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大數據揪出一個騙子?

有人從偏遠的山村低價購買身份證,以每個身份證幾百元的價格賣給下家; 黑客開發出自動化的程序和腳本,尋找、開發最先進的移動端模擬器; 在無數的打碼平臺上,想要賺外快的人們正在以每個一分錢的酬勞手動輸入他們看到的圖形驗證碼; 所有的「分工」都指向一個明確的目的:把某 O2O 或金融理財類 App 用來招攬新戶的高額補貼瞬間「薅」光。 對於很多創業團隊來說,新業務往往會在「薅羊毛」團伙的狂轟濫炸由於補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