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嘉爲科技,獲取運維新知安全
若是你是IT圈內的人,在2月份,你的朋友圈裏面最火的詞應該就是「中臺」了,咱們在此不討論企業的技術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業務中臺,想和你們討論一下IT技術運營中臺。服務器
「技術運營中臺」,咱們能夠理解爲「技術運營的中臺」。這裏面有兩個關鍵詞:技術運營和中臺,我來分別解釋一下這兩個詞的含義:網絡
技術運營:是運用技術的手段和工程化的思想,管理支撐業務所用到的一切IT技術,包括企業的基礎架構和應用,讓IT技術更好的服務於用戶,更好的支撐和引領業務;對IT技術的管理包括:應用生命週期管理、運維管理、IT服務管理、安全管理等運營管理的範疇;架構
中臺:中臺是在底層管控的能力之上、前臺和後臺之間,抽象出的一層,其目的是爲了集中管控,用以知足技術運營的要求:更好、更快的知足企業不一樣類型的用戶對IT服務的不一樣的訴求。運維
從企業IT運營的現狀分析IT運營中臺的意義工具
企業IT爲了知足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採用了很是多的IT新技術,包括雲、PaaS、大數據、AI等,同時爲了運維管理這些技術,又開發或購買了一系列的運營管理工具,常見的以下:開發工具
01. 1套雲管理工具CMP大數據
02. 10套監控工具:網絡監控、主機監控、DB監控、服務器端APM、移動端APM…….日誌
03. 1套事件和告警管理工具對象
04. 3套自動化工具:做業調度自動化、網絡自動化、服務器自動化、流程編排自動化……
05. 1套日誌管理工具
06. 1套安全掃描工具
07. 1套堡壘機工具
08. 1套特權帳號管理工具
09. 2套CMDB工具,一套CMDB管資產,一套CMDB爲自動化監控服務;
10. 1套IT服務管理工具
11. 1套DevOps工具
你可能會想:「上了這麼多的工具,IT對象應該被管理的層次分明瞭吧?」可是結果卻每每事與願違。爲何?其實很簡單,經過對比發現,IT運營管理系統的建設路徑和業務系統的建設路徑是同樣的,咱們根據須要建設了一個又一個的豎井。
當用戶提出需求的時候,咱們要麼不可以知足,要麼須要在3~5個系統之間跳轉才能艱難的知足。若是用戶需求發生變化,你的心裏估計會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如何破?騰訊很早就提出使用「技術運營中臺」的思想構建技術運營平臺,來解決IT對象快速變化和用戶需求快速變化的問題。
騰訊藍鯨技術運營中臺具有如下的三大能力:
1. 原子平臺實現基礎管控能力,而且原子平臺能夠自由擴展;目前藍鯨具有配置平臺、做業平臺、容器平臺、數據平臺等原子平臺,具有做業分發、文件分發、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基礎能力;
2. 強大的集成能力,經過藍鯨PaaS平臺可以快速集成企業現有的IT運營管理工具,如堡壘機、監控系統、雲管平臺等等;
3. 應用快速開發及應用託管能力,經過藍鯨的PaaS平臺的開發者中心,運維人員、開發人員、安全人員均可以在該平臺上快速的開發工具,知足用戶的IT運營管理的需求,而且SaaS直接託管在PaaS中,開發者只須要關注業務邏輯代碼的編寫便可。
參考下圖,你們能夠了解到騰訊藍鯨技術運營中臺的基本架構(紅色方框就是技術運營中臺):
騰訊經過「技術運營中臺」的構建,不只實現了自動化運維和智能運維,應用研發的持續集成、持續交付實現業務的快速上線,經過各類運維工具知足企業安全管控的要求,還實現了經過對運維大數據的分析輔助業務的運營!
這,就是IT技術運營中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