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看到這個徵文活動的時候,我心裏實際上是毫無波瀾的,由於2019到來的那一天,本身都沒有去寫點什麼來感慨舊年已逝新年已至。然而慢慢地,本身發現正由於是這種狀態才更應該寫一篇總結,定一些計劃。前端
這篇總結與展望不僅是給本身看一看,也不僅是爲了湊熱度參加活動,更重要的是想把本身所經歷的、所領悟的以及所但願的,給更多的剛入技術這一行或者還在學習沒有正式工做的小夥伴看一看,哪怕有一點點用處,目的也就達到了。git
正文部分開始程序員
個人花名換了不少,不過最近決定本身就叫 seymoe (曦莫),做爲一隻17年畢業的菜雞,是不多在掘金這類社區冒泡的,個人專業是國貿,24K 純非科班自學入行,雖然我歷來沒以爲非科班這事須要拿出來明說。目前我在二線城市某公司入職,薪水還算可觀但遠遠不夠,職位前端,主要用 React Native 寫 APP 、用 Vue 寫網頁應用,而後本身會點 Node ,平時本身愛比如較普遍,總想按本身的想法作出一個有人用的 Side Project ,然而老是失敗。github
咱們作技術的平時在社區社羣裏常常會用「大佬」稱呼本身以爲厲害值得讓咱們尊敬的人,之前的我就是這樣,以爲別人超級厲害而本身很菜,這種心態看似日常其實問題比較嚴重,由於咱們應該更多地關注自我而不是他人。過多的關注他人會讓本身感觸太多,想作的也太多,反而容易讓本身愈來愈浮躁,靜不下心來學習提高作本身的事。2018年的我,應該就屬於一個行動上的廢柴。面試
那時候看到黃玄,於博倫等這些人在社區風光大做,我一直就在思考爲何年齡差距不大,本身和他們的差距爲何老是那麼高,到後來回憶起於博倫剛開始那時候在大佬文章、博客下評論本身是誰本身在作一件什麼事的那些場景,才發現只是去想是沒有用的,總要把目光回到本身身上,去作點什麼纔有用。作點什麼可讓本身學更多的知識,讓其餘人知道本身是個怎樣的人,讓其餘人知道本身正在作一件有意義的事。算法
固然即便本身是個行動上的廢柴,在2018年也仍是作了些事:小程序
放眼望去,每件事情都不太滿意,括號中的文字或許纔是重點。列出來也是爲了讓小夥伴們看一看,決定作一件事就要去作好,不要半途而廢。要麼乾脆不作,要麼不遺餘力。網絡
像我這種 24K 純非科班的小夥伴們應該常常聽到這句話,幹這行躲不過的。固然不是說若是計算機系統、算法、編譯原理、網絡這些知識沒掌握透徹就找不到工做,只是就「信仰」和發展前景來看,仍是得去了解學習,只是要注意分清輕重緩急罷了。ide
對於科班知識的學習,在2018年我也有嘗試過,都由於沒有堅持下來失敗了結,作任何事情都須要極大耐心和超強執行力。post
對於如何補科班知識的基礎,我在知乎上有一個收藏夾,內容比較少,可是信息量不少,你們能夠參考一下:
對於前端方面,在知乎也有一個收藏夾,只是如今逛知乎不那麼頻繁了,沒有更新。其中不乏一些初學者相關的回答,若是有興趣也不妨看看:
不太重點仍是踏踏實實的看各類視頻、讀各類文檔、作不一樣的項目。
你們都知道大廠不管校招仍是社招,基礎知識必須牢固,大廠對於前端方面考察的很細,同時網絡協議、Node 以及一些客戶端的問題也會涉及,「一雲多端」的趨勢很明顯。對於前端來講,選擇性太多,知識變化太快,反而容易迷茫焦躁。我是典型的基礎弱,經驗稍微多一點,以致於大廠是不敢去面試的,以前斗膽去面了映客直播,結果也不用說了。
除了基礎,項目經驗也一樣不能忽略。工做了的要學會在業務中尋求進步,沒工做的或者工做了平時有時間的要本身去作產品。
作可上線運營的產品就是個人想法,純粹去學技術基本毫無心義。由於做爲前端,難道你就甘心只去研究技術而不關注產品層面、用戶運營方面的東西?我說的關注產品層面不只僅涉及到交互和視覺體驗這一塊,而是本身對項目總體性的把控,知道產品從0到1誕生的過程,遠比只是敲代碼作好某個功能模塊要強。
若是不知道作什麼項目,如下是我曾經想到過的點子,其中有些我已經嘗試過了:
不少人(包括我)找工做的時候不過重視一家公司的具體狀況,包括辦公環境、團隊氛圍、加班狀況、福利待遇等,每每只關注了最直接的錢,這樣作決定是絕對不是好的決定。2018年我曾入職一家本地聯通寬帶服務商公司,由於有線下業務支撐,以致於我以爲應該會比通常初創型互聯網公司靠譜,然而事實是技術部只是這個公司的一個小部門,老闆砸錢在這個部門來研發一套內部系統,成效不佳的狀況下技術部竟然被各類施壓,甚至在幾家一樣的寬帶服務商公司間進行競拍,看誰獲得這個技術部和項目的全部權。固然我是立即離職,由於能夠看的很透徹了。
在選公司的時候,必定要全方面評估這個公司好和很差的地方,就像對方會評估你同樣。否則入職以後你纔會慢慢發現,原來事情並非你所但願的樣子。
其實2018年可說的還有不少,可是以爲不必了。每一個人都有本身的路要走,正常狀況下沒有哪條路是錯誤的,只有合適與否,本身喜歡與否。2019年,我在我選擇的路上已經走了9天,也但願你可以找到屬於本身的路,堅決不移的走下去。
過去一年,便會反思一年前的本身,同時希冀本身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活得更加有意義。
咱們都應該心存但願,但願之下應該有具體的計劃得以實施,在這裏我寫下本身的但願和計劃:
但願本身:
具體計劃:
共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