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頁面測試要點

H5是HTML5的簡稱,如下的內容是介紹H5頁面的知識:HTML5是用於取代1999年所制定的 HTML 4.01 和 XHTML 1.0 標準的 HTML 標準版本,如今仍處於發展階段,但大部分瀏覽器已經支持某些 HTML5 技術。HTML 5有兩大特色:首先,強化了 Web 網頁的表現性能。其次,追加了本地數據庫等 Web 應用的功能。廣義論及HTML5時,實際指的是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在內的一套技術組合。它但願可以減小瀏覽器對於須要插件的豐富性網絡應用服務(plug-in-based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RIA),如Adobe Flash、Microsoft Silverlight,與Oracle JavaFX的需求,而且提供更多能有效加強網絡應用的標準集。H5表如今不少地方上,咱們平時看到最多的就是手機微信上時不時彈出的騰訊新聞,這些新聞點擊進入觀看就是H5頁面的一個範疇。android

 

好了,哪下面就主要說說如何去作H5頁面的測試呢?數據庫

 

一、業務邏輯相關的測試:瀏覽器

除基本的功能測試以外,H5頁面的測試,須要關注如下幾點: 緩存

1)登錄測試: 安全

目前H5與native各個客戶端都作了互通,因此你們在測試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微信

(1)若客戶端已登陸,那麼進入H5後仍然是登陸狀態。 網絡

(2)若客戶端未登陸,進入H5,點擊對應按鈕OR連接,若是須要登陸,須拉起native登陸。若取消登陸,是否可再次拉起登陸,或者停留在的頁面是否有對應的登陸提示。 (注:本次測試過程當中就發現,第一次點擊連接,能夠拉起登陸,第二次卻不能) app

 

2)翻頁測試:性能

當遇到翻頁加載的頁面,須要注意內容爲1頁或者多頁的狀況。 測試

(1)數據分頁加載時,注意後續頁面請求數據的正確。 

注:這個須要注意在快速操做場景中,請求頁數是否是依次遞增,快速操做(如第一頁還沒有loading出來的時候仍然繼續上拉操做)時是否發出去對應的請求了。 

 

3)刷新與返回的測試:

(1)下拉刷新是否仍然處於當前頁面 

(2)用戶主動點擊刷新按鈕是否仍然處於當前頁面 

(3)點擊返回與back鍵,回退頁面是不是指望頁面 

注:本次測試過程當中就發現,mtop接口請求成功,可是data內無數據時,返回到的就是個空白頁面,沒法正常發送請求。 

 

4) mtop接口返回處理:

發現這個出現問題的地方有不少,可是隻要有意識的去處理,就很容易避免,主要是有如下幾種狀況: 

(1)請求成功,且返回有數據,測試mtop接口返回數據的各類場景。 

(2)請求成功,但data內容爲空。 

(3)請求接口異常,出現ERR_SID_INVALID::SESSION過時,拉起登陸。 

(4)請求接口發生除C中提到的異常以外的異常,一般可歸結爲一類進行處理。 

 

二、與H5適配相關的測試: 

H5的適配其實比客戶端的相對來講,要少一些,手機品牌之間的差別不大,因此不用太多關注,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是系統,這個要特別關注下: 

1)分辨率高(如720*1280,重點關注頁面背景是否徹底撐開頁面,刷新是否有抖動)、分辨率低(如320*480,重點關注下彈框樣式和文案折行) 

2)android4.2版本以上的設備隨便測試一兩臺便可

3)蘋果近幾年經常使用的系統版本手機

 

三、安全相關的測試:

1)明確投放渠道都有哪些 :

如獨客、主客、wap,是否對未投放渠道作了限制,直接經過url請求是否攔截等 

2)評估是否須要接入集團安全,如mtee黑白名單等

3)是否須要接入支付寶實名認證:

涉及到金錢相關,如天貓積分,紅包等,爲了防刷,通常都須要判斷是否支付寶實名認證 

4)是否接入windvane,全部請求經過native發出

 

四、操做頁面體驗相關的測試:

1)資源相關:

(1)頁面中有圖片的話,淘寶那邊建議圖片通常不大於50kb,本着一個原則,儘可能縮小圖片 

(2)資源是否壓縮、是否經過CDN加載 

(3)如何保證二次發佈後有效更新 

2)流量消耗: 

(1)對於一些不會變化的圖片,如遊戲動畫效果相關圖片,不須要每次都請求的東西,作本地緩存。 

(2)數據較多時是否作了分頁加載。 

3)頁面展示時間:

(1)關注頁面首屏加載時間。 

4)頁面提示: 

(1)弱網絡下,數據加載較慢,是否有對應的loading提示。 

(2)接口獲取異常時,提示是否友好。 

(3)刷新頁面或者加載新內容時頁面是否有抖動。 

5)手機操做相關:

(1)鎖屏以後展現頁面。 

(2)回退到後臺以後,從新呼出在前臺展現。 

(3)弱網絡體驗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