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爲數據分析的基礎是知有常無常,通常建議採起的措施是挑肥揀瘦,目標是以更少的成本得到同等收入,另外還有一點比較可貴是識別機會。預測其實應該也算,可是預測大多牽扯到技術性多一點,這裏只講理念。資源
知有常無常,換句話說就是知道數據變化的時候,哪些是正常波動,哪些是非正常波動,趨勢是怎樣的。通常經過同比、環比等等,去判斷是否處於可接受範圍內的波動,若是是異常波動,則要判斷異常波動的緣由。通常異常波動的影響因素都是經過排除法查找,排除的項目是變更項目的影響因素,好比銷售額=訪客數*拍下率*拍下付款率*產品單價*單客件數,銷售額變更就會從等號後面幾個因素去找。再細分好比訪客數降低,則要細分各訪客來源數量上的變化,成交付款率每每是由顧客對產品知足需求程度以及產品(相對)價格的斷定決定的,若是判斷越明確,則這個值越大,價格較高會加劇猶疑,可是有時候產品價格升高時拍下付款率升高,可能的緣由是高價格對拍下階段的顧客已經作了過濾,剩下的都是成交意願較高的客戶(這個是觀察最近霧霾羅漢果購買的變化,應該是瞬時流量增加帶來的相對不肯定人羣對拍下付款率的稀釋)。拍下率通常與(相對)價格關聯比較高,其餘還有頁面描述、活動、評價以及服務承諾之類,大量不精準流量會帶來拍下率的降低,而不精準流量的剔除也會帶來拍下率的升高,因此要具體分析判斷。單客件數受活動刺激以及包郵比較厲害。好吧,扯遠了。數據分析
知有常無常,有個「知」字,如何作到知呢?之前靠的是經驗,即假定在類似情境下會產生相似的結果,或者事物按照類似的軌跡發展,人們會按照模糊的數據去判定將來,可是假定不少時候不成立,按照固有預期去走的人不少會失敗。有數據,可是隻是判斷數據表面輸入輸出的關係去支持決策,其實跟經驗沒兩樣。我認爲除了利用已有知識解釋緣由外,應該想辦法對結果進行驗證,由於解釋不少時候都是基於常識的假設,未必正確,通過穩健的驗證的知識進入「知」的範疇。憑空生出可靠地想法是比較可貴,常常生出的就很牛叉,由於很能生啊。好吧,又扯遠了,其實講的就是解釋未必對,應該常常針對現象提出解釋,儘可能對解釋驗證。產品
挑肥揀瘦,就是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把資源投入有潛力或者塊頭大(潛在利潤?份額大)的部分,而對潛力小或者肉薄的部分維持、削減設置剔掉。對有望長成大樹的樹苗多澆水上肥,直到他不怎麼長,再選擇其餘合適樹苗,對長不大的樹聽任無論甚至砍掉以避免影響其餘樹的生長(陽光水肥的分配),大的樹不會有大的生長,只是保持蟲害的關注。其實還有個比喻,就是把濃的用水衝,直到平均溶度爲止,再尋找下一個高濃度。對每一份的投入要考慮投入在各個部分產生的收益是否最大,從短時間看如何,長期怎樣?挑肥揀瘦,就是同等投入追求更高產出的過程。這一部分涉及到量化和度的問題。基礎
識別機會就是比較創造性的活動了,通常人很難作到,由於出發點和受過的訓練不同,總之呢,是須要經過不斷的商業訓練以及知識補充完善決策的背景。技術
預測呢,很大程度上是量化哪一個是肥的,哪一個是瘦的,不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