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3月華爲雲BU宣告成立到如今,兩年多的時間,華爲雲一直在向前。雖然中間有走過彎 路,但整體上是在向上發展的。數據庫
2018年以前的華爲雲雖然業務發展得不慢,當因爲內部在發展方向上存在不一樣理解,因此總體 戰鬥力並無得以協同發展。緩存
進入2019年,華爲雲明顯釐清了發展思路,明確了發展方向。璽哥在《2019,華爲雲走出「混 沌」》一文中說:華爲雲團隊已經走出了「混沌」,走出了與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平臺對 比認知的侷限,發現了本身的優點,開始找到了本身的「方向」。安全
當前,華爲雲已將「 混合雲」明確爲其發展主基調,並制定了「一雲兩翼、雙引擎」的發展方 針。網絡
在釐清發展方向的同時,華爲雲方面也找到了本身的優點所在,那就是最底層的芯片和IT服務 能力。基於此,華爲雲方面提出了「5G+雲+AI」發展戰略。架構
明確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的華爲雲,在2019年發展迅猛,成績斐然。據IDC不久前在發佈的《中 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年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到2019年第二季度,華爲雲在中國公有 雲計算市場中得到了6.7%的市場份額,超越AWS,成爲僅次於阿里雲、騰訊雲和中國電信的第四 大雲服務廠商。分佈式
華爲雲,正在穩步向本身的目標推動。性能
2019年,華爲雲不只明確了本身的發展方向,還找到了本身的「成功」之路——那就是複製華爲消費者終端的成功路徑。大數據
咱們來看一看華爲雲在2019年都作了些什麼工做。阿里雲
2019年3月21日,華爲雲發佈國內首個AI模型市場,加速企業AI應用落地;2019年3月26日,華 爲雲發佈數據上雲系列解決方案及首發全球容器多雲和混合雲解決方案;2019年5月20日,華爲 雲全球首個自研ARM架構分佈式緩存發佈;2019年7月,華爲雲推出全新一代極速IO雲硬盤; 2019年8月,華爲雲啓動鯤鵬計劃,設一個億基金扶持夥伴企業;2019年9月,華爲副董事長鬍 厚崑在華爲全聯接大會上正式發佈了基於昇騰910的全球最快的AI訓練集羣Atlas 900。同時, 華爲還發布了基於昇騰的華爲雲EI集羣服務;2019年9月,華爲一口氣發佈了涵蓋IaaS、PaaS 、EI、數據庫、安全、IoT等領域的112款雲服 務,目標是幫助客戶加速業務創新,實現普惠AI 。雲計算
從華爲雲在2019年的一系列動做看,它正在打造一個從芯片到雲到我的消費者的全場景體系。
華爲雲的這個思路是否是似曾相識?
2009年,當蘋果iPhone憑藉A系列芯片和iOS系統的良好使用體驗,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時,華爲海思還在努力打磨其第一代自主研發的手機SoC芯片K3,這款芯片因爲某些緣由,並無實際投入使用。
直到2012年,華爲海思終於拿出了第一款能夠商用的芯片K3V2,並搭載在旗艦機型P6上。然而這款芯片在功耗、應用流暢度上都存在許多缺陷,搭載它的P6在發熱、遊戲兼容性等多方面都成了被用戶廣爲吐槽。但是面對挫折,當年的華爲手機並無氣餒,仍然積極推動芯片的研發和商用。從性能依然不很理想的麒麟9十、920,到進步明顯的麒麟92五、930、950,再到到成熟的麒麟960,直到登上技術頂峯麒麟970、980、990。華爲手機的自主發展之路,從「很差用的芯片」開始,一步一步現在的全球領先。
背靠大華爲,有深厚的技術底子的華爲雲,只需依照華爲消費者終端的成功之路,作好「5G+雲+AI」發展戰略執行,大機率就能得到成功。
當前,華爲雲已經躋身國內雲市場前四,但這還沒有達到它的目標。
2017年,華爲輪值CEO郭平在一年一度的華爲全聯接大會表示,華爲雲的目標是成爲智能社會時代的「全球五朵雲」之一。其後,華爲多位高管在不一樣場合都強調過,「華爲有決心也有能力和合做夥伴打造世界上的5朵雲之一。」
當前,華爲雲一直在向成爲「全球五朵雲之一」而努力。
成爲「全球五朵雲之一」是華爲雲的顯性目標,華爲雲還有更大的野心。
2019年11月18日,在 「2019中國智造業年會」上,華爲雲AI領域總裁賈永利在闡述華爲雲發展戰略時進一步指出,目前的世界已經站在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起點上。這一波次的工業革命,以AI人工智能技術爲表明,在5G、移動互聯網等領域新成就的加持下,將給各行各業、尤爲是工業領域帶來脫胎換骨的革新。而工業互聯網的落地實施,就是這第四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特徵。華爲雲將以強大的「5G+雲+AI」平臺,成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強大引擎。
依託在雲計算、5G通信技術以及AI人工智能技術上的領先優點,華爲雲構建了全球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依託這個平臺,華爲雲在三大類場景中提供了完整的工業互聯網落地實施方案。這三大類場景中,第一類是面向效率提高大量重複性工做,能夠用AI去提效;第二類場景是有不少專家經驗豐富,華爲但願可以經過AI輔助於他,減輕專家的負擔;第三類場景稱爲突破極限,以往靠人去算、去實施的環節很是複雜,好比很是大的企業集團之間之中物流的協調、調度,AI能夠幫助到他們。
當前,華爲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已經產生了一大批成功案例。如: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裏,華爲工業互聯網平臺採用了大數據量訓練的人工智能系統,代替人眼檢測電池安裝質量,實現了將故障檢測率從人工檢測的89.5%提高到了99.55%,顯著的減緩了工人的工做強度;在大型產品的實時工業質檢領域,華爲雲經過與聯通、商飛的合做,利用5G網絡的低延時、高帶寬特性,大幅提高了對大型工業產品的檢測效率,極大減小了對人力的需求;在煤炭汽油行業,華爲雲引入華爲AI的知識圖譜和智能的計算,爲油氣井的勘測工做帶來更高效率。在實踐中,把油氣井的數據分析準確率提高到了空前的85%,大幅縮短整個測井過程的時間。
以上只是起步。
華爲雲的目標,是成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引擎,成爲社會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