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知識:shell
1、網絡雜談:網絡
Q1:什麼是網絡?模塊化
A1:由節點和連線構成的,具備信息傳輸、接收與共享的平臺,從而實現資源的共享。學習
簡言之,網絡最終的目的是爲了解決終端到終端的通信。ui
2、OSI與TCP/IP參考模型:命令行
OSI(開放式系統互聯)七層協議是一個國際標準,用模型來解釋了終端到終端之間的網絡傳輸過程。設計
可是這個標準並無在實際的生產環境中應用,等同於被架空了。可是他由於是一個層次化的結構模型,因此具備必定的學習價值。orm
OSI七層協議模型:接口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ip
(其中,前四層是大部分網絡工程師負責的部分)
TCP/IP協議是生產環境上傳輸網絡信息的標準,由美國國防部開發,目前全部廠商的網絡設備都是基於這個模型所設計的。
TCP/IP協議模型(對應的OSI七層協議):
網絡接口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Internet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會話表示應用層)。
OSI模型的好處:
減小複雜性,標準化接口,便於模塊化設計,確保技術的兼容性,加速發展,簡化教學。
TCP/IP中的一些協議: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由底層網絡定義的協議(Ethernet,ATM,X.25等)
網絡層:IP,ICMP,IGMP,ARP,RARP等
傳輸層:TCP,UDP
會話表示應用層: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FTP(文件傳輸協議),DNS(域名解析服務),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DHCP(動態主機設置協議)等。
什麼是協議棧:
利用一組協議完成OSI所實現的功能
華爲交換機使用基礎:
display version //顯示交換機的版本信息
華爲交換機CTL有兩種模式:用戶模式和系統模式
<Huawei> //用戶模式
[Huawei] //系統模式
<Huawei> system-view //用戶模式進入系統模式
[Huawei] quit //系統模式退回用戶模式
華爲的交換機和思科的交換機大同小異,指令能夠用Tab補全,也能夠使用?查詢指令和指令相關的語法。(例如?,cl?,clock ?)在命令行的界面下,使用鍵盤上鍵(或下鍵)能夠追溯以前的命令;
[Huawei] interface 接口 //進入這個接口的接口模式
例如: [Huawei] interface e1/0/1 //進入e1/0/1的接口模式
[Huawei] user-interface console 0 //進入console口的接口模式
[Huawei] user-interface vty 0 //進入vty鏈接(telnet)虛擬鏈接的接口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一模式下,輸入return能夠再任一狀態下切回用戶模式)
<Huawei> save //保存當前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華爲的交換機內部有兩個配置文件
<Huawei>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交換機內當前運行的配置內容(內存)
<Huawei>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查看保存在硬盤內的配置文件(下次啓動時的配置內容)
[Huawei] sysname lilywhite //設置交換機的機器名爲lilywhite(在系統模式下)
效果:[lilywhite]
設置標題消息:
[Huawei] header login information *--------------* //設置登陸界面的提示消息
[Huawei] header shell information *--------------* //設置進入交互界面的提示消息
實例:配置交換機的管理IP地址(做telnet使用,使用vlan1做爲管理VLAN)
<lilywhite>system-view
[lilywhite]interface Vlanif 1
[lilywhite-Vlanif1]ip add 192.168.1.10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