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別處知道,前端開發人員要理解關於瀏覽器的知識,便查了下資料,整理以下: 前端
首先,要知道瀏覽器的簡介。瀏覽器是能夠顯示網頁服務器或者文件系統的HTML文件內容,並讓用戶與這些文件交互的一種軟件。網頁瀏覽器主要經過HTTP協議與網頁服務器交互並獲取網頁,這些網頁由URL指定,文件格式一般爲HTML,並由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功能Internet郵件擴充服務,它是一種多用途網際郵件擴充協議)在HTTP中指明。一個網頁能夠包含多個文檔,每一個文檔都是分別從服務器獲取的。我的電腦上常見的網頁瀏覽器有:Microsoft的IE瀏覽器、Netscape的Firefox瀏覽器、Apple的Safari瀏覽器、Google的Chrome瀏覽器、Opera瀏覽器、360安全瀏覽器、搜狗高速瀏覽器、騰訊QQ瀏覽器、百度瀏覽器等。瀏覽器是常用到的客戶端程序。 web
其次,要了解瀏覽器的發展歷程。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是第一個使用超文原本分享資訊的人,他於1990年發明了首個網頁瀏覽器WorldWideWeb。在1992年3月,他把這個發明介紹給他在CERN(法語:Conseil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英語: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工做的朋友,從那時起,瀏覽器的發展就和網絡的發展就聯繫在一塊兒了。
第一個web瀏覽器出自Berners-Lee之手,這是他爲NeXT計算機建立的(這個Web瀏覽器原來取名叫WorldWideWeb,後來更名爲Nexus),並在1990年發佈給CERN的人員使用。Berners-Lee和Jean-Francois Groff將WorldWideWeb移植到C,並把這個瀏覽器更名爲libwww。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了許多瀏覽器,包括Nicola Pellow編寫的行模式瀏覽器(這個瀏覽器容許任何系統的用戶都能訪問Internet,從Unix到Microsoft DOS都涵蓋在內),還有Samba,這是第一個面向Macintosh的瀏覽器。
當時網頁瀏覽器被視爲可以處理CERN龐大電話薄的實用工具。在與用戶互動的前提下,網頁瀏覽器根據gopher和telnet協議,容許全部用戶能輕易地瀏覽別人所編寫的網站。但是,其後在瀏覽器中加插圖像的舉動,使之成爲了互聯網的「殺手級應用」。
NCSA Mosaic(伊利諾斯大學的超級計算機應用程序國家中心(NCSA)開發,是微軟IE、網景以及衆多網頁瀏覽器的鼻祖)使互聯網迅速發展。他最初是一個只在Unix運行的圖像瀏覽器,很快便發展到Apple Macintosh和Microsoft Windows亦能運行。1993年9月發表了1.0版本。NCSA中Mosaic項目的負責人Marc Andreesen辭職並創建了網景通信公司。
網景公司(Netscape)在1994年10月發佈了他們的旗艦產品網景導航者。但第二年優點就被削弱了。錯失了互聯網浪潮的微軟(Microsoft)在這時匆促購入了美國SPyglass公司(以開發Mosaic瀏覽器聞名)的技術,改爲Internet Explorer,掀起了軟件巨頭微軟與網景之間的瀏覽器大戰。同時也加快了萬維網的發展。
這場戰爭把網絡帶到了千百萬普通電腦用戶面前,但同時顯露了互聯網商業化如何妨礙統一標準的制定。微軟和網景都在他們的產品中加入了許多互不相容的HTML擴展代碼,試圖以這些特色來取勝。1998年,網景公司認可其市場佔有率已沒法挽回,這場戰爭便隨之而結束。微軟能取勝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它把瀏覽器與其操做系統一併出售;這亦使它面對反壟斷訴訟。
網景公司以開放源代碼迎戰,創造了Mozilla,但此舉沒能挽回Netscape的市場佔有率。在1998年末美國線上收購了網景公司。在發展初期,Mozilla計劃很吸引開發者而掙扎開發;但至2002年,它已發展成一個穩定而強大的互聯網套件。Mozilla 1.0的出現被視爲其里程碑。同年,衍生出Phoenix(後更名Firebird,最後又改成Firefox)。Firefox 1.0於2004年發表。截至2008年,Mozilla及其衍生產品約佔20%網絡交通量。
Opera瀏覽器是一個靈巧的瀏覽器。它發佈於1996年。目前它在手持電腦上十分流行。它在我的電腦網絡瀏覽器市場上的佔有率則稍微較小。
Lynx瀏覽器仍然是Linux市場上十分流行的瀏覽器。它是全文字模式的瀏覽器,視覺上並不討好。還有一些有着進階功能的同類型瀏覽器,例如Links和它的分支ELinks。
Konqueror瀏覽器是一個由KDE開發,KDE開發人員在開發KDE2時意識到一個良好的桌面環境必須搭配一個良好的網絡瀏覽器及檔案管理員,便投入很多力量開發了Konqueror,這個瀏覽器使用了自家開發的排版引擎KHTML,因爲Konqueror是屬於KDE的一員,並只常見於Unix-like下的KDE桌面環境,因此Konqueror並未普及;縱然Macintosh的瀏覽器市場如今亦一樣被Internet Explorer和Firefox佔據,但將來有可能會是蘋果電腦自行推出的Safari的世界。Safari是基於Konqueror這個開放源代碼瀏覽器的KHTML排版引擎而製成的。Safari是Mac OS X的默認瀏覽器。
2003年,微軟宣佈不會再推出的獨立的Internet Explorer,但會變成視窗平臺的一部分;同時也不會再推出任何Macintosh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不過,於2005年初,微軟卻改變了計劃,並宣佈將會爲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Vista操做系統推出Internet Explorer 7。
2011年3月15日,微軟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9的正式版,值得一提的是,Internet Explorer9再也不支持Windows XP。微軟官方表示,IE9不支持WindowsXP是由於其硬件加速功能在WindowsXP系統上沒法正常運行,而windows7要求電腦內存至少在1G以上。對此,微軟大中華區開發工具及平臺事業部總經理謝恩偉表示,「建議這部分用戶使用IE8。」
2011年4月11日,Internet Explorer9才推出1個月,微軟又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10的首個預覽版本。Internet Explorer9不支持XP讓很多用戶感到憤怒,而現在細心的用戶在Internet Explorer10平臺開發版的最終用戶許可協議中看到,Internet Explorer10連Windows Vista系統也不打算支持了。據協議描述,Internet Explorer10將只支持Windows 7 、Windows 8 兩個版本,不過好在Windows Vista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個悲情故事,Internet Explorer10不支持Windows Vista,對於這麼點用戶數量而言,很難引發反彈的。 chrome
最後,要知道本身瀏覽器是屬於啥內核。A. IE內核. 包括360安全瀏覽器,IE, Greenbrowser, Maxthon2, 世界之窗, 剛開始的搜狗瀏覽器。B. Chrome內核. 如 Chrome瀏覽器。C. 雙核(IE和chrome/webkit內核). 雙核的意思是通常網頁用chrome內核(即webkit或高速模式)打開,網銀等指定的網頁用IE內核打開. 如360高速瀏覽器,搜狗高速瀏覽器. 並非1個網頁同時用2個內核處理。D. Firefox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