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葉開html
Token經濟系統設計方面的先行者。算法
矩陣數字經濟智庫合夥人,林達控股(1041HK)執行董事,中農普惠金服董事合夥人,南京大學兼職教授。專一於傳統產業升級、產業金融和區塊鏈,著有《社會化媒體運營》、《粉絲經濟》、《O2O實踐》等相關著做。編程
近兩年區塊鏈的大火,一方面致使了各類各樣的公鏈層出不窮,另外一方面也吸引了傳統行業和主流資金的不斷涌入。這將爲Token經濟帶來實體的產品、服務、資源和權益,進而引領數字資產的再分配,將來或將造成官方數字法幣、加密數字虛擬幣、通證三位一體的區塊鏈新經濟模式。而傳統企業缺少對區跨鏈Token經濟的認知,爲此,咱們採訪了Token經濟設計專家葉開,矩陣數字經濟智庫常駐專家,經過多年的企業實踐經驗總結而出的Token設計畫布與10大設計模式,爲企業提供最全面的實現參考。設計模式
從CRM到Social Media和O2O,再到Token,進取中把握住每一次轉型機會安全
葉開認爲之因此存在跨界,是由於有一些界定或者不一樣的領域及方向,每每是人爲隔離出來的。他想要沿着本身認定的道路前進,不懼這些被設定的區隔,因而他開始頻繁地跨界。微信
從工業化編程到海爾的項目顧問,葉開的轉型之路由此開始。1999年CRM系統正式確立了葉開的發展方向,然後他發現國外的CRM沒法適應國內的產業模式,進而創立公司進行自主研發。隨着實踐的不斷深刻,葉開也逐漸摸索出本身的一套模式體系,進而集結成書,從2005年出版的標誌着從自動化至企業信息化的升級的《中國CRM最佳實務》到奠基葉開在CRM領域導師地位的《客戶關係管理》三部曲的陸續問世,而2013年的《社會化媒體運營》則是葉開在實踐SCRM理念的成果。及至社交媒體微信的普遍應用爲葉開拓展了思路,Social Media應運而生。隨着移動互聯網出現,O2O成爲焦點,以後葉開便開始致力於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大數據研究與消費者相關的語音系統,《O2O實踐》記述了他推進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推實戰經驗,與此同時也逐漸接觸國內的一些大型企業,如海爾、九陽、華爲、中國移動、vivo、oppo等。因爲發現海爾積分流通性問題,思考將其作成積分幣以上鍊提升流通性的方法,開始接觸區塊鏈Token經濟。隨着傳統行業和主流資金的不斷涌入,一場經濟模式的變革已勢不可擋。框架
葉開的核心理念是讓消費者來主導你跟客戶之間的關係,之前是企業爲中心,由企業來管理和客戶的關係,而如今是企業的中心逐漸被打碎,變成消費者爲中心,由消費者來主導,對於企業的宣傳和流通都是有利的。而目前的不少傳統企業還停留在企業爲中心的戰略上。所以,葉開試圖從根本上解決主客之間的關係,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等技術爲其打開了理想的大門。分佈式
成功跨界的邏輯與祕訣工具
彼得·德魯克說過商業的本質在於創造客戶,這也是互聯網思惟的本質。一直抓住客戶,一直不斷創新,可是在創新的過程當中不斷的跨界。區塊鏈
葉開所從事的工做,雖然是在不斷的跨界,但方向一直是在圍繞着客戶,怎麼讓消費者成爲投資者,成爲你的數字貨幣或者Token的持有者。即所謂的既是消費又是挖礦,仍是投資。好奇心和方法論使葉開得以在不一樣的領域快速的熟悉併成爲專家。
因爲葉開工做的方向是圍繞客戶的,所以一旦一個與客戶相關的新的技術出現,他便會去深刻研究。以積分流通以及關注度降低的問題爲例,就會研究區塊鏈的虛擬貨幣技術可能會帶來的影響。肯定主題以後,首先經過大衆媒體進行搜索相關的信息,而後進行學術搜索,接着再去國外的平臺進行搜索。對整個主題造成一個明確的認識後,即可以將本身的觀點進行提煉。進而去實踐中去接觸,瞭解企業的見解,認識他們的痛點。在這樣一整套的方法論持續下來,葉開對於技術的把握便足以作到應付相關問題。
葉開對於Token經濟領域的轉型很明顯是成功的,他的方法論體如今他的實踐當中,而目前Token設計已作到指導行業實踐,主要在農產品、珠寶、積分鏈、不動產等方面作設計和落地。而同時葉開也結合實踐總結出了Token經濟模式設計畫布及10大設計模式。
Token經濟模式設計畫布
葉開認爲大部分傳統企業家廣泛對區塊鏈的理解和認知比較模糊,對Token還停留在發幣的概念上;同時,一批有傳統金融和投資背景的人,在Token設計上也常常陷入一些誤區和陷阱,畢竟傳統經濟與區塊鏈經濟有迥然的區別。爲了幫助傳統企業能夠快速便捷的設計適合本身業務的Token,葉開設計了一個用來對傳統企業進行分析、描述、設計Token模式的工具—Token模式畫布(TokenModelCanvas)。
經過Token模式的角度從新解讀傳統產業的數字加密戰略,又結合創新的Token設計原則和自檢清單,利用這樣一套Token模式畫布,進一步業設計創新Token模式的模板和通用方法,來描述Token模式、可視化Token模式、模板化Token模式以及實現Token模式的通用語言。
這個設計模式框架能夠做爲一種通用語言,它可讓傳統創業方便的描述和使用Token模式,對照傳統業務套用模板,來構建新的創新Token方案。沒有一種相對通用的專業語言,傳統企業很難系統性的分析和設計Token並創新成功。
Token模式畫布經過8個核心模塊比較簡單明瞭的進行Token模式的描述和分析,能夠映射出傳統產業的業務需求和設計Token的邏輯。這8個模塊涵蓋了Token模式設計的主要維度:戰略定位、客戶細分、資產價值、共識算法、入口場景、經濟模型、結構治理和模式運營。對於區塊鏈經濟而言,Token模式就像是一個設計藍圖,能夠經過鏈、幣和社區、治理來實現。咱們把它形象的總結爲「八個一」:一句話,一我的,一幅畫,一個數,一個共識,一套治理,一個模型,一套運營。
Token模式畫布
戰略定位:所謂「一句話」,就是用一句話歸納出企業的戰略定位、品牌定位和品牌口號,簡稱「一句話」。
客戶細分:定位的目標受衆和細分客戶羣體,簡稱「一我的」。
入口場景:核心需求驅動的應用場景與入口,簡稱「一幅畫」。
資產價值:數字資產的類型和內生價值可視化指數,簡稱「一個數」
共識算法:陌生人或產業聯盟達成的共識和實現算法,簡稱「一個共識」。
結構治理:Token的創始結構、成本結構、流通結構的治理,簡稱「一套治理」。
經濟模型:Token資產發行和激勵機制的經濟生態體系,簡稱「一個模型」。
模式運營:資產模式的團隊、社區的運營和實現路徑藍圖,簡稱「一套運營」。
而該如何使用這種Token模式畫布呢?葉開咱們構思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模式畫布進行設計,一種是用傳統的頭腦風暴進行創新設計。
Token模式畫布的8個模塊組成了Token模式的關鍵要素,也是Token模式設計的工具基礎,這個工具(如圖示)就是Token模式畫布。
出版行業Token模式畫布示例
這個畫布工具相似畫家的畫布,預設了8個空格,你能夠在上面描繪相關模塊,來展示當前的業務模式或者設計新的Token模式。使用Token模式畫布最好的方法是將畫布投影出來,團隊進行頭腦風暴,一羣人按頭腦風暴主持人的組織下,一邊討論,一邊將頭腦風暴的觀點寫在便籤貼上,貼到Token模式畫布或者投影的牆上的每個對應的模塊中,或者用馬克筆直接在玻璃幕牆上寫,共同設計企業的Token模式或者拆解Token模式的不一樣組成部分。因此,這是一個能夠促進理解、便於討論、匯聚創意和加深分析的實操工具。
Token經濟的10大設計模式
爲了傳統企業可以簡單便捷的理解Token和Token的設計,葉開提煉了10類Token模式,這些模式能夠幫助傳統企業快速理解Token的變化和組合,而且能夠做爲模板來分析和套用本身企業相對應的Token設計。
Token設計模式就是爲了讓傳統產業的人能夠快速便捷的進行模板化思考和套用,每一個模式都對應一個企業的某個業務場景或者需求,而每一個產業每每不是隻有一個Token模式,能夠混合多種模式的Token實現產業鏈的價值主張。
目前的Token設計模式分爲:貨幣類、溯源類、積分類、礦機類、資產類、數據類、內容類、服務類、粉絲類、儲存類等模式,但因爲傳統企業和產業的商業模式和業務需求變化迭代很快,必定會不斷涌現出更多更新的Token模式。
貨幣模式:貨幣模式的Token本質上就是數字加密代幣(CryptoCoin),最典型的表明就是比特幣(BitCoin),這是大部分區塊鏈項目尤爲是ICO項目的必需模塊。
溯源模式:溯源模式的Token主要來自於食品安全的上鍊追溯,是利用區塊鏈的分佈式帳本和數字加密技術,對物聯網採集的食品/農產品數據進行加密上鍊和分佈式儲存,並經過每個食品鏈條上的節點都經過DApp來公鑰加密確認上鍊,最終經過消費者實現溯源的閉環。
積分模式:積分模式的Token比較特殊,由於積分自己就相似虛擬貨幣,因此不少區塊鏈的Token模式都是在作積分幣。但積分模式的Token不僅是積分幣,而是要巧妙設計不一樣的Token,基於消費者的消費和行爲進行吸引、刺激和激勵,進行差別化服務和關懷,並可以實現預期收益的增加。
礦機模式:礦機模式的Token是一種組合模式,它基於「礦機+幣」的模式,用戶和投資人能夠用礦機(專用硬件設備或者DApp軟件)進行挖礦,得到平臺專屬的數字加密代幣,經過兌換或交易賺取收益。
資產模式:資產模式的Token比較形象,就是一種上鍊的數字資產,既包括實物資產的上鍊數字化,也包括鏈上的數字加密資產。這意味着資產模式的Token可能會與實物資產有對應關係,但也可能沒有對應關係。它也多是數字加密的全部權、共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受益權或者數字權益。
數據模式:數據模式的Token是將數據資產化,經過數據Token將我的數據貨幣化,並將數據控制權和收益權還給我的,這裏麪包括了我的數據的確權、賦權和數據的價值發現。
內容模式:內容模式的Token是圍繞內容創做、知識版權、藝術品的分佈式帳本和貨幣化,經過Token將內容和版權貨幣化,實現內容真僞、版權追溯,打造創做人、評論人、策展人、收藏人等產業的共識價值。
服務模式:服務模式的Token是一種分佈式的服務合約,實現服務需求者和提供者的智能撮合和智能合約,經過對服務合約的數字化和支付結算的代幣化,實現一個自帶激勵機制和代幣增值的分散式共享經濟生態。
粉絲模式:粉絲模式的Token是將娛樂經濟的偶像或IP網紅打形成爲一個娛樂鏈的Token,進一步衍生出來的商品、內容、打賞、服務、權益和票務等場景,造成一個分佈式的娛樂價值協議。
儲存模式:儲存模式的Token是利用閒置的帶寬和儲存空間共享,實現分佈式儲存和帶寬共享,貢獻出來給有須要的人或機構使用,得到對方給的Token,從而實現一個與儲存、帶寬相結合的共享經濟的應用場景模式。
十大通證模式很好的解決了傳統企業進入Token經濟所面臨的手足無措的問題,同時這自己已經造成一種成熟的模式,在將來將獲得更普遍的應用。
葉開對於傳統企業的轉型從而打破目前市場中心化壟斷現狀的前景一直以來都有着無比堅決的信念,同時在將來他也將不斷的致力於Token經濟的深刻研究和企業服務。
內容來源:網易號-矩陣數字經濟智庫
推薦葉開老師的新書:《Token經濟設計模式》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