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設計圖表的六項原則

設計圖表的六項原則

Google 新數據可視化指南的簡介前端


2017 年 8 月,Google 的一羣熱情的設計師、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彙集在一塊兒,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數據可視化指南 —— 涵蓋了全部內容,包括顏色、形狀、排版、圖標、交互和動做。這個合做的成功促成了谷歌第一個徹底專一於數據可視化團隊的組建,該團隊於 2018 年 5 月成立。android

在過去的一年裏,咱們一直致力於理解需求和要求,來具象化人們如何進行信息的可視化和交互。如今,咱們想與世界各地的開發者分享咱們的看法。咱們針對建立您本身的數據可視化項目推出了詳細的公共指南,並提煉出了咱們的首要原則和注意事項。如下是用於設計圖表的六種策略。ios


保持坦誠

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是首要的。不要歪曲或混淆信息以進行掩飾或偏袒。重視數據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爲用戶提供用於理解給定的可視化圖表所需的上下文元素。經過使用清晰的標籤、準確的軸線和基線,支持工具提示和圖例組件,最大限度地提升圖形的完整性。圖表的運動有助於增強關聯度,但不能歪曲數據。把所使用數據集的來源、收集和處理方式等信息一目瞭然地呈現git


伸出援手

提供上下文並協助用戶進行數據的導航。創建優先考慮數據探索和比較的可供性。

設計時要考慮到用戶現有的思惟模式 —— 多是受普遍使用的工具影響而定型的。創造舒適的入手體驗,將使用戶更容易去學習如何閱讀圖表以及包含的信息。選擇能使核心功更易於被發現的視覺和交互的可供性功能。例如選擇,縮放,平移和過濾。運動和交互應經過揭示背景、看法、關聯和因果關係來支持分析推理和用戶理解。利用空狀態做爲啓示的時刻。github


取悅用戶

老是超越預期。考慮性能、優化、驚喜和創新。選擇動態、快速、巧妙的體驗。

創造出色的可視化體驗,而後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優化它們。在適當的時候,經過使用簽名功能和一些小小的輕鬆時刻來引導用戶找到他們所須要的。速度同出色的圖形效果同樣有價值。考慮狀態轉換編排中的運動和時間,有助於快速響應系統的感知。後端


明確重點

減小感知的負擔,專一於重要的事情。每一個動做,顏色和視覺元素都應該服務於洞悉、理解數據。

專一於用戶的任務,其餘一切都應該遵循。儘量更快地引導用戶瞭解基本信息。最大化數據筆墨的比例,避免出現無關圖形元素。把顏色賦予意義,以增強圖形理解:標籤、分組、高亮或量度。請謹慎使用動做 —— 限制在使用細微的過渡和提示,幫助用戶理解層次結構、數據方向和關係。工具


接受擴展

容許系統擴展以適應任意語境。尊重不一樣用戶對數據深度、複雜度和形態的需求。

每張圖表都應該儘量的便於訪問。考慮圖表元素(調色板、過濾器配置、軸、面板、交互機制)如何調整以適應用戶的各類需求,屏幕大小和數據類型(從單個數據點到大型多變量數據集)。考慮一系列的可能性而不是不變的配置。使用交互式方法來最小化複雜性,例如逐步提供細節(漸進式披露),讓用戶更改視角,以及連接不一樣視圖以實現更深刻的洞察。性能


提供結構

使用可視屬性來傳達信息層次,提供結構並提升一致性。體驗應該是直觀且易於使用的

一致性促進熟悉。在圖形處理(形狀、顏色、圖像、排版)和交互模式(選擇、過濾、懸停狀態、擴展)中實現一致性。圖表的運動應該是受控的,在保持響應的同時爲用戶提供穩定性和連續性。考慮進入和退出的運動,以幫助用戶瞭解元素的視覺層次,軸的方向和數據的顯示。保持足夠的上下文提示,所以不管用戶在圖表中瀏覽到哪裏,他們都知道如何返回。學習

關於更多的看法和方案,請閱讀咱們完整的數據可視化指南區塊鏈


致謝

若是沒有 Google 裏無數人的才能和奉獻精神,這項工做就沒法完成。感謝:Shuo Yang, Kent Eisenhuth, Sharona Oshana, Katherine Meizner, Hael Fisher, Ross Popoff-Walker, Ian Johnson, Joe Nagle, Ryan Vernon, Nick Bearman, Luca Paulina, Gerard Rocha, JT DiMartile, Lorena Zalles, Tom Gebauer, Hilal Koyuncu, Bethany Fong, Ann Chou, Barbara Eldredge, and Anja Laubscher.

若是發現譯文存在錯誤或其餘須要改進的地方,歡迎到 掘金翻譯計劃 對譯文進行修改並 PR,也可得到相應獎勵積分。文章開頭的 本文永久連接 即爲本文在 GitHub 上的 MarkDown 連接。


掘金翻譯計劃 是一個翻譯優質互聯網技術文章的社區,文章來源爲 掘金 上的英文分享文章。內容覆蓋 AndroidiOS前端後端區塊鏈產品設計人工智能等領域,想要查看更多優質譯文請持續關注 掘金翻譯計劃官方微博知乎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