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Linux服務器內存使用狀況

查看內存使用狀況,可使用命令 free -m
緩存


其結果大體以下:服務器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ide

Mem:         32108      30681       1426          0        123      21165性能

-/+ buffers/cache:       9392      22715spa

Swap:        34287       1262      33025操作系統



在第一部分Mem 行中有以下參數:orm

* total: 內存總數,即32108 MB內存

* used: 已經使用的內存數,即 30681 MBit

* free: 空閒的內存數:即 1426MBclass

* shared:當前已廢棄不用,老是 0

* buffers Buffer: 緩存內存數,即 123 MB

* cached Page: 緩存內存數,即 421MB


其中,內存總數與已經使用內存數和空閒內存數的關係是:

 total (32108) = used (30681) + free (1426)


在第二部份內容(-/+ buffers/cache)中個參數以下所示:

(-buffers/cache): 真正使用的內存數,即9392M,他指的是第一部分的 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可用的內存數,即22715M,他指的是第一部分的 free + buffers + cached


其含義能夠理解爲:-buffers/cached 反映的是被程序實實在在用掉的內存,而 +buffers/cached反映的是能夠被使用(或者說挪用)的內存總數。


第三部分指交換分區。(書上說「你們都明白,這裏就再也不講了」,但是我還不清楚,一下子再查吧)



對操做系統來說,used 和 free都是Mem的參數,因此 buffers/cached這兩項對於操做系統來說都是已經被使用的內存,因此呢 free的就比較少;

而對於應用程序來講呢,buffers/cached等同於可用的內存,由於buffers/cached可提升程序執行的性能,當程序使用內存時,buffers/cached很快就會被使用。

因此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看,應以(-/+ buffers/cached)的free 和 used爲主,即咱們主要與他相關的free和used就能夠了。


咱們在觀察Linux的內存使用狀況時,只要沒發現用swap的交換空間,就沒必要擔憂本身的內存太少。

若是經常看到swap用了不少,那麼你就要考慮加物理內存了。這也是在Linux服務器上看內存是否夠用的標準。


轉載:http://hi.baidu.com/chinalwb/item/a88e47c8da2e4f14b77a24d6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