的大學吧,基本狀況和我以前寫的一篇博客《 讀大學有用嗎?》中的狀況同樣,我再加點我本身的經歷。首先,個人學校是一所普通的二本學院,好像有個小名叫「小清華」,不知道誰起的,牛逼。讀了兩年大學,在我看來,像211,985那些重點大學和咱們這種普通大學主要的區別在於校內的學習氛圍,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學習資源不是主要因素,就談談我身邊吧,這學期有個老師在軟件學院的一些班級作了調查,就問大學畢業之後想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舉手,結果一個班40多中就有五、6個舉手的,甚至在一個120人的大教室,也不超過10人。我大一的時候身邊有同窗勸我說,之後都不從事這個專業,還學這個幹嗎,沒什麼用,還不如不學,身邊幾個同窗也附和着說「對對」,手中的王者榮耀,吃雞遊戲不慌不亂,技術依舊。就這樣,身邊好多人就用「之後都不幹這個,還學什麼」這句話「提醒了」本身兩年,甚至大學四年,王者榮耀都到王者了,吃雞跟主播也能打個照面了,他們依舊以爲本身是對的,有些還嫌棄咱們學習的,說咱們傻學什麼,學又學不懂,累不累。我也不敢說什麼,只知道好多學長畢業後說,大學玩就玩了,工做要看畢業後,報個培訓機構學習幾個月,找個工做仍是不難的。對他們,我不作任何評論,道路千萬條,誰也不知道誰走的是對的,我說的只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說要考研的,確實很拼,很早就準備了,敬佩努力的他們。今年的畢業季,培訓機構在校內明目張膽的對大三學生作宣傳,說「大學不努力,我們培訓機構(具體是哪一個就不說了)作兄弟」,好多就真的去作兄弟了,18800的報名費,我以爲很好笑,原本大學軟件專業的學費已經夠高了,父母供咱們上四年大學不容易,結果大學畢業還要跟父母要錢到培訓機構去送錢,難道就真的要這樣嗎?我反問我本身,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正如《 上大學有用嗎?》中的情景同樣,學校的老師拿着幾年前的課本,幾年前作的PPT(具體幾年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問),基本都是照着課本和PPT唸的,可能這就是大學的上課方式吧,都習慣了,就跟老師們也習慣了學生們睡覺玩手機同樣,幾年來都是各幹各的,互不干擾,相處甚是融洽。就這樣,跟着老師認真學三年,出去實習就真的能夠有一份好工做嗎?技術更新太快了,尤爲編程這行業,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永遠衝在最前沿,全部的程序員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就是拿手中的技術改變全世界,就是實力不容許,你們都很努力,禿頭掉髮是開胃菜,向程序員致敬。說這些,就是想表達,在大學光跟着學校老師認真學過期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多看看那些招聘公司的要求吧,我以爲在大學重要的不是你學到了多少,而是你何時看清了本身,看清了現狀,看清現狀後如何改變。你學的再多,跟公司的需求無關,我以爲也沒什麼用。
說到這我想先停停,再回到標題「大學在努力,培訓機構作兄弟」,此篇我想看了此篇的朋友作個思考,若是你是尚未踏入大學的學弟學妹,你想一想你看完後你還想報軟件專業嗎?若是還想報,那你應該是個有夢想的人,加油。若是你是在校大學生,無論你是大幾的,考慮一下,你真的想去培訓機構作兄弟嗎?若是不想,如何改變?若是你是大學畢業的學長學姐或者是職場人士,請給咱們這些學弟學妹提一些真實有用的建議吧,現實很殘酷,但我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謝謝參與評論。
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個人專業是軟件工程,我想從事這門行業,因此我想改變,改變本身,提升本身,經過本身影響別人,我以爲這頗有意義,個人匹馬行天下都是我努力的足跡,Java匹馬行天下是技術分享,匹馬行天下是我的分享,越分享,你的價值增值越大,我始終相信這句話。
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也許我註定成不了一個偉大的人,可是至少我能夠作一個很棒的本身。我想我如今應該作的不是瞻前顧後,而是活在當下,正確認知本身,作好本身如今的工做,努力提高本身的能力,踏踏實實地作一個程序員」。程序員

本文是我在大二時候寫的,現在回味,別是通常滋味!數據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