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價類劃分性能
等價類劃分主要適用於單個輸入條件,輸入爲數值型的狀況,若是輸入規定了輸入區間,可劃分出一個有效等價類,兩個無效等價類;若是輸入只規定了輸入範圍,可劃分出一個有效等價類,一個無效等價類。測試
2、邊界值spa
邊界值方法也是適用於單個輸入條件的狀況,輸入類型能夠數值、字符等,要測試的邊界包括上點、下點、離點。設計
3、錯誤推測法程序
錯誤推測法主要是測試設計人員的測試經驗相關,測試經驗不一樣,設計出來的測試用例也區別很大。方法
4、因果圖法經驗
因果圖方法考慮輸入的組合,特別適用於多個輸入條件相關有關聯又相互約束的狀況。數據
設計步驟:異常
1)羅列出輸入與輸出;co
2)根據輸入與輸出畫出因果圖;
3)標出約束跟限制;
4)把因果圖轉化成斷定表;
5)根據斷定表的每一列設計測試用例。
5、斷定表驅動法
斷定表適合於解決多個邏輯條件的組合。將各類邏輯的組合羅列出來,避免遺漏。不能表達重複的操做。
斷定表包括條件樁、條件項、動做樁、動做項。
條件樁:列出全部條件,次序無關;
條件項:列出所對應條件的全部可能狀況下的取值;
動做樁:列出可能採起的操做,次序無關;
動做項:列出條件項各類取值狀況下采起的操做。
設計步驟:
1)肯定規則個數,條件及各條件取值的組合;
2)列出條件樁、動做樁;
3)列出條件項;
4)列出動做項;
5)初始化斷定表;
6)規則簡化、合併。
6、正交法
當輸入條件不少時,因果圖等設計方法設計出來的用例數每每多的驚人,用正交法可有效減小用例數。正交法的核心思想是從大量測試數據中選取有表明性的點來測試,從而減小測試用例數。
設計步驟:
1)肯定因子並畫出正交表草圖;
2)填充各因子的狀態值;
3)加權篩選;
4)根據篩選過的正交表設計測試用例。
7、功能圖法
功能圖法適合於用來設計程序的控制結構的測試用例。有順序、選擇、重複三種控制結構。
設計步驟:
1)畫出功能圖;
2)生成局部測試用例;
3)生成測試路徑;
4)合成測試用例。
8、場景法
場景法特別適用於控制流清晰的系統。
設計步驟:
1)畫出程序控制流圖(若是不能直接畫出控制流圖,可先畫出程序流程圖,再把流程圖轉換成控制流圖);
2)根據控制流圖設計出場景;
3)根據場景設計測試用例。
中間可能會要計算環路複雜度V(G),計算公式以下:
V(G)=e-n+2
其中e是邊的數目,n是結點的數目。
測試用例設計策略:
1、任何都要用邊界值法;
2、用等價類劃分補充測試用例;
3、根據測試設計人員經驗用錯誤推測法追加測試用例;
4、根據程序邏輯追加邏輯測試用例;
5、根據程序狀況,選擇使用因果圖法(斷定表)設計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設計步驟:
1、根據設計規格設計基本的功能測試用例;
2、邊界值測試用例;
3、狀態轉換測試用例;
4、錯誤推測測試用例;
5、異常測試用例;
6、性能測試用例。
另外還需反覆利用八種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對測試用例進行分解與合併,多多利用發散思惟追加測試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