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5 :本文寫於1號,原本只是隨筆的文字,沒有想到有這麼多朋友的關注和承認。有朋友留言說有必要加一點體會性的文字,我以爲這個建議真的很好。有更多建議或是交流,請加關注個人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186347743服務器
-------------------------------------------昏鍋線----------------------------------------------網絡
杭州的2012顯得很陰冷。1號2號是我oncall,因此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邊的筆記本幾乎是24小時開機,今天還算清淨,處理了一個工單後一直沒人打擾。昨天在微博上瘋了個消息,大意是說時間過的太快,轉眼又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了,得回首一下。一個同事回消息說:習慣回首說明你老了。是啊,從06年畢業後到今天,5年半了,奔三的人每每在這個時候老是特別的惆悵。做爲一個從事了5年運維工做的我來講,不算資深,但也算是有所經歷的人,這麼說不過度吧。負載均衡
時間先回到2008年吧,也是今天,記得不錯的話,鎮江大雪。我和一塊兒住的同窗一塊兒談論憧憬着不知將來的未來,雖然談話自己沒有什麼結論,但卻有了一個堅決的想法:Do Something!是啊,若是就這樣生活,說不定哪一天我會後悔,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抓住本身的機會,我不甘心只是一個小角色。因而7月,在那個最熱的夏天,毅然決然的離開,放棄了生活了6年的城市(4年大學,2年工做),放棄了穩定的工做,放棄了已購的新房和當年在這裏生活的一切想法。走的那一天,7月12日。登上去往上海的動車,一路上的的忐忑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到了上海,踏着腳下的土地,看着周圍如潮的人羣,心裏的感受實在是沒法言喻。運維
時間倒回到2006年。大學畢業的我成功的和其餘人同樣,拿到了畢業證,拿到了失業證。記不清幾個月後,陰差陽錯的進入到一家金融機構,作起了公司網管,這也算是我運維工做的起步吧。工做中發現本身專業知識方面實在是太過欠缺,因而養成了天天學習網絡知識的習慣,我必須認可,一開始,我只是想更多的知道一些原理,後來竟然發現本身着迷了。當年我拿着1500元的工資,竟然省吃儉用的,湊齊1500去報名學習CCNA的課程,也算是巧合,也是個夏天。2006年十月一日,我到南京參加爲其一週的培訓,當時還有幾個同窗在南京,因而借住在同窗宿舍的客廳裏。這裏插一句,有個兄弟宿舍裏及其髒亂,地上各類垃圾裏還夾雜着用完丟棄的套套,噁心的我到如今想起來還能吐。培訓7天的內容如今看很簡單,可是當時對於我來講仍是頗有壓力,學完回來爲了作實驗,又借錢買了一臺戴爾筆記本,14寸的寬屏在那個年代仍是很潮的。那時候上班天天都能準點下班,下了班後就是我一我的在家裏用dynamics作實驗,後來虛擬機不過癮,又花大幾千買了一套cisco的設備回來天天敲實驗。等我慢慢的對網絡愈來愈有感受的時候,忽然有一天萌生了一個想法,說到底就是渴望成就感。(此處插播廣告,當年這套設備總共花了2500,3個25系列的路由器,另加一個是帶異步口的,型號應該是2511,試驗中充當終端服務器。這套設備如今閒置在家中很久了,有意者願1600出。使用設備學習的感受要比模擬器好n多倍,私信詳談)異步
繼續回到2008年。在上海沒有想象中風順,到11月份我找到一份工做,系統工程師。上班的前一天,我跑到徐家彙的一個李寧鞋店,買了一雙我看過好幾遍都沒有捨得買的鞋,是啊,打完折300元的鞋,如今買什麼都沒有當年那樣的知足感了。第一個月拿到工資的時候,不由啞然失笑了,2700元。但是,這是本身選擇的路,哪怕跪着,也要走完。但是今天我必須認可,當年的這2700元的時代,倒是我成長最快的時代,我第一次那麼大密度的接觸到那麼多的技術,我不記得當時在那裏度過了多少個不眠的夜晚。但是,直到如今,還有當時的一些互聯網公司使用了整套由我配置的網絡設備,網站使用我親手搭建的負載均衡設備,這些足以讓我知足。後來雖然經歷過易趣網、51job、阿里巴巴,雖而後來工資待遇、福利方面也比那時獲得改善,可是就這段經歷而言絕對是最值得回憶的。ide
不得不說在阿里巴巴的這15個月。若是說,以前的經歷都是在基礎性的成長,那麼在阿里巴巴的經歷應該算是眼界的開闊。阿里的技術人員是很是密集的,並且高手如雲,你能夠接觸到各種在業界牛中逼哄哄的人,不管如何,只要你願意,你均可以主動的和他們溝通學習。另一點加班是很是正常的,我不瞭解其餘非技術部門的狀況,可是就技術類的崗位,加班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剛來的那會兒,因爲當時新上的一款產品只有我一個運維人員,產品正常的運維以及bug排查太佔用時間,我幾乎天天都是凌晨回去。有時候臨到下班時間都沒什麼加班的需求,忽然到7點來一個case。記得有次週末,準備下班了,忽然有個用戶,十萬火急的跑過來講有個十萬火急的需求,結果查明是內部一個測試虛擬化平臺的虛擬機啓動不了,當時因爲不支持虛擬機的冷熱遷移,只能手工hack產品邏輯,手工冷遷移,7臺機器花了十幾個小時才所有啓動成功並恢復全部數據,一個晚上修復數據。TAXI票單上顯示回家的時間是7點09分,第一次目擊杭州的早晨,我揹着厚實的筆記本,感受着肩頭的承重、冬天的刺骨,還有對將來的但願。但是在那一刻,我以爲但願是一個永遠均可以用來欺騙本身的詞彙。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後來雖然人員上獲得了補充,可是同時所要運維的集羣個數也是急劇增長,附屬產品也一個個的起來,這樣加班仍是屢見不鮮,加上產品24*7的故障響應,每一個運維人員在經歷和體力上都同時面臨着考驗。此時此刻,我我的參與的產品橫跨彈性計算平臺(虛擬機生產控制系統)、SLB(基於lvs的軟件負載均衡)、ACE(cloud engine應用託管),面對多個產品線的運維工做,在新的一年裏,總結和理順流程已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情。工具
總結一下吧,也算是對但願跨入運維或是剛剛踏入運維序列的同窗的一點建議。運維工做真的是一件很是具備挑戰性的工做,意味着你要付出比日常人更多的精力,意味着你必需要放棄不少休息時間,固然你也會收穫不少,在知識廣度上的擴充和積累絕對是很是迅速的,我我的認爲可能須要你有一些小聰明或是靈性,說到底就是能迅速的弄懂不少原理來解決眼前的事情。意味着24*7的工做性質,意味着無盡的問題,意味着冬天裏半夜3點中的一個電話你必須當即解決。不管是成就感仍是挫折感你都能在這裏體味的淋漓盡致。新形勢下的運維人員也要同時具備軟件開發的能力,至少不能僅僅侷限於只會一種語言,運維工具的開發能力是很是重要的現代運維的特徵,英語裏面的一個新的詞彙叫作dev-ops,說的就是這個。幾年前沒有開發經驗就能夠作運維,由於那時候的運維基本上是充當開發人員的助手、作着重複和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的,可是如今,若是說沒有開發經驗是作很差一個運維工程師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是我我的的短板,急需提高。能夠說現代運維給運維工程師提出了更爲嚴格的要求,運維工程師在facebook裏面是最被尊重的一批人,被稱之爲一羣「無所不懂」的傢伙,他們能夠給開發人員提供各類思路和幫助。一句話說,運維人員的角色已經須要你can be anyone,運維人員任重而道遠,因此若是你作好準備的話,Go and have fun!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