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S/TPS/併發數

 QPS(Query Per Second)/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併發數服務器

TPS即每秒處理事務數,包括了網絡

1)用戶請求服務器架構

2)服務器本身的內部處理併發

3)服務器返回給用戶性能

這三個過程,每秒可以完成N個這三個過程,Tps也就是N;測試

QPS基本相似於TPS,可是不一樣的是,對於一個頁面的一次訪問,造成一個Tps;但一次頁面請求,可能產生屢次對服務器的請求,服務器對這些請求,就可計入「Qps」之中。spa

例如:訪問一個頁面會請求服務器3次,一次放,產生一個「T」,產生3個「Q」事務

一個典型的上班簽到系統,早上8點上班。7點半到8點這30分鐘的時間裏用戶會登陸簽到系統進行簽到。公司員工爲1000人,平均每個員工登陸簽到系統的時長爲5分鐘。可以用如下的方法計算。io


QPS = 1000/(30*60) 事務/秒
平均響應時間爲 = 5*60  秒
併發數= QPS*平均響應時間 = 1000/(30*60) *(5*60)=166.7登錄

 

吞吐量的計算公式
指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用戶的請求數

從業務角度看,吞吐量能夠用:請求數/秒、頁面數/秒、人數/天或處理業務數/小時等單位來衡量

從網絡角度看,吞吐量能夠用:字節/秒來衡量

對於交互式應用來講,吞吐量指標反映的是服務器承受的壓力,他可以說明系統的負載能力

以不一樣方式表達的吞吐量能夠說明不一樣層次的問題,例如,以字節數/秒方式能夠表示數要受網絡基礎設施、服務器架構、應用服務器制約等方面的瓶頸;已請求數/秒的方式表示主要是受應用服務器和應用代碼的制約體現出的瓶頸。

當沒有遇到性能瓶頸的時候,吞吐量與虛擬用戶數之間存在必定的聯繫,能夠採用如下公式計算:F=VU * R /T

其中F爲吞吐量,VU表示虛擬用戶個數,R表示每一個虛擬用戶發出的請求數,T表示性能測試所用的時間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