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去中化區塊鏈遊戲資產交易平臺

資產自己就已經具有交易能力:

基於以太坊區塊鏈去中心化的遊戲廠商,在開發遊戲角色、道具等資產時,所編寫的智能合約自己就支持了角色、道具等資產轉移功能,也就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行的智能合約遊戲資產自己就擁有比較完善的價值轉移和交易能力。前端

交易流程概述:

資產擁有者在須要出售該資產時只需設置價格跟簽名受權(即贊成這一次智能合約進行代幣和道具的轉移,並且是鏈上受權)後,購買者用任何一款支持以太坊的錢包對該地址支付相應的代幣並完產區塊確認後,智能合約就能自動地把角色、道具等資產轉到購買者支付帳戶地址上。web

若是以上理解無誤,那麼會存在如下問題:

  1. 對遊戲開發服務平臺來講,產品自己就具有交易能力,出於產品生態的完整性考慮,遊戲平臺一定會提供遊戲資產的交易市場,並且成本並不高。服務器

  2. 不一樣遊戲廠商開發的遊戲角色、道具等資產受限自己的智能合約,也就是雖然都上鍊了,但仍是相對中心化的(不能跨合約跨平臺玩)。遊戲廠商自己就是各個小的中心,所以可推斷遊戲資產本質就不是去中心化的。因此拿去中心化的大概念來講,本身平臺自己就是一個相對小中心化,有去中心化的僞命題的味道在裏面。ide

  3. 若是作第三方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遊戲資產交易平臺,優點在於遊戲資產的資源整合跟流量導入。可是出於資產自身具有交易能力和遊戲相對中心化運營的緣由,遊戲廠商對區塊鏈遊戲資產交易平臺的依賴性並不高。區塊鏈

  4. 假設將要開發的第一期產品是以下這樣的:網站

據我瞭解 spiderdex 裏的交易功能,目前也只是利用遊戲資產自己已經具有的交易能力 + 接入MetaMask錢包 來實現簡單交易功能,並沒使用有複雜的自動撮合交易功能來實現深層次高價值的交易。遊戲

假設開發的DEX初版大概跟spiderdex相似。資源

實現方式歸納以下:

1) web頁面展現的角色、道具等資產供求展現信息直接調取中心化服務器存儲的數據信息,也就是交易平臺的基本功能使用傳統的相似電商網站的開發技術即可實現。遊戲開發

2)前端web使用以太坊提供的Web3.js庫結合以太坊區塊鏈提供的API 即可直接連接以太坊節點後進行通訊,而後經過遊戲廠商編寫的智能合約地址即可調取遊戲角色、道具的動態數據信息。開發

3)經過 MetaMask錢包私鑰受權 + 用戶填寫基本信息保存本地服務器 實現用戶登陸等用戶基本信息管理

4)實現交易方式:利用遊戲資產自己已經具有的交易能力 + 接入MetaMask錢包功能來實現簡單交易功能。

注意:若是要實現複雜的實現深層次高價值的交易,須要本身寫撮合系統,這個工做量比較大。

基於以上產品實現,那麼區塊鏈遊戲資產交易平臺自己依賴:以太坊區塊鏈,遊戲廠商的智能合約、第三方錢包支付。由於實際交易都在鏈上:區塊鏈遊戲資產交易平臺自己促成的資產交易的回執清單即是以太坊區塊鏈提供的交易清單,實際上廠商本身的交易單也是這樣,用戶私下經過錢包的OTC交易單也是這樣,並且原版的交易記錄都是記錄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因而咱們很難跟遊戲廠商「自證」這筆交易是咱們平臺發生的,這樣很難讓遊戲廠商感知到平臺促成的交易量,最終平臺的做用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同時參與遊戲交易的用戶由於受限於不一樣遊戲廠商提供的不一樣智能合約遊戲的角色、道具資產的可用場景。在區塊鏈遊戲資產交易平臺作交易跟在遊戲廠商服務市場作交易用戶體驗並無多大提高,從用戶範圍精準羣體角度來看,尚未遊戲廠商服務市場體驗高效。

基於我以上的理解,我還沒想到這產品具有哪些比較好的贏利模式。

下面是我對項目將來的總結跟預測:

產品定位

這兩天我到blockchaincuties玩了萌寵遊戲,結合對其它區塊鏈遊戲的瞭解,總體感受是區塊遊戲體驗還沒上來,可遊戲性差。用戶更可能是當作一種新概念新事物的新奇嘗試,一種可能將來具備記念意義的珍藏品價值的預挖掘。

搜索了相關區塊鏈遊戲資產的用戶參與狀況,感受用戶羣體小(資金盤除外),深度用戶更加少,作角色、道具等遊戲資產交易的需求有可是不大,也並不急需。

關於區塊鏈遊戲類資產交易需求方面。遊戲內置交易、第三方遊戲資產交易平臺,OTC交易 能知足目前初期市場交易需求,而競價拍賣、捆綁交易等相對複雜的交易玩法用武之地未肯定。

根據以上狀況,暫時把產品定位成:小衆但不(極度)稀缺、急需。

目前市場同類產品狀況 從SpiderDex與SpiderStore的戰略合做看,SpiderDex更像SpiderStore社區生態的一個附屬品,一種機會嘗試,並沒當作他們的核心主要業務。

項目資金

項目開發階段使用啓動資金(50W),項目運營階段啓動資金續航有限,須要尋求第一輪風投(500W)。

1) 區塊鏈遊戲EX市場階段跟需求強烈度並不高(小衆市場但不(極度)稀缺、急需); 2)區塊鏈當前炒做熱點:鏈、幣、盤(資金盤); 3)一期項目落地產品亮點不大; 4)團隊目前能調動的資源還處於預估可能能調動獲得; 根據以上幾點,推斷短時間融資500萬頗有難度。

項目啓動方式

註冊公司,註冊產品,研發團隊全職開發。

項目預測

初級產品開發完成(2到3個月),順利進行到初試運營階段(2個月),資金續航有限,尋求融資困難(融到資金不足),預估產品一期到二期項目沒法盈利(至少1年),折中解決方案:先縮減或解散研發團隊,低成本運營,不斷尋求融資等機會。

結合以上可能狀況,我的想到的如下嘗試方案:

暫不註冊公司,註冊產品,一期二期產品外包,試運營、試尋求融資。 若是爲了保證產品質量並且以爲有必要組建本身的研發團隊,研發團隊兼職開發一期二期產品,兼職開發週期可能會長些,出於當前市場狀況,具有時間上的試錯空間。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