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國內智能硬件元年開啓以後,近年來國內智能硬件行業就開始呈現爆發式增加。根據數據統計,2014年國內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達到108億元,2015年銷量達到424億,預計到2018年,我國智能硬件終端和服務市場規模將超5000億元,2020年可達萬億元規模。後端
在如此龐大的發展規模之下,智能硬件安全問題也開始愈來愈多的暴露在公衆面前。好比本年度315晚會上就曝光了利用手機充電樁惡意竊取用戶我的財產信息、利用自拍照片來騙過人臉識別驗證進而控制高科技硬件產品等安全事件,不光手機,包括共享單車、智能家居,汽車等在內的各類智能設備均不斷被爆出安全問題。安全
隨着萬物互聯(IoT)時代的到來,若是不能有效解決這些背後存在的安全問題,智能硬件的大規模應用將必然會致使問題叢生,並反過來制約智能硬件的發展。這其中的種種問題,不只僅影響到我的信息安全,更直接影響到咱們的人身安全,甚至影響到社會安全和國家安全。所以,智能硬件安全必須引發高度重視。代理
智能硬件安全關注度愈來愈高blog
近期,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發佈了《智能硬件安全白皮書》,白皮書指出,目前智能硬件總出貨量很是大,可是針對智能硬件安全的支出量卻很是小,在2017年,全球在相關方面的支出是3.48億美圓,2018年預計會有5.47億美圓。能夠看出,數字雖然很是小,可是增加率較高,這也反映了業界對於智能硬件關注愈來愈強烈。生命週期
智能硬件安全相較於傳統硬件安全有兩個特色,一個是智能硬件需求差別比較大,二是應用場景安全需求等級不一樣。白皮書提出了安全度量模型,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評估智能硬件系統是否實施了安全保護,另外是採起安全防禦技術強度,經過計算,給出安全防禦分數,對安全進行度量。事件
針對智能硬件的安全防禦通常劃分爲三個方面,針對固件的安全保護、針對客戶端的安全及針對雲平臺的安全。隨着雲服務的普及以及目前智能設備在商務、金融和娛樂行業的普遍應用,針對智能硬件的攻擊事件較多的集中在了客戶端安全與雲平臺安全兩個部分,客戶端安全方面,目前針對APP攻擊手段較多,硬件廠商在研發配套APP應用過程當中更要注意APP 的安全性驗證,加強APP安全防禦;雲平臺安全方面,基於智能硬件設備後端雲服務與移動客戶端之間的通訊鏈路進行攻擊則是黑客的慣用手段,像非法代理、逆向及欺詐攻擊等。開發
海雲安全面守護我的信息安全產品
針對智能硬件目前廣泛存在的安全情況及安全需求,海雲安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移動應用全生命週期保護解決方案。終端
客戶端開發階段,海雲安爲開發廠商進行深刻的APP漏洞風險評測,從源頭髮現漏洞,並提供高強度的客戶端安全加固服務,經過加固防禦有效杜絕非法破解、逆向植入病毒木馬等非法操做。硬件
針對雲平臺的安全防禦需求,海雲安推出了國內首臺移動應用防火牆系統,圍繞通訊鏈路進行有效防禦,有力預防逆向攻擊,防止代理欺詐等不法行爲,同時具有智能預警功能,及時風險態勢感知,識別攻擊行爲,進行反饋警示。
同時在上線後的運營階段,海雲安還提供針對應用市場渠道的風險監測服務,一站監測近600個市場渠道,及時發現流通的盜版及風險應用。智能硬件廠商經過海雲安提供的檢測、加固、防護及監測等一系列全週期安全服務,在實現有效防護的同時,還能能及時發現並處理風險漏洞問題,並開展風險響應預警工做,最終實現有效保障用戶終端我的數據安全,進一步提高智能硬件總體安全水平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